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9|回复: 54

读老师《要跟我学诗八(磨合) 》

[复制链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4-12 19: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文无法发出,待逐句发出。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9: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慎要跟我学诗八(磨合)

huge 发布于2019-11-03 08:52   点击:213   评论:1   手机浏览

七绝 以诗代序

加艺于人先拨灯,半分失误毁前程。一招不慎休轻有,夜烛之光非小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9: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在拙作《七律·诗之艺》下留言:2019-09-25 16:18

“如茶似饮乐呵呵,一涉方圆费琢磨。事未更章程式化,人无换脸性情多。”这两句学生认为是说:“就像品茶一样,人通常喜欢安逸,而不喜欢被规矩束缚;但是诗的句式结构要间错开来不死板,才不雷同,就像人脸上的表情一样,喜怒哀乐经常变化才显得活波,富有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9: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本是平常话,音韵堪当大用何。美自中来真雅致,几番重组变诗歌。”学生认为是说:“诗歌就像平常说话一样,音韵在其中起到了什么大的作用呢?其实是为了让诗歌更有抑扬顿挫的声调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经过合理的几番排序组合,就可以变成诗歌了。”不知道理解的是否正确?还请老师多多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9: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huge跟评:2019-09-26 21:35

这段的的理解对诗的后四句尚可,对前四句理解复杂了。这四句不过是个比喻,说平时饮茶无妨,一有规矩就要服从一些门道。这时事情没变,却多了个程式化,人没有变而性情却增加了。后四句是从诗来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9: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注意到,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写诗,什么事就总是简单的,这与从欣赏角度来看写诗,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联 系,终是两回事,不要过多把欣赏中的观念挪到写诗中来。这会把写诗实践弄得很复杂,还可能经不住忽悠而听风是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9: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什么事都是这样,如果做着复杂就易干不好,其实是基础能力不够,准备不足,理解尚不透造成的,一切功夫若都能到位,就一定是手到擒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9: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因此,欣赏时可以想复杂些深刻些,想实践则只是去想它的一个过程,不要搞得乱了性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9: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是如何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问题。不妨联 系 一下欣赏跳水的人和跳水的人,同一时间有什么想法不同就好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9: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概括起来,欣赏大体是审美的过程,写诗则不是对这个审美的简单复制,而是既懂得这个审美,又超越这个审美,而实事求是从生活中主动发现符合这种审美,并通过对所发现的美的运用,来进行新的美的创造和这样的一个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在拙文《近体诗格律探究与试解二十五》下留言:2019-09-28 18:29

“可循是近体诗格律创作上的最根本规律,变通既是这个规律的缔造者,也是近体诗创作的一大法宝。”老师说得好,学生的理解是:“六朝时期骈文盛行,格律诗就是在骈文的基础上改进,变通而成;格律诗的规则虽然比较苛刻,但也并一成不变,也允许有拗救,这就是格律诗的变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诗更符合汉字的音韵规律,相较于骈文,平仄的二二交错排列,循环往复,规律更加简单明确,更为科学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较古体有更强的韵律,更适合记忆,最适合吟诵,这是格律诗的优点;当然他的歌唱性与后来的词相比稍逊,这是因为歌唱非单要有韵律的交错美,为了推进和渲染感情,还要求语句反复重叠,也要求形式结构的长短上富于变化,所以词的另一个名字就叫长短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诗的形成是由于发现了汉字音韵上独有的规律,规律是不容篡改的,由规律而产生制定的规则即是格律诗的前提,否则就不叫格律诗。入韵是我现阶段必须要严格执行的,至于解韵,因为现在学诗还在初级阶段,等这方面经验和思想成熟了以后再讲,这就是我现在的感受,错谬之处,请老师指点批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huge回复:2019-09-28 21:06

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点还是可以的,不过还是想的太多。对于初始实践来讲,这些知识都是用不着的,是包袱,是后来才可以了解,或用于通过研究来提高写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始实践要简单化,只听教导,不涉旁杂,要学会一点知识一点实践地进行,即使想有所了解,也是为将来储备,既不可纠缠,也不可往实践里瞎琢磨,该纠缠和该琢磨的,就是实践用得着的一点点,否则没人指导得了一个心理上腾不净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恰如领着一个华而不实的孩子走路,一会他说知道那,一会他说知道这,表面看很聪明,到头来路还是他自己走的,别人的作用一点没起,想想看,结局会怎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往大了说,现在的写诗现状为什么不好,个个都以满肚子“知识”自以为是,又任性,又不知怎么服教,实际是不知怎么学,弄得到处文而不化,嘴仗满天飞,本领却见不着,这是值得思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想想看,以前的话里有没有这些意思?为什么生生读不出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不是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谁,愿意花大量时间去矫正一个尚看不到结果,又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我即使是圣人,精力允许,耐心允许,时间也不允许。要能做到让我看着而不必言语,是不是更好?---

说尽千言穷万理,学诗仅在一摇身。不明抖擞教无会,悟得轻功自有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在拙文《空谈是什么(兼议方法论)》下留言:2019-09-25 13:00

“空谈是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一分为二、不能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发言,是用成见、偏见和不良心理的发言。”老师说的非常对,人的态度不够客观,就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也不可能把事物一分为二,辩证的分析,是主观意识在说话,主观的往往就是片面的,就是有成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论啊方法论,这可不是仅仅把脑袋压扁了,然后从门缝里看到的那么一点点写诗技术。看来要懂得方法论,首先就要弄明白什么是一棵树,什么是一片森林。”学生认为:“只看见一棵树就是只学到了一种技术,比如写诗的技术,一片森林代表着万事万物的普遍真理,是大道,而非小术。道容万物,人又岂能坐井观天,以偏概全呢?技术是细枝末节的东西,人生的大道才是根本,做任何事情都要合乎大道(即道德),又岂止是写诗呢?老师授人于渔,而非授人于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17: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跟评:2019-09-25 14:41
“天天看见你在说价值观,不谈方法论只是空谈。”这位朋友说的话我感到非常的无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都是在讲价值观,那是古人傻吗?难道他们不是中国文人的脊梁吗?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等。
中国人讲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就是“道德”。何谓“道”?路也;何谓“德”?人行也。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人为了追求大道而必须行走的道路。”道就是正确的方向,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在道德的基础之上,才视为正途,正道。如果走错了方向,只能愈行愈远,背道而驰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当然你不能告诉我地球是圆的)。
道也是真理,人生都是短暂的,迷茫的;只有真理是永恒的,清晰的 ,值得我们一生追求的,即建立符合道德的价值观。
道也是根基,像盖房子一样,根基不牢,风雨飘摇,终究是要坍塌的。故教写诗时先讲道德价值观这是必须的,这是基础。
不然的话,如这位朋友所说,“生命的厚度是名和利”,这就太令人不解了。这世上丢失道德价值观的名利都是小名小利,只是暂时的泡影。借用一下杜老的话“儿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只有如江河般的大道才滔滔不绝,亘古永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17: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huge跟评:2019-09-29 18:16
这两段文字,前一段是感受,领会也很深入,希望能指向实际行动。其中“老师说的非常对”,这是评价语言,不适合用在一起,而且这种评价语除了可以跟第三方说,不宜直接用于对方,尤其不宜面对尊长,这在生活中也如是。谈感受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尽量不做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17: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段是批判性文字,属于评论、评价性质。这种文字的特点是对眼光和认识要求比较强,特别是准确拿捏,要做到一针见血,且有理有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17: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批判性文字对心态意识和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一是心态不能失衡,失衡会让眼光跑偏,二是要有自我反思和抗压抗打击的心理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17: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批判性人人有,但因这一强一高很少人能有,导致批判性多是手电筒照人,反成了不正确不该有的批判性,如果能保证这一强一高,人的批判性才会变成科学的批判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17: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第二段分析来看,很中肯,也很实际,说明有这方面的意识天赋,也反证出了相应的心态和心理,很难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17: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敏锐意识大都是从批判性中得来的,包括战胜自我和看透周围世界,这是一种时时刻刻反反复复磨炼的过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批判性机会是养成敏锐意识的诀窍,希望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90
贡献
103211
金钱
1165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17: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要想在大多数人中脱颖而出,没有正确而果敢的批判性是注定走不远的,乃至出也未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 0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