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6|回复: 49

【作业】联六期二班中级班第三讲E组作业贴(组内互评)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560

帖子

3121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楹联学校六期一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57
贡献
664
金钱
1178
发表于 2015-8-18 20: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丽江 于 2015-8-18 21:08 编辑

【作业】联六期二班中级班第三讲E组作业贴(组内互评)
点评要求:楼下点评楼上的作业,交作业第一名的点评最后一名的作业。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加菜的同学,请从上面四字语中找出五个解析其意
清清水 冰瑶 晴沙万顷  加菜

47

主题

331

帖子

25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24
贡献
579
金钱
949
发表于 2015-8-19 10: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冬 于 2015-8-19 10:15 编辑

1    星平野阔,月大江流。 垂,涌。作者写星月的雄阔,反衬出自己的内心凄怆,孤苦伶仃之感。
2    昔人乘黄鹤去,此地余黄鹤楼。已,空  进一步更能凸显出作者内心孤寂 惋惜 伤感之情。
3    青山北郭,白水东城。横,绕   横字写出山的姿态,绕字写出水的动态 描写出一幅寥廓秀丽的景象。
4    感时花泪,恨别鸟心。溅,惊  更深刻的体现出了作者对城池败落的感叹。
5    红颜轩冕,白首松云。弃,卧  形象的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
6    野火烧不,春风吹又。尽,生   把野草生命的坚韧表现的淋漓尽致。
7    远芳古道,晴翠荒城。侵,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古道上野草丛生 郁郁葱葱的景象。
8    高阁客去,小园花飞。竟,乱。 生动形象的写出游客和落花纷纷离去之景。
9    风暖鸟声,日高花影。碎,重   写鸟语花香,准确的烘托出春心受残,寂寞空虚的情感。
10  绿树村边,青山郭外。合,斜   准确的表述出村庄周围的景色概况。

点评

找出的诗句中练的好的字,都很好,说明也到位,点赞  发表于 2015-8-19 16: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47

帖子

11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9
贡献
282
金钱
423
发表于 2015-8-19 16: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儿· 于 2015-8-19 16:40 编辑

联六期二班中级班第三讲作业


                                E组长—云儿


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尽:都。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普遍,伫立盼望的时间之长。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3、“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破,弄,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闹,“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人手法,把它写活了。这一“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感,恨,鸟语花香,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使诗人见了反而泪落心惊。这样以乐景衬哀情,就使哀情更哀了。


6、“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醉,这两句表面上是说那些宴乐西湖流连光景的游人,陶醉于香风而逍遥自得。实际上这一“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可耻嘴脸。这些人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诗句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咏菊》)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监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1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一“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也写出征夫处境的孤危。

点评

组长作业完成得很好,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15-8-19 16: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42

帖子

479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67
贡献
1265
金钱
1756
发表于 2015-8-19 16: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水一度 于 2015-8-19 16:56 编辑

古风学院联六期中级班第二讲E组作业
E16-冰水一度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李白《塞下曲》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随、抱

2,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溅、惊

3,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引、衔

4,王勃《郊兴》
雨去花光湿
风扫叶影疏
湿、疏

5,李白《塞下曲》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随、抱

6,杜甫《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常、独

7,张籍《秋思》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复、又

8,杜甫《蜀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夜黄鹂空好音
自、空

9, 王维《过香积寺》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洇、冷

10,柳中庸《听筝》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独、空

点评

练字指得很明确 ,只是没有析字 以后记得,不然,校长给你加餐,注意啊,冰水  发表于 2015-8-19 19: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09

帖子

17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9
贡献
432
金钱
665
发表于 2015-8-19 18: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对联六期二班中级班第三讲作业      E     语荷

一   《静夜思》作者: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  低   望   思   
几个连贯的动作,把诗人思乡的心情表现得淋淋尽致

二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用“千山”、“万径”反衬“寒江”、“孤舟”,用“鸟飞绝”、“人踪灭”反衬“蓑笠翁”寒江“独钓”,从而在广阔、寂寥、清冷的画面上突出了“孤舟”“独钓”的“蓑笠翁”形象。 全诗句句写景,合起来是一幅图画,所以正如黄周星《唐诗快》 所说:“只为此二十字,至今遂图绘不休,将来竟与天地相终结始矣。”

三   《草》作者:白居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烧不尽   吹又生  形容人有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遇到什么事都会像小草那样<春风吹又生>的.

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存   若   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五   《春望》作者:杜 甫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更  胜   

诗的意境是:烽火接连不断,家信断绝,而心中对亲人的思念不断,白头是为愁思凄苦所致,“搔”是解愁的动作,更短以至于“浑欲不胜簪”可见愁的程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担忧亲人之苦,反映了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同时也表达了衰老的感慨

  六   终南别业》 作者:王 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穷   起
千古传诵。人们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

  七   《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尽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八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生   挂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九   《渭城曲》作者: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尽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达了诗人送友人那份难舍难分的心情

  十   《秋夜曲》
作者:王维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怯   害怕。羞怯
【韵译】:
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
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
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
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这是写宫怨的诗。前两句写秋夜微凉,景物凄清;后两句写寂寞难寝,所以殷勤
弄筝。所谓“心怯空房”,其实是无人临幸的委婉说辞而已。语极委婉,情极细腻,
把儿女羞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一经点破,怨情即跃然眼前。

点评

谢谢。叶子点评。很仔细  发表于 2015-8-22 11:07
像老杜的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 惊两个字,怎一个妙字可言,绝不是诗人信手拈来,应该是仔细考虑反复推敲的结果,此也是炼字的妙处。  发表于 2015-8-19 21:42
仔细读过荷组组的对炼字的解析,都有同感,有一点需要指出,就是古人炼字,多炼动词,其次为形容词,再次为名词。  发表于 2015-8-19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0

帖子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3
贡献
89
金钱
144
发表于 2015-8-19 21: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5-8-19 21:31 编辑

【作业】联六期二班中级班第三讲E组作业E01-叶子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  白云回望,青霭入看。王维
          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合 无 两字的运用,尤其是无字,把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景描述的恰到好处,叶子觉得,换任何字都不能表达的这么的淋漓尽致。

2 大漠孤烟 长河落日圆    王维
      这句诗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千古名句,此处叶子不在赘言,清代有学者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圆”字之佳。”这就是从用炼字上说。

3 露从今夜,月是故乡明。 杜甫
         “露从今夜白”这一句,则是写出了当时的节气,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应,如此一来,而这个白字更加突出的感受到当时那种冷清的样子。

4   好雨时节,当春发生
     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杜甫
       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再读几次,仍然觉得每个字都无可替代,出了点赞,别无他法。

5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杨柳风  志南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6   谁家玉笛飞声,入春风洛城。

         ”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用此“暗”字,十分恰当。
        再看“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正因为散所以才有后三的满。


7   寒雨江夜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8   一夜雨声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

      别致精彩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

9   林暗草风,将军夜引弓。卢纶

        “林暗草惊风”,这一“惊”字,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林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

10   草树春不久归,百般红紫芳菲。 韩愈

       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 “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

点评

谢花雨 辛苦了  发表于 2015-8-21 11:21
叶子的作业完成得好棒,而且每一个炼字都用红色字体标示出来,非常醒目,分析得也非常到位,向叶子学习!  发表于 2015-8-20 14: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76

帖子

23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7
贡献
605
金钱
879
发表于 2015-8-20 13: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雨千陈 于 2015-8-20 14:06 编辑

古风学院对联二期中级二班第三讲作业  E 15 ----花雨千陈

一、《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潮平江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更是壮丽,富于哲理,成为律诗句法技巧上成熟的标志,因此,在唐代就被殷璠誉为“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


二、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争,啄”炼得极好。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涵,虚,蒸,撼,”四个字炼得极妙。“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
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
四、渡汉江_

作者: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五、早 梅

作者: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 暖独回 。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 出, 禽窥素艳 来。

明年如应律 , 先发望春台 。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六、悯农

春 种 一 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

农 夫 犹 饿 死 。

「农夫犹饿死」,犹,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绝句的三、四句艺术地运用了佛教中化身的说法,虚化地伸展了自己在诗中的感情:倘若自己能化身为千万个柳宗元,就可以站在千万个峰头上远眺自己的帮乡了。一个“散"字,诗人把思念故乡、思念亲友之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 。

八、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江边杨柳,树叶青青,江水平缓地流动,一叶轻舟在江上行驶。岸上少女忽然听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她从歌声获得的印象是,对方虽没有更明确的表示,却似乎有些情意。这真好象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晴)还是有“情”(晴)呢?晴,谐音,语义双关,令人回味无穷,诗趣盎然。
九、旅夜书怀
      杜莆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十、水槛遣心一首
作者:杜甫
原文: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诗人遣词用意精微至此,为人叹服。“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从这二句诗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到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吗?这就是所谓“缘情体物”之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0

帖子

329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词十八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3
贡献
79
金钱
124
发表于 2015-8-20 21: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六期中级班E–02无声无息第三讲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垂,涌。作者写星月的雄阔,反衬出自己的内心凄怆,孤苦伶仃之感。
   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横,绕。横字写出山的姿态,绕字写出水的动态 描写出一幅寥廓秀丽的景象。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合,斜。准确的表述出村庄周围的景色概况。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5“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破,弄。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
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人手法,把它写活了。
7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咏菊》)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9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监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1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
  “林暗草惊风”,这一“惊”字,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林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

点评

无声无息老师练字找出的很准确,分析的也很到位,学习了  发表于 2015-8-21 18: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9

帖子

17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0
贡献
383
金钱
676
发表于 2015-8-20 22: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六期中级班E–21风轻轻第三讲作业  
1.造化神秀,阴阳昏晓    《望岳》杜甫
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
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2. 野树,江人。《宿建德江》孟浩然
“低”和“旷”, “近”和“清”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陪伴着诗人,虚实之间互相映衬。
3. 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  《蜀相》杜甫
自和空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4. 星平野阔,月大江流。   《旅夜书怀》杜甫
垂,涌写出来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
5. 竹归浣女,莲下渔舟。
用这两个动词来渲染了月下荷塘的静,翠竹青莲之中呈现出一幅美好的画面。
6.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使至塞上》王维
直”字,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7.《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8. 杖柴门外,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倚,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写出了作者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
9.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10.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万径人踪
舟蓑笠翁,钓寒江雪。
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点评

风轻轻学友好:由我来评你的作业吗?可是我看了,你的作业简直太棒了,太仔细认真了···我只能学习了,感谢!为友点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1 2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6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
贡献
128
金钱
290
发表于 2015-8-21 20: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第三期作业E17书海飘逸。

1.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眼:依,入。
2.凉州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眼:怨、度。
3.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诗眼:隔、问。
4.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朝辉,莫为轻阴便拟归。诗眼:弄、便。
5.贺知章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眼:老、衰。
6.王昌龄。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诗眼:开、月。
7.王维。杂诗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诗眼:倚、著。
8.鸟鸣涧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眼:惊、鸣。
9.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诗眼:采、最。
10.高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眼: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6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
贡献
128
金钱
290
发表于 2015-8-21 20: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轻轻 发表于 2015-8-20 22:54
古风六期中级班E–21风轻轻第三讲作业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
一个“钟”宇把天地万 ...

风轻轻学友好:由我来评你的作业吗?可是我看了,你的作业简直太棒了,太仔细认真了···我只能学习了,感谢!为友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0

帖子

329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词十八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3
贡献
79
金钱
124
发表于 2015-8-21 20: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六期中级班E–02无声无息第三讲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垂,涌。作者写星月的雄阔,反衬出自己的内心凄怆,孤苦伶仃之感。
   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横,绕。横字写出山的姿态,绕字写出水的动态 描写出一幅寥廓秀丽的景象。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合,斜。准确的表述出村庄周围的景色概况。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5“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破,弄。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
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人手法,把它写活了。
7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咏菊》)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9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监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1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
  “林暗草惊风”,这一“惊”字,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林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

点评

作业分析精辟到位,非常不错  发表于 2015-8-21 2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9

帖子

7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72
金钱
267
发表于 2015-8-21 23: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枫。 于 2015-8-21 23:18 编辑

1梅花落 南北朝

作者:鲍照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媚 逐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那些只会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一定会飘零在寒风中追逐,因为你徒有在寒霜中开花却没有耐寒的本质.


2关山月  朝代:南北朝

作者: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忆 应
边关的群山上升起十五的月亮,驻守边疆的战士想起了秦川故乡。(估计)思念着他的妻子正在高楼上,对着窗户大概也没睡着吧?(然而)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战旗映照着疏勒,我们像云端的雁阵登上祁连山。战争的阴云今亦如此,我服兵役还得要几年?

3春日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新 寻 总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4落花 朝代:宋代
作者: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催 点
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5咏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入 看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6示儿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万 但 见
死去元知万事空:我快死了才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王师北定中原日: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家祭无忘告乃翁: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在天之灵

7寒夜 朝代:宋代
作者: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沸 便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8小池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惜 爱 立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9竹石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咬 立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10相思 朝代:唐代
作者: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生 发 多 最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点评

枫学友你好!作业很认真,值得我学习,赞一个!第六个应该是知和见,这是我自己理解的,不当之处还请谅解,其余的都好。  发表于 2015-8-22 2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6

帖子

7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73
金钱
266
发表于 2015-8-22 06: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六期中级班第三节作业E10---冰瑶 1.《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用拟人的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天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2.《赋得古原草送别》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尽和生】【侵和接】全诗歌颂了野草强劲旺盛的生命活力,抒发了送别北上故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遗爱诗》

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 处处是泉声。
【弄】
这首写景抒情的短诗,诗人将石、溪、花、鸟、泉等多种自然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图画,勾勒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的风景,又通过“弄”“寻”“行”等细致的动作描写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4.《玉阶怨》
作者: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却】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处一转折,似断实连;好像要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际上则是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一词,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

5.《望庐山瀑布》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和挂】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6.《江雪》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和独】
“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
7.《浣纱女》
年代:唐 作者: 王昌龄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公然】
一群比鲜花还要美丽的女儿,在碧绿的江水中浣洗着轻纱,她们欢歌笑语,她们那花一样的脸庞,映着碧绿的江水和水中的轻纱,这是一幅十分迷人的图画。“公然”二字不仅含着诗人对世事清平的由衷赞美,还表现了女儿们浣纱时的喜悦心情。
 8.李峤《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解和能】
这是一首非常精巧的咏物诗,诗中并没有出现风字,但每一句里我们都能见到风的身影。第一二句,我们要注意解和能的妙处,诗人仿佛是风的老朋友说起了它的能耐。
 9.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
其思家怀 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 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
诗意很婉曲: 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 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 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 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 因作结。
10·白居易《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解】
此诗描写孩子的天真无邪。
小娃撑着小船,到池上去偷采白色的莲篷。他们还不会隐藏自已的踪迹,在浮萍上留下一条明显的水路
1.调雨为酥 
写出了初春时节人们不大注意的自然景物的变化:雨变成酥,冰化为水。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有“天街小雨润如酥”之句,“如酥”正是早春之雨的特色,突出春神主持造化的本领,有了春水的滋润,大地将勃发出无限生机,百花争妍的日子定会来到。浓郁的春意,可以说是对“东君”的赞歌。
2.联诗换酒
几个好友会在一起,吟诗作对,把酒言欢,人生一大快事!

 
3.帆落回潮
潮水退了,帆落下来,回家了,出海的人儿,平安归来。


4.烟横山腹
云雾缭绕,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玉带缠绕山间

5.移花带月
夏夜凉风习习,月儿穿行在云层间,花儿跟着月儿的脚步浅浅行。

点评

冰瑶同学好,我们又遇到了你的作业很认真很详细,赞个!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15-8-22 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0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9
贡献
115
金钱
186
发表于 2015-8-22 11: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作业认真,好  发表于 2015-8-22 17: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0

帖子

10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7
贡献
233
金钱
417
发表于 2015-8-22 17: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六期二班第三讲作业   e05醉红尘
1、风(劲  )角弓鸣有力度
2、草枯鹰眼(疾)
敏锐
3、雪(尽)马蹄轻
概括
4、桃源一向(绝)风尘
限度大
5、柳市南头(访)隐沦
形象生动
6、看竹何须(问)主人
活用
7、人(闲)桂花落
有境界
8、夜静春山(空)
旷达
9、月出(惊)山鸟
拟人
10、劝君更(尽)一杯酒
惜别

点评

选择的例子正确生动,缺点就是解说太简略了一点。。。  发表于 2015-8-22 2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3

帖子

9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0
贡献
219
金钱
361
发表于 2015-8-22 22: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1.房兵曹胡马诗(唐·杜甫)   竹批双耳峻①,风入四蹄轻    一个批字把胡马的矫健刻画出来了
2.  春望(唐·杜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  惊  把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了。
3.喜达行在所三首(唐·杜甫)  眼穿当①落日,心死著寒灰    当和著表示眼睛望穿,心也死了。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极度失望。
4.送翰林张司马(一作学士)南海勒碑(唐·杜甫)野馆浓②花发,春帆细雨来。此两联前半阔大,后半工细也   野馆穠花,极堪玩赏。春帆细雨,又觉凄凉。一浓一细。长途情景,在处有之,妙在描写深细。
5.端午日赐衣(唐·杜甫)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含和叠  两句都在形容衣服的材料之好。很生动。
6.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唐·杜甫)石角钩衣破,藤枝③刺眼新    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7.秦州杂诗二十首(唐·杜甫)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②  通过危和卧把 美感生动细致的表达出来了。
8.其一十三(唐·杜甫) 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通过盖 穿 把 景色的优美神韵表达了出来。  
9.其一十六(唐·杜甫)落日邀双鸟,晴天养①片云   邀  养  通过拟人手法淋漓尽致的表达了美景。
10. 其一十七(唐·杜甫)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通过乱  低  把自然美景生动的表达了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4

帖子

3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6
贡献
78
金钱
125
发表于 2015-8-22 22: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六期二班中级班第三讲C组作业贴  C32-清清水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4,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5,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细草【香】飘雨,垂杨【闲】卧风。
10,风叶【乱】辞木,雪猿【清】叫山。
加菜:
雁点秋容--明净的蓝天,缥缈的白云,一行秋雁南归,你是否捎回了相思的红叶,那声声鸣叫倾诉的可是伊人的切切思念?
落叶霞翻--风中的落叶无助的飘零,那摇曳的身姿有没有在你心上划过一道痕迹?
移舟岸易--挥手别君去,前程未可知。每一次的旅行都会有新的风景。
蝶凄蜂惨--风雨送春去,落花别故枝。来年红蕊秀,不是此芳姿。
柳腴花瘦--初夏的细雨,一层层的肥了绿柳,瘦了花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7

帖子

3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5
贡献
88
金钱
135
发表于 2015-8-22 23:41: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六期二班第三讲作业E-13星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    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依山      入海

不知明镜里,何处染秋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    细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独     愁     空        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绝     灭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生    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      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     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     照

点评

星辰所找的炼字好的句子都很不错!赞一个!(对不起,刚把星辰错打成时辰了,请原谅!)  发表于 2015-8-23 01:05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星辰找出的炼字有:绿、照。”照“不是,这句诗中的炼字只有”绿“字。不当之处还请时辰多包涵!  发表于 2015-8-23 01:00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借露白天凉暗示秋天的来临,从而抒发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发表于 2015-8-23 00:58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该句中的炼字是:”独“和”空“。”愁“和”思“不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句中炼字不明显  发表于 2015-8-23 00:54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你挑选的炼字有:“潜”和“细”,但我以为炼字只有“潜”,“”细“不是。  发表于 2015-8-23 0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7

帖子

3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5
贡献
88
金钱
135
发表于 2015-8-23 00:0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评C-32清清水的作业
1   出和斜写出雨来之前的预兆
2   悦以鸟的情绪说明风光秀美
      空以人的感受说明潭水的清澈
3    破字描绘出云遮月而使人觉得月被破碎
       弄字写出月色下花儿的妩媚
4    暗和偷显示出春天不知不觉在不经意间到来了
5    轻刻画出春来了,寒意逐渐远去,暖意来临,闹描绘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生机
6   直说明大漠的大和清冷,安静的景象
      圆写出了夕阳西下倒映着太阳的影子
7   平和正两个字写出湖面平静,荡舟湖里的悠闲自得
8   绿写出了春天来了
9    香写出了雨中淡淡的草香
      闲写出了杨柳的安闲
      描绘了春的景象
10 乱字让人体会到秋风扫落叶的强劲和凌乱,清字写出山的静谧
整体描绘了秋天凄凉的景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7

帖子

5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7
贡献
150
金钱
209
发表于 2015-8-23 00: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幽谷兰香 于 2015-8-23 01:08 编辑

联六期二班中级班第三讲E组作业
E22—幽谷兰香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江雪》
炼字:千、万、绝、灭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炼字:直、圆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炼字:深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炼字: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
炼字:

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
炼字:

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炼字:疏、横、斜、浮、月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炼字: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炼字:

10、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四首》
炼字:


点评

你好,兰香,我觉得要是能分析一下这些字怎么用得好,就太棒了!  发表于 2015-8-23 16: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9

帖子

8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9
贡献
194
金钱
325
发表于 2015-8-23 16: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麦穗 于 2015-8-23 16:52 编辑

联六期二班中级班第三讲E组作业贴  E18麦穗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雨中禁火空斋,江上流莺独坐听。”
一个“冷”字用得恰到好处,寒食节祭火,家家户户都不生火做饭,已经很萧索了,但是却逢阴雨天,身处空斋,气氛寒冷而清寂,一个冷字道出了心情和气候的双重清冷,写足了环境气氛。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个绿字,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春风一吹,仿佛一夜之间,大江南北一片新绿,春天的生机盎然跃然纸上,在色彩、形象和视觉上都给人无限美感,给人遐想。
3、“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
“一”字用得非常好,因为是早梅,一个“一”字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早梅的稀少令人怜爱和刚刚盛开的早春时间。
4、“雨前初见花间雨,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此诗中“纷纷”用得好,因为用蝴蝶的忙乱侧面写出了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前川”
一个“挂”字写出了瀑布的气势磅礴,瀑布和谷底的河流形成了90度的直角,形成了帷幕,突出了瀑布“遥看”中令人震撼的形象。
6、“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影。”
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清风中舞动的美表现的很传神。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人之妙。
7、“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
一个闹字把蓬勃的春意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让人想象出蝴蝶在花间飞舞,春鸟叽叽喳喳的欢叫的场景。
8、四更山月,残夜月楼。明字,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吐字运用了拟人,让人遐想。
9、“泉声危石,日色轻松。”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低地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暗,显得阴冷,一个“咽”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恰当地表现出山中的幽静,突出表现了泉水在寂静的山林里的流淌。一个“冷字”用了通感的修辞,精炼传神地山中孤寂的景象。
10、“玉阶伫立,宿鸟归飞急。”
一个空字,形单影只,表达了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突出了主题。

点评

你好,作业很认真很详细,学习了  发表于 2015-8-23 18: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4

帖子

2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69
金钱
107
发表于 2015-8-23 18: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E11清扬第三讲作业
1
一径泥香飞燕子,
满瓯茶熟乱松声。
飞,乱
2
地迥人烟浮水气,
楼高木叶下秋声。
浮,下
3
渡口日斜人散影,
柳梢风静鸟啼烟。
散,啼
4
刚同翠黛新描后,
好比秋波乍转余。
新描,乍转
5
天阔湖光千顷白,
更深佛火一灯青。
千顷白,字灯青
6
不教故纸遮双眼,
自有清光透一层。
遮,透
7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生,便
8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出,斜
9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深深,款款
10
粉墙犹竹色,
虚阁自松声。
犹,自

点评

代E08—倚梅听雪点评 字眼找的很好,如果把这些逐一解释,然后加以分析好在哪,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15-8-25 1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24

帖子

3403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8
贡献
926
金钱
1237
发表于 2015-8-25 14: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E08倚梅听雪第三讲作业
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一个关字写出满园春意盎然,出,写出杏花的调皮与不安于寂寥。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这个“绿”字写出了鲜明的动态,生机勃勃,照,突出了一个鲜活的画面。

3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横字写出山的挺拔的姿态,绕,字写出水悠长的动态, 描写出一幅山清水秀的图画。

4,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潜”字以拟人的方式,写出了春雨的柔情和调皮的神态,细承接上句,再次突出春雨的柔情绵绵,表达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宿字表达了夜深人静的夜里,敲体现了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活灵活现的刻画出一幅月下夜静僧访的静怡图画。

6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春思》李白)
一个低字刻画出桑叶的厚重和生机盎然,把
枝都压低了。
7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一望一忆用一个鲜活的画面动态的表现出登州怀古的意境。
8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岳阳楼》杜甫) 一闻一登从时间上、行动上看,前后有着紧密的承接关系。
9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杜甫) 一“坼”一“浮”两个动词的运用,将洞庭湖水波涌连天的浩瀚与宏阔画面,一笔勾出,可谓点石成金,富于神韵。
10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李商隐)“涨”字有一种动荡感,
它不仅暗示夜雨倾盆,而且和诗人动荡不息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呼应。

点评

分析得很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15-8-25 1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9

帖子

26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64
金钱
102
发表于 2015-8-25 19: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六期二班中级班第三讲
Eー06 蜻蜓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拟人手法,将花写得活灵活现。

2、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破,用字新颖,将春将尽时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就,用字新颖,就有亲近之意,也包含了观赏等。

4、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怜、滋,怜,爱的意思,滋,湿润,把一个人的心情与处境融入其中,更觉回味无穷。

5、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按,用字新奇。按,包含了敲、打、奏之意。

点评

很好,还差5个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6 13: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331

帖子

25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24
贡献
579
金钱
949
发表于 2015-8-26 13: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蜻蜓 发表于 2015-8-25 19:15
联六期二班中级班第三讲
Eー06 蜻蜓
作业:   

很好,还差5个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