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温柔的风

诗无妨改

[复制链接]

295

主题

7744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2
贡献
8488
金钱
11134
 楼主| 发表于 2025-5-21 17: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5-5-21 17:41 编辑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5-5-21 17:19
老杜不也水路换陆路,有交代吗?短诗交代不起的,就借代指代嘛。

老杜的诗长许多,愿交代就交代呗
还真别说过去的火船不能直达南洋,即便是现在的机动小渔船到南洋都不存在问题,现今之南海局势,不就有不少小宾子所说的小机动民兵船聚集在黄岩岛附近吗?这民兵船可比旧时载客的火船小上了许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6
贡献
13968
金钱
17034
发表于 2025-5-21 17:32: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5-5-21 17:23
单说这离人泪还真不是背井离乡的人所独享,譬如山水兄跟所恋的同乡妹纸不得不分离时所流下的泪恐怕就未必 ...

对呀,“松口下南洋”,老大一篇介绍,都不使“孤舟”哩。

  哈哈。我从不甩妹子,只有妹子解放我,我才好大喊一声 :  下一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7744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2
贡献
8488
金钱
11134
 楼主| 发表于 2025-5-21 17: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5-5-21 17:32
对呀,“松口下南洋”,老大一篇介绍,都不使“孤舟”哩。

  哈哈。我从不甩妹子,只有妹子解放我,我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7744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2
贡献
8488
金钱
11134
 楼主| 发表于 2025-5-23 08: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5-6-2 17:32 编辑

或曰:原作质朴、真情实感,改稿文字游戏。
某实在不敢苟同,这是不同的概念,质朴即不矫饰、无拘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所谓真情实感即真实的情感,所谓文字游戏指的是通过特定规则或技巧实现的娱乐活动或游戏形式,可以看出的是文字游戏的目的是娱乐活动或为了取悦于人的游戏形式,特定规则或技巧则是手段,格律诗无疑也是讲究一定的特定规则或技巧之诗体,只是目的不是娱乐活动或游戏,其目的本质上也是为了真情实感的表达,跟文字游戏的目的性完全是两码事,故,这是偷换概念之论,特定规则或技巧跟真情实感并不是必然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特定规则就不必多说了,依据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如此则就如此;讲究一定的技巧也是格律诗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如炼意、炼字、炼句及各种各样的修辞、语法等都属于技巧,且这些技巧还并不只是格律诗所独有,词、曲、歌、赋甚至散文、日常口语都是要讲究一定的语言技巧的,真情实感同样可以通过这些语言技巧去表达和反映,并不是只有质朴才能具备真情实感,故,同是为文,质朴、真情实感与文字游戏的关系只是目的性的不同而不是手段上的必然矛盾。

当然,若说原稿能直入人心的话,这点,某不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7744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2
贡献
8488
金钱
11134
 楼主| 发表于 2025-6-2 14: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一梦回童年
两鬓霜华童意彰,
风筝牵梦越东墙。
遥闻巷口叮当响,
惊落茶瓯月满床。
25.6.1

从原稿来看,这里的东墙其实就是东边的墙,恐不含东墙窥宋的典故。诗题中的六一也仅是写于六月一日,并不含儿童节之义。某提了几个问题,诗题是梦回童年,诗就应该围绕童年去写,后两句与童年有必然联系吗?又是如何联系的?末句与转句之间的文理脉络通不通?俺觉得你写的不是梦回童年,是梦醒片断,就是说转句是听到了什么,末句则是看到了什么,根本就脱题了。
实话说,诗不是这么写的,酱紫写叫记录生活,而诗应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简单说,就是对生活或生活中的某一场景要有一定的升华,这样的升华即是艺术,而不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记录生活中的一些片断。

某:月落窗前童事彰,风筝萦梦越东墙。又忆当年骑木马,如今霜鬓各他乡。撇开格律上的折腰,仅从立意、谋篇上是不是好点?当然,东墙改西厢也未尝不可,能令读者联想到西厢记的爱情故事。
学员:老师,你的立意清晰,给你分析后我才发现自己写的东拉西扯。
某:学员学诗就象幼童蹒跚学步,所谓多读、多悟、多练,不要怕摔跤,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就行。其实在博大精深的中华诗学面前,我也跟你一样都是学员,也一样是在多读、多悟、多练中慢慢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04: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