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7|回复: 82

古风学院诗十一绝句班第七讲【杜甫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593

主题

1406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兼词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16
贡献
1636
金钱
43954
发表于 2025-6-10 17: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作业要求:工整;请写上“组别、学号、网名”;注意每段开头空两格,段落之间要换行,不要连在一起。


作业截止时间:周日晚21点;逾期可以不用点评。




评阅点评截止时间:周一21点

0

主题

63

帖子

11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0
贡献
243
金钱
467
发表于 2025-6-11 11: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组长-笙小小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起: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承: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比如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转: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合: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文/笙小小
谁家公子远清江,横笛陂前影一双
吹落梅花千点雪,纷纷几朵坠寒窗

点评

最后这首小绝,写的很有画面感,又富有灵动。一句起不知道谁家的公子远立清江边。二句顺承而下,继续:在水陂前横吹长笛,身影与笛影成双。  发表于 2025-6-12 21:51
第一题问答部分回答正确也很详细,很好  发表于 2025-6-12 21: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

帖子

8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1
贡献
193
金钱
335
发表于 2025-6-11 14: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弥陀佛 于 2025-6-14 20:19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①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③转句,要突兀。④结句要收中带散。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思远
文/杜甫08-阿弥陀佛
月夜窗寒清似水,谁家横笛落梅飞。
声声惹得离人泪,移步庭前靠树依。

修改

思远
文/阿弥陀佛
月夜寒窗清似水,谁家横笛落梅飞。
声声惹得离人泪,犹见双双林鸟归。


点评

我觉得首句可以调整下,前四统一结构  发表于 2025-6-12 22:20
第三句点出主人公“离人”因这梅花曲子而流泪。第四句虽然接住了第三句,但是结的太实了,也显的弱了。整体还是不错的。加油  发表于 2025-6-12 22:18
最后这首小绝整体感觉:透着离别愁绪的意境,作者选用“月夜、寒窗、横笛、落梅,”全是带清冷感的意象,一下就把那种孤寂的氛围托起来了。  发表于 2025-6-12 22:14
一题问答部分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5-6-12 2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11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0
贡献
243
金钱
467
发表于 2025-6-12 08: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组28-阳光竹韵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1)起句:定基调,起兴或破题。(压住阵脚)

2)承句:承接深化,扩展铺垫。(为起句的接应做和)

3)转句:关键转折,另辟蹊径。(要突兀)

4)合句:收束全篇,点明主旨。(要收中带散)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愁入酒
文/阳光竹韵

寒窗月影落梅飞,枯柳摇风横笛归。
孤饮一壶愁入酒,梦残泪染见朝晖。

点评

纯个人读后感觉与看法,互相学xi。如果评重了担待,加油  发表于 2025-6-13 05:18
转句稍显直白,不够含蓄。结句也很直白,更也没点明主旨。建议专句再炼  发表于 2025-6-12 22:55
首先是一二句画面有点断。“寒窗、月影”是静态清冷的室内景,“枯柳、摇风”是动态萧瑟的室外景,两者关联不够紧密。  发表于 2025-6-12 22:47
最后小绝:作者把“寒窗,横笛,落梅”完美嵌入诗中,营造一种孤寂感。立意明显。脉络上个人觉得有点散。  发表于 2025-6-12 22:43
一题问答回答的很好,点赞  发表于 2025-6-12 2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29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1
贡献
65
金钱
116
发表于 2025-6-12 12: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小屿 于 2025-6-12 22:40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学生:杜甫20-江小屿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
1起:要压住阵脚,
特点:吸引人

2承:为起句接应做和
特点:稳定,协调起句,

3转:突转一笔
特点:语气突兀,语意提升

4结:结中有散,词尽意远
特点:紧扣转句,照应前句意象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寒窗梅落

何处飞声落冷霜,孤灯瘦影立寒窗。
落梅曲里相思起,映月帘前寂寞长。

点评

能按要求写出绝句,已经很优秀了,如果评重了担待。纯个人观点,互相学xi哦  发表于 2025-6-13 05:16
再一是结句个人觉得有点脱节,后仨用的不是很好,与第二句意重。  发表于 2025-6-13 05:13
,缺乏过渡性描写,使画面切换显得生硬  发表于 2025-6-13 04:32
第三句“落梅曲里相思起”转向听觉意象,以乐曲引发情感;而第四句突然转向视觉意象“映月帘前”,有落梅曲带来的情思跳跃到月光下的场景  发表于 2025-6-13 04:31
最后这首小绝:,起句“冷霜”点明清冷环境,“孤灯瘦影”刻画出形单影只的孤寂形象,为诗歌奠定了孤寂、凄冷的基调。很好  发表于 2025-6-13 04: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9
贡献
43
金钱
72
发表于 2025-6-12 17: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01白眉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要“吸引眼球。点出意,尽快推出主题。


其次,承句是对起句的接应做和,抬升,保持诗脉连续性。


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必须予以重点雕琢。


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还要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误良缘


文/杜甫01白眉


遥思去岁别红霞,错过良人宜室家。
横笛随风吟客醉,寒窗摇月落梅花。


点评

西凉清风简评:起句朴实无华,承句简白古雅;转句落拓清瘦,合句思虑无涯。能以诗经之言咏之,想必铭心刻骨。美则美矣,终究少了几分内敛。  发表于 2025-6-15 08:50
基础知识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5-6-15 0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3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4
贡献
81
金钱
125
发表于 2025-6-12 2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27-一江风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起: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承: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比如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转: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合: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寒夜
文/一江风
寒夜残灯映镜台,清商横笛破空来。
情怀满腹无从诉,独坐幽窗数落梅。

点评

镜台该有明镜白发之意,数落梅更有千里之骥终老厩里之叹,不似小儿女之态。映镜读来有些粘齿,算是微瑕。  发表于 2025-6-15 08:52
西凉清风简评:寒夜残灯,清商竹语,斯人怀玉,冷轩数梅;  发表于 2025-6-15 08:51
基础知识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5-6-15 08: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11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1
贡献
268
金钱
439
发表于 2025-6-12 21: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月无声 于 2025-6-13 06:26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组25-柳月无声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1)起句:定基调,起兴或破题。

2)承句:承接深化,扩展铺垫。

3)转句:关键转折,另辟蹊径。

4)合句: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  夜坐闻笛
                 文/柳月无声
寒窗久坐鬓添华,小院风轻玉笛斜。
吹落梅花千片雪,任它春信入谁家。

点评

西凉清风简评:小诗用笔凝练从容,含蓄、蕴藉,余味,皆合诗题,有类刘梦得之《乌衣巷》,小赞一下。  发表于 2025-6-15 08:52
基础知识完成的不错!  发表于 2025-6-15 08: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1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40
金钱
66
发表于 2025-6-13 07: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22--糖粒儿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起: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承: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比如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转: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合: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寂夜无眠
寂寂寒窗到五更,帘帷风动梦难成,
苍凉一管由何处,吹落枝头点点红。

点评

转句凄楚辽远,承上启下;合句吹落一词虽好,但点点红不足以注脚梅花身份。梅的雅称很多,诸如暗香、南枝、冰魂、冷香等皆可拣选。  发表于 2025-6-15 08:53
西凉清风简评:起句语义不够丰满,诗较词更要求言简意赅;承句不错,言语灵动摩景如临。  发表于 2025-6-15 08:53
基础知识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5-6-15 0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

帖子

9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1
贡献
217
金钱
358
发表于 2025-6-13 14: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漠孤烟+ 于 2025-6-13 14:41 编辑

第七讲作业
杜甫组13——大漠孤烟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1)起句:定基调,起兴或破题。(压住阵脚)


2)承句:承接深化,扩展铺垫。(为起句的接应做和)


3)转句:关键转折,另辟蹊径。(要突兀)


4)合句:收束全篇,点明主旨。(要收中带散)


2
无题
执着人生有几回,寒窗苦读角声催。
夜深月下吹横笛,飘撒双肩尽落梅。

点评

给人一种孤独,相思的感觉,和前面断了,结句,和转句意境在一个画面,但和起承没关系,也就是起承和转结断了,说错勿怪。  发表于 2025-6-13 22:05
第二句,承首句,写执着事,哪就是读书,但后面的角声催不合适,角声多在古军营中,和寒窗苦读没啥关系,转句,另起一笔,又在月下吹笛,  发表于 2025-6-13 22:02
问好孤烟学友,第一题回答的不错,第二题绝句,起句用了一个问句,提出人生的执着,很好的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很好,  发表于 2025-6-13 2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9
贡献
32
金钱
51
发表于 2025-6-13 19: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松涛 于 2025-6-13 19:32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组05-松涛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起: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承: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比如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转: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合: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思
文/松涛
冷月孤灯酒满缸,谁人横笛立寒窗
声声幽怨梅花落,相约何时影一双。

点评

转结句,很好,通过笛声,表达出了吹笛人的思念之情,回扣主题,很好,说错勿怪  发表于 2025-6-13 22:28
为了凑韵,用缸字不美,谁喝酒用缸啊,承句,写人物,横笛寒窗,谁人,不太合适,还是以作者自身角度写会更好,  发表于 2025-6-13 22:26
问好松涛学友,第一题回答的很详细,赞,第二题,诗题一个字,思,起句,营造了一个狐寂凄冷的画面,为主题思做好铺垫,很好,不足处,  发表于 2025-6-13 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5

帖子

8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215
金钱
333
发表于 2025-6-13 20: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林火山 于 2025-6-15 19:44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09-风林火山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七绝的结构特点是“立体感”强。首先起句要压住阵脚,其次承句多接应起句,第三句转要突兀,最后结句要收中带散,把诗意延伸到诗外。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过年苦读
文/风林火山
零星鞭炮新年夜,孤影寒灯章句裁。
恍若笛声穿晓雾,落梅飞到凤凰台。

修改如下

七绝:新年苦读
文/风林火山
鞭炮零星除旧岁,屏前身影映寒窗。
忽闻横笛惊前夜,吹落梅花到曲江。


点评

大海老师好,好巧又是您指导,谢谢建议,我重新修改了,如果能看到,请再指导。  发表于 2025-6-15 19:39
所以转结句没表达好,说错勿怪  发表于 2025-6-13 22:52
起承可以,写明了时间,事件,转结突兀,虽然转句要突兀,但不能意脉断了,这里的笛声来得没有来由,落梅,用飞也不好,飞到凤凰台可能吗,  发表于 2025-6-13 22:51
问好风林火山学友,第一题正确,第二题,诗题过年苦读,题目看着有点白话了,如果换成新年苦读会好点,学古诗,题目也要古朴庄重。  发表于 2025-6-13 2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8

帖子

22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2
贡献
580
金钱
853
发表于 2025-6-13 21: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组19~高山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
1、起句要压住阵脚,要“吸引眼球。点出意,尽快推出主题。


2、承句是对起句的接应做和。


3、转句,要突兀。


4、结句要收中带散。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及第
文/高山
寒窗腊月纷飞雪,纵览诗书苦海行。
报喜学成归宿雁,前庭横笛落梅声。


点评

说错勿怪  发表于 2025-6-13 23:06
就可以了,写飞雪没啥作用,苦海,不如墨海,转句,转得有点急了,而且句子也不够通顺,归宿雁,让人费解,结句,凑了,和主题没啥关系  发表于 2025-6-13 23:06
问好高山学友,第一题回答正确,第二题,七绝题目及第,也就是考中了,起承句,描绘了一幅寒窗苦读的画面,但表达的有点啰嗦,就寒窗下苦读  发表于 2025-6-13 2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9

帖子

3859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楹联二期兼词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72
贡献
971
金钱
1445
发表于 2025-6-15 05: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组02-如风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
起: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承: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比如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转: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合: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夜思
文/如风
落梅几片香诗案,横笛佳人影不双。
一别经年无好梦,无边月色照寒窗。

点评

横笛佳人直露,造成视觉错感,若以景物间接呈现或许更好!  发表于 2025-6-15 10:16
"影不双"既实写笛边孤影,又暗喻形单影只。末句"无边月色"与"寒窗"形成浩瀚与微渺的对比,强化渲染天地间的孤独感。  发表于 2025-6-15 10:13
嵌入“落梅""横笛""寒窗"等意象构建冷寂氛围。首句"香诗案"以通感手法将视觉(落梅)与嗅觉(香)交融,案头残梅暗示独坐之久。   发表于 2025-6-15 10:12
《夜思》格律检测无误,小诗以婉约笔触勾勒出孤寂清冷的月夜怀人之境。  发表于 2025-6-15 10:10
问好同学第一题基础题回答正确细致,很好  发表于 2025-6-15 0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2

帖子

20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7
贡献
469
金钱
781
发表于 2025-6-15 07: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12-之简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①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

②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③转句,要突兀。即使前面起的高,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总之,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

④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月夜有寄(之简)
疏疏梅影贴窗纱,冷冷清晖照万家。
坐起无眠思绪起,声声玉笛寄天涯。

点评

此诗可贵处在于将古典意象自然融入现代语境,如"贴窗纱"的日常感与"寄天涯"的辽远形成张力,延续了绝句"以小见大"的传统。  发表于 2025-6-15 10:29
全诗嵌入,暗合"视觉-触觉-听觉"的感官递进。另"冷冷清晖"与"疏疏梅影"的叠词连续使用,虽增强韵律感,但在四句中占半,有些废字。   发表于 2025-6-15 10:28
《月夜有寄》格律检测无误,小诗脉络清晰,以简淡笔墨勾勒月夜怀远之情。  发表于 2025-6-15 10:27
问好同学基础题部分回答细致认真,赞赞  发表于 2025-6-15 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3
贡献
58
金钱
101
发表于 2025-6-15 10: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组18-玉珊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
1. 起句压阵:开篇需醒目,或设问、或高起,快速点题,吸引读者。  
2. 承句接应:紧密衔接起句,或补充细节,或提升诗意,保持脉络连贯。  
3. 转句突兀:转折或递进,语气陡峭,形成诗意高潮。  
4. 结句收散:收束全篇且留余味,景结为佳,照应前文而延伸意境。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夏夜闻笛
玉珊
寒窗独对月如钩,谁遣瑶笙入小楼。  
暗数梅痕三两点,吹落江南一地愁。

点评

这种有意的时空混杂,暗合笛声穿越时空的特质,更显现代意识。  发表于 2025-6-15 10:38
首句"月如钩"与题中"夏夜"形成微妙抵牾,诗人却故意制造季节错位,与末句"江南愁"的地域特征构成双重时空悬隔。  发表于 2025-6-15 10:38
《夏夜闻笛》一诗以精巧的意象组合和空灵的抒情笔调,构建出夏夜闻笛的幽邃意境,  发表于 2025-6-15 10:36
问好同学基础题部分回答认真细致  发表于 2025-6-15 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2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3
贡献
59
金钱
102
发表于 2025-6-15 16: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起: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承: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

转: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

合: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相思
寒窗月影暗星稀,横笛声中梅落飞。
一片幽香来入梦,东风不久伴君归。

点评

《相思》格律检测无误,以寒窗月影、横笛落梅为意象,营造出清冷幽寂的意境,末句"东风伴归"又暗藏暖意,整体构思精巧。  发表于 2025-6-15 16:50
问好同学,基础题部分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5-6-15 1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57

帖子

2467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5
贡献
388
金钱
1512
发表于 2025-6-15 17: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03-金珠一枚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起句要压住阵脚,要“吸引眼球。点出意,尽快推出主题。
      承句是对起句的接应做和,抬升,保持诗脉连续性。
       转句要突兀,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必须予以重点雕琢。
      结句要收中带散。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还要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闻笛
文/金珠一枚
瘦影寒窗别样长,谁家横笛倍凄凉。
梅花一曲伤心绝,往事何堪酒里忘。

点评

基础部分回答仔细认真;诗作部分,格律正确,至于作业要求的起承转合,因为作品,本人看不懂其意,所以难下结论  发表于 2025-6-16 2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3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7
贡献
72
金钱
124
发表于 2025-6-15 21: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讲作业
杜甫组23-蝶儿飞不过沧海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1)起句:定基调,起兴或破题,压住阵脚。


2)承句:承接深化,扩展铺垫,为起句的接应做和。


3)转句:关键转折,另辟蹊径,要转的突兀。


4)合句:收束全篇,点明主旨,要收中带散。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七绝.忆吹笛

文/蝶儿飞不过沧海

版本1
孤雁入群格
忆昔寒窗同吹笛,梅花千点落东篱。
曲中尽是缠绵意,风忘婆娑鸟忘啼。

版本2
七绝
忆昔寒窗同吹笛,梅花千点落东篱。
当时只道寻常事,未晓世间多别离。

版本3
忆昔寒窗同吹笛,梅花千点落东篱。
而今不晓人何处,惟把相思填入词。

点评

基础部分回答正确;诗作部分写的不错,很有画面感!与柱子作业要求相符,三首诗意相互递进,给个赞  发表于 2025-6-16 2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7

帖子

20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45
贡献
502
金钱
757
发表于 2025-6-16 15: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
杜甫组莫欣第七讲作业: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起句要压住阵脚,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自然承接。转句则要突兀,语意上要提升转折,结句要收中带散,照应主题。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吹笛
文/杜甫16莫欣

落梅曲里苦零丁,吹亮寒窗犹未停。
归路迢迢横笛短,相思难诉与君听。

点评

基础部分回答正确;诗作格律正确,起承转合都做到位,而且诗意浓厚韵味深远,,与作业要求完全相符,很有功底,非常好  发表于 2025-6-16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八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00
贡献
2440
金钱
4303
发表于 2025-6-16 22: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绝句班第七讲杜甫组论坛作业总结:

杜甫组应交作业23人,截止目前完成作业19人,点评19人。作业点评截止周日晚上9点,但是迟交的评阅老师也已给予点评,感谢各位评阅老师的辛苦点评,以及同学们辛苦作业!
这次作业基础知识也比较简单,大家做的也都挺好所以不存在啥大的问题,写作部分同学们都很用心的在写,大多老师点评也比较细致。而且有的老师在还没有安排点评任务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上论坛点评,真心感谢大家的支持!!!
作业中虽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还是想在这里唠叨一下,咱们现在已经第七讲了总有人老拖着作业不按时写,其实作为评阅组长你们不按时写我们就可以不评老师也轻松,但是作为一个从学生走过来的人还是想着大家按时完成作业让老师们给指点一二,毕竟每个人对同一首作品都有不同的见解,虽然说老师们点评的不一定能达到你预期的效果但是总有那么一点能说出诗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希望同学能在每一次课程结束后都能积极的按时完成作业。我不管学几个班只要课上完就会提前凑作业,因为不写完作业总感觉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完干啥心里都不踏实!希望大家也能养成一个积极完成作业的好xí惯。
还有就是我也是一直在做学生的路上,大家心里的那点小心思我还是了解的,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对于点评有什么想法欢迎随时讨论,如果觉得点评老师很辛苦不好意思有想法,可以找我说我也会委婉的传达到位,就是希望大家都能积极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6

帖子

27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43
贡献
679
金钱
1027
发表于 2025-6-17 15: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组组长-百合花瓣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1)起句:定基调,起兴或破题。


2)承句:承接深化,扩展铺垫。


3)转句:关键转折,另辟蹊径。


4)合句: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  余味。


                   寄语琼州
              文/百合花瓣
寒窗雾锁望琼州,横笛穿云韵更悠。
一曲落梅吹不尽,相思随月满南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3
贡献
23
金钱
36
发表于 2025-6-17 19: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26燕归来
1、
起: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承: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句起的接应做和。
转: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
合: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雪夜
文/燕归来
寒窗雪冷月光清,半落梅花砌下横。
何处幽人吹笛曲,无端勾起故园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6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7
金钱
261
发表于 2025-6-28 18: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青梦 于 2025-6-28 19:10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杜甫组-小青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起: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承: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比如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转: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合: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春愁
异乡异客寒窗夜,片片梅花落石台。
易老春光今又负,无心横笛独徘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26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0
贡献
63
金钱
103
发表于 2025-6-29 15: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第七讲作业:

1、简要回答七绝的起、承、转、合写作结构特点。(列出要点即可)
答:起:第一句,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承:第二句,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
       转: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合: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结合七绝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有效融入“寒窗、横笛、落梅”三个主要元素为内容写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蕴藉,余味。

月夜闻笛
文•幻儿
寒窗孤影月西沉,辗转无眠倚柱深。
片片红梅零落处,何人吹奏藏花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1: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