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回复: 10

沟边亭

[复制链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6-17 08: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沟边烟柳起高亭,看尽风光引攀登。
今日摘桃喧闹地,当年埋骨戴红星。


参考如下:

七绝三首 幽居夏趣

文:仙洲子
(1)
小湖烟雨柳间亭,朝看云霞夜数星。
寂寞莲荷又相问,几时波上点蜻蜓。

1872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20
贡献
36723
金钱
4656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6-17 12: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 “沟边亭” 为地理锚点,通过今昔场景的剧烈碰撞,构建起 “自然景观 — 历史记忆 — 现实生活” 的三重时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2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20
贡献
36723
金钱
4656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6-17 12: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句 “沟边烟柳起高亭” 以 “烟柳” 的朦胧意象营造江南水乡的柔婉氛围,“起高亭” 暗写亭宇的建造史,为后文的历史叙事埋下伏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2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20
贡献
36723
金钱
4656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6-17 12: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次句 “看尽风光引攀登” 表面写游人登亭赏景,实则以 “看尽风光” 暗示时空的穿透力 —— 亭阁不仅是观景台,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2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20
贡献
36723
金钱
4656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6-17 12: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两句 “今日摘桃喧闹地,当年埋骨戴红星” 以 “今日”“当年” 的时间副词强行切割时空:当果园里摘桃的喧闹成为现实主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2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20
贡献
36723
金钱
4656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6-17 12: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埋骨戴红星” 的悲壮往事被重新打捞,“红星” 的意象直指革命年代的牺牲者,使看似平淡的乡村图景陡然注入历史的重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2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20
贡献
36723
金钱
4656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6-17 12: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沟边亭》的精妙在于:它不直接书写历史,却让历史从桃树的根系中生长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2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20
贡献
36723
金钱
4656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6-17 12: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刻意渲染悲壮,却让 “戴红星” 的剪影在 “喧闹” 中显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2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20
贡献
36723
金钱
4656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6-17 12: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读者在摘桃的欢笑声中瞥见埋骨的过往,便读懂了诗人藏在烟柳深处的深意 —— 和平年代的每一份喧闹,都是对历史沉默者的最好祭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2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20
贡献
36723
金钱
4656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6-17 12: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真正的纪念,正是让牺牲者的 “红星” 在现世的烟火里永远闪耀。这种将宏大历史叙事微缩于乡村场景的写法,使此诗在同类题材中独树一帜,堪称当代咏史绝句中的 “以小见大” 之作。

点评

谢谢首版谬赞详细点评,辛苦了,不妥处也请多多批评,敬茶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6-17 1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2: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语轩窗 发表于 2025-6-17 12:09
而真正的纪念,正是让牺牲者的 “红星” 在现世的烟火里永远闪耀。这种将宏大历史叙事微缩于乡村场景的写 ...

谢谢首版谬赞详细点评,辛苦了,不妥处也请多多批评,敬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2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