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23-7-18
威望225
金钱847
贡献497
版主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版主
  
威望- 225 点
贡献- 497 次
金钱- 847 枚
|
发表于 2025-7-7 20: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茹 于 2025-7-7 20:18 编辑
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一讲解析作业:
画梅07-飞鹰
戏嘲史寰
盛唐·王维 押麻韵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题目直白地用了“戏嘲”二字。“戏”是开玩笑,“嘲”是嘲笑、调侃。这就定下了全诗轻松诙谐、略带揶揄的基调,不是严肃的批评或愤怒的讽刺,更像朋友间善意的打趣。诗中描绘的场景和对比,充满了戏剧性和微妙的幽默感,正是“戏”的具体体现。
史寰应是王维熟识的一位朋友或同僚。此诗很可能是王维在一次朋友聚会或听闻趣事后,对史寰某次与人约会的即兴调侃之作。盛唐文人雅士间互相唱和、戏谑是常见社交方式。
“碧玉”常指代年轻貌美的歌女或小家碧玉。“楚王宫”则借指地位高贵者(如王公贵族、高官)的府邸或代指贵人。“七香车”是极其华贵的香木车,乃贵族妇女的专属坐驾。这暗示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具有风月色彩。
王维是“诗中有画”的大师。此诗短短四句,勾勒出三个清晰画面:清风细雨,梅花沾露。宁静雅致,为后续的“急”做铺垫;一人(史寰)突然“骤马”疾驰,目标明确地抢先到达“碧玉家”。一个“骤”字(急速)和一个“先”字(抢在前面),活画出史寰的急切和目的性,与首句的宁静形成强烈反差,喜剧效果初现;就在史寰刚赶到门口时(“正值”),更尊贵的客人(“楚王宫里至”)的华丽七香车也正好停在了门前(“门前初下”)。王维不直接说史寰如何狼狈或尴尬,也不明说他的目的,而是通过动作(骤马先过)和场景对比(他刚到,贵人就到)来暗示。留白让读者会心一笑。
“清风细雨湿梅花”、“碧玉家”、“七香车”等用语,虽涉风月,但依然保持着王维一贯的清雅格调,不落俗套。即使是调侃,也显得文雅。 在清风细雨赏梅花的雅致氛围中,史寰却火急火燎地策马狂奔,目标直指“碧玉家”。这种“不解风情”只为“美人”的急切行为,本身就带有喜剧色彩,是朋友间调侃的好素材。“戏”其重色轻友(或轻雅)。
“正值”的戏剧性巧合:这个时间副词是全诗“戏”眼。史寰千赶万赶“先”到了,结果屁股还没坐稳(甚至可能门还没进),更尊贵的客人就大驾光临了。这种巧合极具戏剧性,仿佛老天爷故意安排让史寰“撞个正着”。“楚王宫里至”的贵人及其“七香车”,代表着更高的地位和排场。史寰在这种场合撞见地位更高者,场面必然有些窘迫和尴尬。王维“戏”的正是这种可能出现的进退维谷的窘态。
诗到此戛然而止。史寰是赶紧避让?是硬着头皮打招呼?还是被冷落一旁?贵人对此有何反应?“碧玉”又会如何应对?诗人统统不写,留给读者(尤其是知道内情的朋友们)去想象和哄笑。这种留白是最高级的“戏谑”。
王维的这首《戏嘲史寰》,是一首典型的文人社交圈内的戏谑调侃之作。它紧扣“戏嘲”二字,运用王维擅长的画面感、精炼语言和巧妙对比(动静、身份、时间巧合),生动描绘了史寰一次“抢跑”却“撞车”的尴尬场面。
全诗格调轻松诙谐,用词典雅含蓄,体现了王维作为文人雅士的幽默感和对朋友善意的揶揄。它并非恶意嘲讽,而是盛唐文人风流生活与社交趣味的一个生动剪影,读来令人莞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