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回复: 12

七律•观鱼

[复制链接]

257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社松吟阁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304
贡献
13314
金钱
2013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7-2 20:1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律•观鱼
东张西望客

万里劳生七十余,穷通得失计何如。
英雄百战留青史,老大孤怀读素书。
梦蝶飞时伊是蝶,观鱼乐处我非鱼。
于今谁有濠梁兴,还向人间问遂初。

136

主题

3667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社松吟阁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0
贡献
3933
金钱
460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3 22: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观鱼》以“观鱼”为引,结合人生阅历与哲思感悟,展现出独特的情感与思考维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3667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社松吟阁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0
贡献
3933
金钱
460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3 22: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从优点与不足进行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3667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社松吟阁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0
贡献
3933
金钱
460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3 22: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情感深沉厚重:开篇“万里劳生七十余,穷通得失计何如”,诗人以直白且饱含沧桑的笔触,自陈七十余年奔波劳碌的人生,对人生的穷达得失发出诘问,奠定了全诗深沉感慨的基调,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共鸣与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3667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社松吟阁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0
贡献
3933
金钱
460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3 22: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 用典巧妙自然:“梦蝶飞时伊是蝶,观鱼乐处我非鱼”化用“庄周梦蝶”与“濠梁之辩”的经典典故,将庄子对物我关系的哲学思考融入诗中,既贴合“观鱼”主题,又通过典故的运用,使诗歌蕴含丰富的哲学内涵,增添了文化底蕴与艺术韵味,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3667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社松吟阁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0
贡献
3933
金钱
460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3 22: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 哲思与情感交融:诗歌不仅抒发了个人的人生感慨,还将哲理思考贯穿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3667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社松吟阁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0
贡献
3933
金钱
460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3 22: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到借助典故探讨物我关系,再到尾联“于今谁有濠梁兴,还向人间问遂初”,以问句收束,感慨当今鲜有人如古人般怀有悠然观鱼、追问初心的兴致,将个人情感与对现实的思索紧密结合,使诗歌兼具情感深度与思想深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3667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社松吟阁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0
贡献
3933
金钱
460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3 22: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颔联稍显突兀:“英雄百战留青史,老大孤怀读素书”,此联从个人人生经历直接跳跃到对英雄留名的感慨以及自身读书情境,与前后联在情感脉络和意象关联上不够紧密,缺乏自然过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歌整体的连贯性和流畅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3667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社松吟阁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0
贡献
3933
金钱
460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3 22: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 语言风格差异较大:前两联语言较为平实直白,侧重叙事与抒情;后两联因大量用典,语言风格偏向典雅深奥,侧重哲理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3667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社松吟阁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0
贡献
3933
金钱
460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3 22: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风格的差异使得诗歌在整体风格的统一性上有所欠缺,可能会给读者带来阅读感受上的割裂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3667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社松吟阁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0
贡献
3933
金钱
460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7-3 22: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 尾联感染力稍弱:尾联提出疑问,但未能给出更具冲击力的回应或延伸,仅停留在对当下人们缺乏古人闲适意趣的感慨层面,未能进一步深化主题或引发更深刻的情感共鸣,导致诗歌结尾在感染力和启发性上稍显不足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4 03: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