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回复: 6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三讲芷兰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1465

主题

406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91
贡献
3631
金钱
765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昨天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
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
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
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二十三讲芷兰组
论坛作业贴

好,今天李商隐的诗,就读这么多吧。
下面布置一下解析作业:

重别梦得中唐·柳宗元 押东韵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仔细查找背景,分析句式,上下关联,
主题立意,和典故的应用等。期待大家的佳作哦!

1465

主题

406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91
贡献
3631
金钱
7658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别梦得中唐·柳宗元 押东韵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蜃楼霓影析
柳宗元的《重别梦得》是写给挚友刘禹锡的送别诗,字里行间满是历经沧桑后的深厚情谊:

前两句“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看似平淡却饱含分量。“二十年”是漫长时光的刻度,“万事同”道尽两人的羁绊——同属革新派,一同遭贬谪,二十多年来宦海沉浮、人生起落几乎如出一辙,这份“同”既是命运的巧合,更是相扶相持的见证。可“忽”字一转,写此刻站在岔路口,终究要各奔西东,昔日同路的温暖与今日离别的仓促形成对照,藏着说不尽的不舍。

后两句“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则从眼前的离别转向对未来的期许。“皇恩若许”带着几分无奈(毕竟贬谪中的他们,归途全看朝廷态度),但“做邻舍翁”的愿望却格外真挚:不盼重返朝堂,只愿晚年能在乡野做邻居,平淡度日、朝夕相伴。这朴素的想法,把政治失意的苦涩轻轻拂过,却让友情显得更踏实——哪怕前路不同,也盼着能以另一种方式相守。

整首诗没什么雕琢,却像老友话别,把二十载同甘共苦的默契、离别时的怅然,还有对安稳晚年的向往,都融在简单的话语里,读来格外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

帖子

13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7
贡献
315
金钱
494
发表于 1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蕊
解析
重别梦得
中唐·柳宗元 押东韵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重别梦得,这是一首离别诗,柳宗元和刘禹锡是好友,在衡阳分别时所写三首诗中的一首,二人被贬路上所写,官路上有着共同的遭遇。
二十年来万事同,总写以二十年来概括了第一次被贬后,其中的滋味过往二人在外万事同,
今朝岐路忽西东,空间上今昔对比,现在又要分别了,因为永贞改革事件的牵连,受对手打压,被贬远地,一去十年后被召回,又被贬出远地做官,历尽沧桑苦难,一种真心表露,用忽字炼字,时光流转,一种无奈
皇恩若许归田去,第三句转,由于再次被贬,对今后的一种奢望,归田去,用若许来叙述对未来一种幻想,因为现在连归田,不当官受苦都不行,
晚岁当为邻舍翁,结尾宕开一笔,假设,咱俩老了做邻居,以这种心情来离别好友,一种无奈中的无奈。以直抒离别之情。
整首诗感情真至,柳对朋友的真心吐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3

帖子

11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5
贡献
278
金钱
443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芷兰25-随遇而安

重别梦得
中唐·柳宗元 押东韵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解析
  这首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同时进士及第,踏上仕途。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和刘禹锡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永州、朗州回京,次年三月又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阳分路。二人无限感慨,相互赠诗惜别。柳宗元共作诗三首赠刘禹锡,这是第二首,故题名《重别梦得》。刘禹锡亦有《答重别》诗。

  这首诗写临岐叙别,情深意长,不着一个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静中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二十年来万事同”,七个字概括了他与刘禹锡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人世沧桑。二十多年来,他们在永贞改革的政治舞台上“谋议唱和”、力革时弊,后来风云变幻,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去国十年以后,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却又再贬远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造成了这一对挚友“二十年来万事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诗人慨叹不已的不仅是他们个人出处的相同,还有这二十年来朝廷各种弊政的复旧,刘禹锡深深理解柳宗元的这种悲哀,所以在答诗中抒发了同样的感慨:“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他们早年的政治革新白白付之东流,今朝临岐执手,倏忽之间又将各自东西,抚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今朝”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最后一刻相聚的留恋,“忽”字又点出诗人对光阴飞逝、转瞬别离的惊心。“西东”非一般言别套语,而是指一去广东连县,一去广西柳州,用得正切实事。

  由于是再度遭贬,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分别很难再有重逢的机会,便强忍悲痛,掩藏了这种隐约的不祥预感,而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他们归田隐居,那么他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这两句粗看语意平淡,似与一般歌咏归隐的诗歌相同,但只要再看看《三赠刘员外》中,诗人又一次问刘禹锡:“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就可以明白诗人与刘禹锡相约归田为邻的愿望中深蕴着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身处罻罗之中而向往遗世耦耕,是封建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碰壁以后唯一的全身远祸之道和消极抗议的办法。因此这“皇恩”二字便自然流露了某种讥刺的意味。“若许”二字却说明目前连归田亦不可得,然而诗人偏偏以这样的梦想来安慰分路的离愁,唯其如此,诗人那信誓旦旦的语气也就更显得凄楚动人。

  这首诗以直抒离情构成真挚感人的意境,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愤而愤意自见。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结。苏东坡赞柳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这也正是这首小诗的主要特色。
收藏于1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0
贡献
62
金钱
102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绝句提高班第23讲解析作业
芷兰08-兰心
重别梦得
中唐·柳宗元 押东韵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仔细查找背景,分析句式,上下关联,主题立意,和典故的应用等。期待大家的佳作哦!

解析:
柳宗元这首送别诗,写临岐叙别,不着一“愁”字,平静中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
“二十年来万事同”,七字概括了他与刘禹锡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人世沧桑。二十多年来,他们在“永贞革新”的政治舞台上力革时弊,后来风云变幻,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去国十年后又一同被召回京,又再贬远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也造成了这一对挚友共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诗人慨叹不已的不仅是他们个人出处的相同,还有这二十年来朝廷各种弊政的复旧,刘禹锡深深理解柳宗元的这种悲哀,所以在答诗中抒发了同样的感慨:“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他们早年的政治革新付之东流,今朝临岐执手,又将各自东西,抚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今朝”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最后一刻相聚的留恋,“忽”字又点出诗人对光阴飞逝、转瞬别离的惊心。“西东”指一去广东连州,一去广西柳州,正切实事。
由于是再度遭贬,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分别很难再有重逢的机会,便强忍悲痛,掩藏了隐约的不祥,而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他们归田隐居,那么他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这两句粗看语意平淡,似与一般歌咏归隐的诗歌相同,但只要再看看《三赠刘员外》中,诗人又一次问刘禹锡:“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就可以明白诗人与刘禹锡相约归田为邻的愿望中深蕴着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身处罻罗之中而向往遗世耦耕,是封建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碰壁以后唯一的全身远祸之道和消极抗争之法。因此“皇恩”二字流露了某种讥刺的意味。“若许”二字说明目前连归田亦不可得,然而诗人偏偏以这样的梦想来安慰分路的离愁,唯其如此,诗人那信誓旦旦的语气也就更显得凄楚动人。
全诗直抒离情构成真挚感人的意境,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愤而愤意自见。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结。正合苏轼赞柳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224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诗乐雅韵区诗乐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95
贡献
378
金钱
10820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绝句提高班芷兰组作业
文/梅雪
重别梦得
中唐·柳宗元 押东韵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同时进士及第,踏上仕途。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和刘禹锡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永州、朗州回京,次年三月又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阳分路。面对古道风烟,茫茫前程,二人无限感慨,相互赠诗惜别。柳宗元共作诗三首赠刘禹锡,这是第二首,故题名《重别梦得》。刘禹锡亦有《答重别》诗。
译文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二十年来历经沧桑患难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别各自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如果皇恩浩荡允许回家种地,晚年就日夕相处做邻居老翁。


这首诗写临岐叙别,情深意长,不着一个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静中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首句“二十年来万事同”,七个字概括了他与刘禹锡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人世沧桑。二十多年来,他们在永贞改革的政治舞台上“谋议唱和”、力革时弊,后来风云变幻,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去国十年以后,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却又再贬远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造成了这一对挚友“二十年来万事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诗人慨叹不已的不仅是他们个人出处的相同,还有这二十年来朝廷各种弊政的复旧,刘禹锡深深理解柳宗元的这种悲哀。”他们早年的政治革新白白付之东流,今朝临岐执手,倏忽之间又将各自东西,抚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今朝”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最后一刻相聚的留恋,“忽”字又点出诗人对光阴飞逝、转瞬别离的惊心。“西东”非一般言别套语,而是指一去广东连县,一去广西柳州,用得正切实事。
由于是再度遭贬,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分别很难再有重逢的机会,便强忍悲痛,掩藏了这种隐约的不祥预感,而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他们归田隐居,那么他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这两句粗看语意平淡,似与一般歌咏归隐的诗歌相同,但只要再看看《三赠刘员外》中,诗人又一次问刘禹锡:“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就可以明白诗人与刘禹锡相约归田为邻的愿望中深蕴着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身处罻罗之中而向往遗世耦耕。因此这“皇恩”二字便自然流露了某种讥刺的意味。“若许”二字却说明目前连归田亦不可得,然而诗人偏偏以这样的梦想来安慰分路的离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555

帖子

5827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交流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25
贡献
1316
金钱
2276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别梦得
中唐·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重别梦得》是中唐诗人柳宗元写给好友刘禹锡(字梦得)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情感真挚,既饱含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也流露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许。
用典:
“岐路”引自 战国·列子《列子·说符》“歧路亡羊” 。化用王勃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归田”:原于儒家 “达则兼济,穷则独善” 的处世观。这是古来很多仕子在诗词中引用的。代表者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句解析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首句 “二十年来万事同”,以 “二十年” 的时间跨度,概括了诗人与刘禹锡共同的人生境遇:二人同为 “永贞革新” 的参与者,革新失败后一同遭贬,在漫长的贬谪生涯中历经相似的困顿与磨难,命运紧密相连。“万事同” 三字,既包含政治上的共同失意,也暗含生活中的相互慰藉,寥寥数字便浓缩了深厚的情谊与坎坷的过往。
次句 “今朝岐路忽西东”,笔锋一转,写当下的离别。“岐路” 即岔路,象征着二人即将分道扬镳、各奔西东。一个 “忽” 字,既写出离别来得突然,令人猝不及防,也流露出诗人对这份友情可能因距离而疏远的怅然与不舍 —— 二十年来的 “同”,与此刻的 “分” 形成强烈对比,更显离别的沉重。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后两句转向对未来的期许。“皇恩若许归田去”,看似寄望于朝廷的恩赦,实则暗含对仕途的失望:经历多年贬谪,诗人对重返官场已不抱过多幻想,反而渴望 “归田” 的平淡生活。而 “晚岁当为邻舍翁” 则是这份渴望中最温暖的部分 —— 若能归隐田园,愿与刘禹锡结为邻居,共度晚年。这一句褪去了政治失意的悲凉,只剩下对友情的纯粹珍视,将离别时的伤感转化为对相守的朴素期盼。
主题立意:
对共同命运的感慨与友情的珍视。对仕途的失望与对归隐的向往。不求仕途通达,只求与挚友相守田园,于平淡中安度晚年。这一立意,既包含对现实的无奈,也蕴含着对安宁生活的朴素追求,让诗歌在伤感中透出温暖的底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2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