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翰墨清吟首席版主
精华915
注册时间2015-12-3
威望11487
金钱251210
贡献232488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首席版主
 
威望- 11487 点
贡献- 232488 次
金钱- 251210 枚
  
|
绝句提高班第23讲作业
绣菊13-吾波
《重别梦得》解析
一、创作背景
此诗是柳宗元与刘禹锡(字梦得)的赠别之作。二人同为中唐“永贞革新”参与者,革新失败后一同被贬,历经20余年贬谪生涯,结下深厚情谊。公元819年,柳宗元被召回京城后又被贬至柳州,刘禹锡则被贬至连州,二人在途中相逢又需分别,这首诗便作于此时。
二、句式与上下关联
首联“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以“二十年”概括二人共同的贬谪经历,“万事同”既指政治遭遇、人生困境的一致,也暗含彼此相知相惜的情谊。“今朝”与“二十年来”形成时间对比,“岐路西东”则将抽象的离别具象化,昔日同甘共苦,如今骤然分离,反差中凸显不舍与无奈。
尾联“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承接首联的离别之痛,转而以设想的未来作结。“归田”“邻舍”是对官场失意的超脱,也是对平淡生活的向往。看似轻松的期许,实则暗含对现实的无奈——唯有寄望于“皇恩”,才能实现相邻而居的愿望,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沉重。
三、主题立意
全诗以“别”为核心,却突破了单纯的离愁别绪:
1. 友情的深厚:二十年“万事同”的经历,让离别更显难舍,体现了患难与共的知己之情。
2. 对现实的无奈:贬谪生涯的困顿、离别后的漂泊,都指向仕途失意的苦闷,而“皇恩若许”的假设,暗含对政治处境的无力。
3. 对安宁的向往:“归田为邻”的期许,是对官场纷争的厌倦,也是乱世中对平凡幸福的渴望。
四、典故与表达特点
诗中未使用直接典故,而是以朴素的语言传递深沉情感:
用“岐路”象征人生选择与离别,以“邻舍翁”的生活化场景,将复杂的情感化为具体的愿景,平淡中见真挚,余味悠长。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现实与设想交织,在简短的篇幅中浓缩了友情、失意与向往,尽显中唐文人在困境中的复杂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