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心语轩窗

满庭芳・步韵和风吹过的地方《端午》

[复制链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 “铃铛” 一响,就像往记忆的锅里又添了一瓢水,咕嘟咕嘟熬出的,是比 “青叶蒸黄” 更绵密的涩与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 “铃铛” 的本相:端午的铃铛,原该是鲜活的。或许是故乡村口的老槐树上,端午挂的辟邪铃,风一吹叮当作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是龙舟上的铃,划桨时随浪起伏,脆生生穿透水声。又或是母亲包粽时,腕间银铃跟着动作轻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 “青” 的记忆里,铃铛声该是亮的、暖的,混着艾草香、糯米甜,是端午该有的热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词里偏说 “怕听那、五月铃铛”,一个 “怕” 字,就把这声音从 “青” 拽进了 “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 “怕”,原是怕听出声音里的 “岁月痕”。客居的年头久了,再听铃铛声,已不是当年的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青叶被蒸得褪了色,铃铛声也被时光 “熬” 过了:当年听着是 “盼”(盼端午、盼团聚),如今听着是 “空”(端午依旧,团聚成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响是 “闹热”,如今的响是 “反衬”,越响,越显客里的 “孤”(无眠孤枕);越亮,越照见记忆的 “暗”(醒梦到村旁,却回不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声音的 “黄”,不是物理上的沙哑,是人心听出来的 “旧”:像老唱片转久了,调子还在,却蒙了层灰,那灰就是年年客居的日子,一层层盖在铃铛声上,听着听着,就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妙的是,“铃铛” 与 “青叶” 一样,都勾连着 “双重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叶是 “现在蒸黄” 与 “过去青绿” 的对照,铃铛是 “此刻怕听” 与 “当年爱听” 的拉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词里 “念起离骚故事”,又把这时间拉得更长:屈原的五月,是悲怆的;故乡的五月,是温暖的;客里的五月,是怅惘的。铃铛声一响,就把这三重时间叠在了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的是此刻的铃,想的是故乡的铃,念的是千年前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声音成了个时间的结,把历史的沉、记忆的暖、现实的凉,全缠在里头,“怕听”,其实是怕这结一扯就散,露出底下 “回不去” 的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它与 “年年约” 的呼应,更见深致。铃铛是 “年年响” 的:今年端午响,明年端午还会响,像个固执的提醒,年年都来叩问 “归期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 “年年响”,恰与 “年年蒸黄”“年年约” 构成了时间的三重奏 青叶年年黄,铃铛年年响,归约年年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催着人想起没回的乡,没赴的约,“约” 的 “许” 是 “应”:你年年催,我便年年应,哪怕应得虚浮,也要在这响与应之间,撑住一点 “还有盼头” 的念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铃铛声再涩,也总比 “无声” 好, 至少它证明 “端午还在”,“记忆还在”,“约的理由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五月铃铛” 和 “青叶蒸黄”,都是词人把 “岁月熬人” 的痛,拆成了可触可感的小碎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视觉上的 “青褪为黄”,一个是听觉上的 “亮转为涩”,一个在灶上显形,一个在耳畔萦回,一个是 “做” 出来的痕(亲手蒸黄),一个是 “听” 出来的伤(怕闻其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它们像两只手,一左一右攥着乡愁,左手捏着被时光熬旧的物,右手握着被岁月磨钝的心,而 “年年约” 就是那根松不开的绳,把这两只手轻轻系着,不让乡愁散成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能 “怕听”,能 “蒸黄”,说明还在 “记着”;还在 “约着”,说明还在 “盼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便是词的温柔,把最深的痛,都藏在最日常的声色里,让岁月的青黄,既有痕,也有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物我相缠” 与 “笔锋开合”, 是全词的筋骨 ,“晨风出楚,夜雾牵肠” 是将乡愁织进风雾的肌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湖觞” 是把归盼泼成天地的尺度,两处都藏着 “小物载大情” 的巧,也藏着 “以虚写实” 的酣,之前的解读确是漏了这层深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 是魂牵的坐标,既是屈原的故国,也是词人的故乡(或心之所系的故土)。“晨风出楚”,风从楚地来,带着江汉的水汽、艾草的辛、龙舟的鼓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该是亲切的,却成了 “催绪乱” 的由头:风是故乡的风,可吹到客居的窗前,已不是绕屋的暖,而是 “你在楚,我在客” 的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里的 “楚味” 越浓,越勾得人想 “归”,偏又 “归不得”,这风便成了撩拨愁绪的手,把 “乱” 字吹得更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1: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雾牵肠” 更妙,雾是有形的,肠是无形的,偏说雾在 “牵”,夜雾漫过窗棂,像故乡的炊烟缠上来,绕着肝肠打了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14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常驻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2
贡献
3628
金钱
3713
发表于 2025-7-21 02: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 “牵” 不是物理的拉,是雾里藏着的 “楚地记忆” 在拽,雾浓时,像母亲唤归的声,雾淡时,像老屋檐角的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