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36

沧浪书院绝六班霁月组第九讲作业

  [复制链接]

4

主题

27

帖子

519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
贡献
70
金钱
320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拽猫 于 2025-7-25 11:34 编辑

沧浪书院绝句六期第九讲作业
作业:每人找一首七绝,说出是哪句点题了?并说出这首诗用了“赋比兴”中哪个起笔之法?

0

主题

15

帖子

1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5
贡献
40
金钱
6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六期第九讲作业
作业:每人找一首七绝,说出是哪句点题了?并说出这首诗用了“赋比兴”中哪个起笔之法?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本诗首句点题。 采用的是铺陈直叙的赋起手法

点评

回答基本到位,这首小诗起句也兼具夸张比兴的起笔之法。与“近”是离不开的。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7

帖子

519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
贡献
70
金钱
32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霁月-小拽猫
山亭夏日
高骈  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答:首句点题 ,起句用了赋起手法。

点评

回答正确。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25
金钱
36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六班霁月组第九讲作业
霁月组03-翔宇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 点题句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点题。
诗题是“芙蓉楼送辛渐”,核心是“送别”。此句直接点明时间(平明)、事件(送客),“楚山孤”既写实景,也暗合送别时的孤寂之情,紧扣“送”字,明确了诗歌主旨。

2. 起笔之法

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用**“赋”**的起笔之法。
“赋”即直陈其事,直接描绘景物或叙述事件。首句未用比喻、象征,而是直接铺写寒雨笼罩江面、连夜进入吴地的景象,以实景开篇,为后文的送别场景奠定氛围,属于典型的“赋”法起笔。

点评

回答正确。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

帖子

6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1
贡献
141
金钱
232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绝六第九讲作业
霁月22—杨柳风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点题之句
“夜泊秦淮近酒家”这句点题。诗题是“泊秦淮”,此句直接点明了时间(夜晚)、事件(泊船)、地点(秦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泊船的位置靠近酒家,紧扣诗题,为后文的抒情和感慨做了铺垫。
2、起笔之法
这首诗用了“赋”的起笔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直接描述事物。诗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作者直接描绘出秦淮河上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洒在沙滩上的朦胧景象,通过对眼前所见之景的如实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是典型的“赋”的表现手法。

点评

回答正确。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31

帖子

13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6
贡献
341
金钱
480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六期霁月组第9讲作业
作业:每人找一首七绝,说出是哪句点题了?并说出这首诗用了“赋比兴”中哪个起笔之法?
答:
张继的《枫桥夜泊》,这也是一首以“泊”为主题的经典七绝。
原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点题之句:“江枫渔火对愁眠”点题。诗题“枫桥夜泊”,核心在于“泊”,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泊船之后,面对江边的枫树、渔火难以入眠的情景,明确体现出诗人泊船的状态以及泊船后内心的愁绪,紧扣诗题。

2.起笔之法:运用了“兴”的起笔之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的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描绘了一幅秋夜幽冷、凄清的景象,如月亮西沉、乌鸦啼叫、寒霜弥漫等。诗人先描绘这样的环境,引发了后文自己泊船时孤寂、愁闷的情绪,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凄凉哀伤的基调,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泊船情境和自身心境的描写。

点评

**总结**: 1.点题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核心),“夜半钟声到客船”(补充)。 2.写法:以赋为主,以兴为辅,通过铺陈秋夜实景,由...  发表于 5 天前
问好诗友!《枫桥夜泊》回答正确!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7
贡献
27
金钱
44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六期第九讲作业
霁月10一飘雪
     山  行
    杜    枚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叶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用了赋比兴手法。首句点题。赋:直接描述了山行所见的秋景。比:通过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来比喻秋天的美丽。兴:以山行的景象引出了对秋天景色的赞美。
点题:题目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点评

1. 点题句:“远上寒山石径斜”(首句)。 2. 写法:“赋”为基础,“比”为点睛之笔(核心是赋法叙事写景,末句用比喻升华)。  发表于 5 天前
问好诗友!《山行》解析正确。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6
贡献
49
金钱
85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六霁月12-淮河营第九讲作业
   
1、每人找一首七绝,说出是哪句点题了?

2、并说出这首诗用了“赋比兴”中哪个起笔之法?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
点题句:

‘更上一层楼’是点题句。此句升华主题,既实写登高望远,又暗含人生哲理,体现‘登高方能望远’的道理。

2、
起笔之法:

首句‘白日依山尽’运用了 赋 的写法。以眼前景物,为抒情做铺垫。

点评

2.全诗主要运用赋(铺陈直叙) 的写法,同时隐含"兴"的升华。  发表于 5 天前
1点题之句: "更上一层楼"是点题的核心句。 题目《登鹳雀楼》中,"登楼"是核心动作。 末句"更上一层楼"以直白的行动指令呼应"登"字,同..   发表于 5 天前
问好师友!答题正确!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3
贡献
5
金钱
8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六霁月12-淮河营第九讲作业
1、每人找一首七绝,说出是哪句点题了?

2、并说出这首诗用了“赋比兴”中哪个起笔之法?

池州翠微亭(1135年春) 宋 ·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答:1、第二句点题。
2、首句运用了"赋"的写法,交待了去翠微亭的缘由,多年征战,因此心中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浓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八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00
贡献
2440
金钱
4303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六期第九讲作业:

霁月06-纳兰沐馨

七绝•出塞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点题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起笔之法:
这首诗以“赋”起笔。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直接铺陈景物,勾勒出边疆关塞的苍凉景象,通过时空的交融,简洁而直白地描绘出边塞的历史感与环境,属于“赋”(铺陈直叙)的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2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8
贡献
64
金钱
112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六霁月09-伊人如梦第九讲作业
   
1、每人找一首七绝,说出是哪句点题了?

2、并说出这首诗用了“赋比兴”中哪个起笔之法?

    花影
宋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答:此诗第一句点题。以赋的手法形象的写出了花的繁盛,点明花影的浓密,以此暗喻小人的层出不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5
贡献
24
金钱
39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六期第九讲作业
作业:每人找一首七绝,说出是哪句点题了?并说出这首诗用了“赋比兴”中哪个起笔之法?

霁月15-晏晏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句点题,采用的是赋起手法。

点评

回答正确。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8
贡献
19
金钱
2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六期第九讲作业
霁月07-彼岸花开

小雨
        宋代: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首句点题,首句采用了赋比兴中的赋,平铺直叙的写出来

点评

回答正确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57

帖子

2467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5
贡献
388
金钱
151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六期第九讲作业
霁月18-金珠一枚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答:首句点题,赋起笔


点评

回答正确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

帖子

10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1
贡献
285
金钱
40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六期第九讲作业
霁月17-陈润来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答:这首诗的点题之句:“心怯空房不忍归”。采用赋起手法。

点评

第一句点“秋”,第一句第三句点“夜”,第三句点“曲”,第四句点明主旨。赋起回答正确。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1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5
贡献
27
金钱
4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欢一味 于 2025-7-29 18:31 编辑

沧浪书院绝六霁月13-清欢一味   第九讲作业
1、每人找一首七绝,说出是哪句点题了?

2、并说出这首诗用了“赋比兴”中哪个起笔之法?
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答:首句点题。
起句赋起,平铺直叙开门见山的手法。


点评

问好诗友,回答正确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

帖子

3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9
贡献
77
金钱
12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绝六第九讲作业
霁月11-烟火
逍遥台
苏轼
‌常怪刘伶死便埋,岂伊忘死未忘骸。
乌鸢夺得与蝼蚁,谁信先生无此怀。

此诗首句点题,赋起

点评

说第一句点“逍遥”也行,第三句点庄子逍遥台也行。  发表于 3 天前
逍遥台是地名,相传是庄子与惠施辩论“鱼水之乐”的地方。此绝句反驳刘伶未忘骸的“伪逍遥”,第三句化用《庄子·列御寇》中典故,展现真逍遥...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

帖子

7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3
贡献
180
金钱
27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霁月08-楚童小舟
沧浪书院绝句六期第九讲作业
作业:每人找一首七绝,说出是哪句点题了?并说出这首诗用了“赋比兴”中哪个起笔之法?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一句点题,是按“赋”的方式起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5

帖子

2636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楹联二期版主兼词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98
贡献
663
金钱
1012
发表于 前天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六期第九讲作业

霁月组长-无言

作业:每人找一首七绝,说出是哪句点题了?并说出这首诗用了“赋比兴”中哪个起笔之法?

杜甫的《赠花卿》
杜甫(唐)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祇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点题句:锦城丝管日纷纷。

起笔之法:起笔之法为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6: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