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究 作业
夏安-小溪水
1. 所分析的14阕词是否为“联章体”?请结合具体文本说明依据。
答:是“联章体”。一组词写的都是闺阁女子梦中相思远方的夫君。 如“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等。 2. 结合这14阕词,总结一套简单实用的《菩萨蛮》写作方法。 答:主要是白描手法。也有衬托艺术。
3. 从这14阕词中,可归纳出“花间派”词的哪些核心特色? 花间派词是一个文人词派。作品均以女子身份所作。极力描写妇女的服饰姿容,辞藻华丽,色彩艳丽。相思等。情致单调。极尽婉转柔媚之态。 核心:在于以清新脱俗、含蓄委婉的风格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尤其是对爱情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4. 这14阕词的总主题是什么?请结合词作内容分析。 答:爱情相思。如:“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等。
5. 这14阕词的主人公是谁?温庭筠作为男性作者,为何选择以女子口吻创作?请说明判断依据。 答:主人公是闺阁女子 1含蓄表达政治不满;如他们对皇帝、朝廷不满,不能直接表示。只能以弃妇口吻写词,借此抒发自身被抛弃的感受和烦恼。2表达细腻情感;男性文人想表达某些细腻情感时,只有借用女性口吻述说。才能细腻 婉约。 6. 温庭筠偏好使用《菩萨蛮》词牌创作的原因是什么? 答:菩萨蛮 词牌创作的原因是因为《菩萨蛮》曲是艳词的代表,它的特点是柔情娇媚,温庭筠的词以香艳著称。 7. 结合温庭筠这14阕词,分析“以景喻情”(借景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特点。 答:“以景喻情”是文学创作中通过描绘景物来寄托、暗示或映射情感的写作手法。特点如下: 1. 情景交融,景为情媒 景物是情感的载体。作者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的描写中,使景物带上情感色彩,读者通过景物的特质(如萧瑟的秋景、明媚的春光)可感知到背后的情感(如悲秋、喜悦),达到“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效果。 2. 含蓄隐晦,余韵悠长 不直接宣泄情感,而是借景物的状态、氛围间接流露。例如用“残阳如血”暗示悲壮,用“落花流水”隐喻失落,避免直白抒情的生硬,让情感表达更委婉、耐人寻味。 3. 景情相契,特质对应 所选景物的自然属性(如季节、气候、形态)与情感特质往往存在内在关联。比如用“细雨绵绵”对应愁绪的绵长,用“孤帆远影”映射离别后的孤寂,通过景物与情感的相似性,使情感表达更形象可感。 4. 主观投射,物我合一 作者将自我情感投射到景物中,使景物成为“人化的自然”。此时的景物不再是纯客观的存在,而是作者心境的外化,读者能从景物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内在情绪,实现“观物即观心”的效果。 这种手法能借助具体景物使抽象情感具象化,通过景物的意境营造,让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和画面感,是古典诗词及现代文学中常用的抒情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