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27

八月读老师《写诗的原理二十七(怎样学到内涵)》

[复制链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8-8 15: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待逐句发。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写诗的原理二十七(怎样学到内涵)
huge 发布于2020-04-19 09:08   点击:222   评论:2   手机浏览
七绝 以诗代序
当今时代人浮躁,事事想成攀梦中。无暇专心多苦练,浅尝辄止便邀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的原理


二十七、怎样学到内涵
学诗有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取法乎上”,即“乎”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乎”,是“遵循”和“悟”的意思,无非两方面涵义,一个是“悟美”,一个是“悟用”,都是学诗要学到的最基本的本领,是写诗的人最不可少的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悟美,就是要领会古来诗词最脍炙人口久传不衰的那些经典所蕴含的艺术真谛,从而弄懂什么是写诗的正路和去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悟用,就是通过观察大量古今写诗实践来体验创作的真谛,从而学会实际怎么走路和不迷失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悟美和悟用,哪一方面失误了,就意味离开了写诗的原在,原在没有了,内涵又于何处?不晓内涵,很难学会写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是,假若诗歌仅仅是个初出现象,现成经验不多,大可人人随意为之,即使怎么过“创新”之瘾,或许也不为过,但是诗歌发展了几千年,已经有大量好的经典流传了下来,放着这些宝贝如果不“乎”,或去“乎”别的东西,恐怕很难说是写诗,看成有其名无其实倒更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好的经典?当然不是有典籍记录的就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观来看,有了一大批家喻户晓世代吟咏,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深远到了绝对文化的诗歌作品,仅凭典籍记录便算不得什么了,就不能放着更好的东西视而不见,反而想怎么主观就怎么主观地,去翻找已经淘汰下去的陈词滥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纵然陈词滥调的东西,因为毕竟烙印过历史形迹,有时并非不是“宝藏”,但也仅限于有益于研究和探寻,如果就从实际创作上,也来此一“乎”,除了满足什么人、什么小圈子的狭隘需要,仅凭脱离考虑人民大众这一点,便很难说“乎”的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说明,学诗绝对不能不讲分辨地从诗看诗,若此非上当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之所以前面一再说,要从侧面来观察一个人写诗,这显然是属于“悟用”的。要“悟用”,就要从最接近真谛的地方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仍是认识问题,一定要有客观思想,既要防止跟着感觉走,也要防止被跟着感觉走的人所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悟用的根本途径就是观察和体会,然后学着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方面稀里糊涂,造成匮乏观察和思悟意识,就等于什么都看不出来,若误打误撞对了或许还好,要是错了呢?是不是就随歪就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学诗永远要本着,从先学会看一个作者的内涵和分辨他的说话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就“悟用”讲,因为涉及的都是写诗的门道,犹如学走路,这对学诗阶段是最关要的,又所谓“守啥学啥”,是命脉问题,也就既不允许犯主观而无知,也不能不带聪明才智而随坡就溜,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而犯形而上学的“客观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需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坚持向传统好的经典学,一条腿则是向同时代有品格的作者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6: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者用来养眼睛,保证写诗的分辨力,后者用来学别的作者是怎么贯彻前者,并把内涵运用于写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者的学,是看得见人的学,这就是比孤立地学看不见人的传统诗词的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传统好的经典和学现代人实际创作,是相得益彰的两个方面,忽视了传统学,路则不正,根则乌有,忽视实际学,则意味舍近求远,不得要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向今人学,又具体学什么?一是特别包括学作者的修养,一是学作者把这些修养融入写诗的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悟用”,就是指两个方面,而且在两个方面,仍然是前者是保证,后者不过是个末端,不能倒着学,要随时防范功利心而本末倒置,造成欲速不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诗讲,诗的内涵是作者内涵的反映,就一个人讲,内涵是情感、认识、态度、修养、本领等的集中反映,只要人没了狭隘,合理的情感、认识、态度等,自然不会缺,内涵也不会缺,眼耳鼻舌身就什么都能毫无遗漏地体会得到,也就不会回避实践搞人云亦云,以背书当本领,更不会因此满嘴借口而扭曲或离开主题说话,写诗时无非也是如此才顺理成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换言之,内涵其实既是规律,也是认识规律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既不是凭空捞出来的,也不应该是空洞干瘪的,更不是靠各种托词自我保护出来的,都是从人的自身先客观培养起来的,然后才提得上认识万事万物,并形成各种各样相应的本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意味,什么样的内涵,人也好,事也好,学诗写诗也罢,包括说话出观点,各种内涵都是以“知音遇知音”的方式才能找到的,否则什么东西再有内涵,也仅仅是客观存在,与找不到它的人没有丝毫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447
贡献
105780
金钱
11944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方面,除非不愿意明白,理解起来实际并不难,就是在说话时,写诗时,问问自己,是在运用取长补短意识而寻根探源,进行客观思考,还是先入为主地只有空洞的知识、想法、观点并极力突出自己,造成对他人带有说不出理由的怀疑和否定心理?前者就是有内涵的反映,后者则是反面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2 06: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