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乐雅韵区诗林晓月执行首席
精华10
注册时间2022-4-28
威望728
金钱10582
贡献8185
首席版主
诗乐雅韵区诗林晓月执行首席
 
威望- 728 点
贡献- 8185 次
金钱- 10582 枚
|
清照兄太抬举俺了,不敢当的,惭愧。
行路难,古乐府名,在唐以前,是可以管弦鼓乐伴奏而歌之,但到了唐,便只剩下曲名了,唐以后的乐府名都是取曲名而自拟,再难入乐,但其歌的风神犹在,故行路难属歌行体。
这四首行路难我是结合唐人贺兰明进所作仿写,想窥探其中深味。
其实,乐府既然属于歌行体,其形式反而和律绝整齐划一的句式、隔句押韵便不同了,乐府起自民间再转手文人,句式和韵脚都很自由,韵脚时密时疏且喜欢换气转韵、句式时长时短(甚至句式的多变是歌行的主体特征,至于到中唐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虽然句式整齐划一了,但声腔完全反律绝轻重相权的法门),为后来的慢调是起了启蒙开导作用的,比如君不见这三字,并非将进酒特有,其大致相当于导引比兴或感慨的发语词或者就相当于词的领字,不过是个三字领罢了。
清照兄这贴提到的仄韵换平韵,对于乐府来讲,没有固定形式和要求,可换也可以不换。但有一点需要说明,乐府中换韵处,也即换气处,属于诗意转折情感起伏的关纽处,这就看作者自己如何把握了。
平声韵和仄声韵,在声情上是有区别的,平声和婉,仄声激劲,若平韵换仄韵,则说明情感在此处要从缠绵转为激越了,由长吁变短叹了;若仄韵换平韵,则反之。
关于选韵,在昨天我看见轩窗兄对菩提的那个帖子,讲七虞韵声弱,不宜作韵脚,这点我是不赞同的。声弱不代表声不好,不代表声不可入诗入词韵的,弱有弱的声情,吴越小女子娇柔向情郎欲说还休恰好可以选这个韵,而四支韵最是原始难成声腔,但亦可表达泣不成声或迷离惝恍的情感。
班门弄斧了,望清照兄勿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