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妻鹤子 古风 陈玉喜 以鹤为子梅为妻,生活恬然喻隐逸; 西湖孤山盖茅居,梅鹤诗炫偏爱奇。 深厚情感终未娶,佳话流传成语迹; 疏影暗香千古绝,文墨共鸣吟词啼。 赏析; 梅妻鹤子,汉语成语,意思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 据史料记载,林逋(公元967~1024),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出生于儒学世家,是北宋时代诗人。他幼年时死了父亲,家境十分贫寒,但他读书十分用功。林逋成年后,以学识渊博闻名于世,但他不慕名利,不愿为官,在西湖旁的小孤山盖了几间茅屋隐居起来。虽然小孤山离临安不远,但他一连二十多年没进过城。 林逋一生有三个爱好:诗、梅、鹤。他觉得梅花高雅,傲霜斗雪,和自己的性格很像,因此他在房前屋后,遍植梅树,待到腊梅开放之时,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令他十分陶醉。而他爱鹤就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在他的家里,养了好几只白鹤。他常常把白鹤放出去,任它们在云霄间翻腾盘旋,林逋就坐在屋前仰头欣赏。白鹤飞累了,或饿了,就会再飞回来。天长日久,白鹤和林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时林逋出游,家里的童子将白鹤放出,白鹤在飞翔中看到林逋,就会到他的身边盘旋,久久不肯离去。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后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由于常年足不出户,以植梅养鹤为乐,又因传说他终生未娶,故有"梅妻鹤子"佳话的流传。直到今天,很多人都知道"梅妻鹤子"的故事,《辞海》关于"梅妻鹤子"条目这样记载的: "宋代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无妻无子,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其"梅妻鹤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