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精华1133
注册时间2014-10-4
威望7742
金钱61746
贡献48856
论坛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威望- 7742 点
贡献- 48856 次
金钱- 61746 枚
  
|
杨玉才自析一副新创对联
今天早晨起来看到绥化市诗钟社群命题:“别.中”凫胫格,要求分别嵌在一副七字联的第六个字中(六唱),诗钟讲究用典故说事,于是乎,遂作此联:
李白潭边吟别句;
王维灞上忆中流。
李白与王维老死不相往来,并非“文人相轻”也!而是朋友圈的原故。传说,唐玄宗有个妹妹叫玉真公主,是一支铿锵玫瑰花,貌若天仙,正值芳龄,她十分爱有才人,当时即喜欢王摩诘,又怜爱李青莲,从而造成了王与李的因爱生恨。啊!可怜的诗仙!可悲的诗佛!予刻意把这对情敌撰写一副对联,别有一番风趣!是否博得同仁一笑,不得而知。
这副对联属于咏史范畴,有意无意中串联起两位唐代诗人的经典意象,自我感觉含画面感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楹联文化并举。简析如下:
从选材来看,联中嵌入的两位诗人及其关联场景,均是唐诗中“离别”主题的经典符号。李白常以“潭”为离别意象的载体,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便以潭边送别定格深情,“潭边吟别句”捕捉了他笔下离别时的诗意瞬间,既有对友人的不舍,又有诗人特有的洒脱感;王维的“灞上”则直指长安东郊的灞桥,古人常于此折柳送别,他有一首七言绝诗传世:“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虽未直接提灞桥,但“柳色新”的意象与折柳送行一脉相承。
从对仗与意境来看,“李白”对“王维”,均为唐代顶尖诗人,人名相对工稳;“潭边”对“灞上”,均为离别场景的典型空间和地域感;“吟别句”对“忆中流”,前者是离别时的即时创作,后者是离别后的追忆的思绪,一“吟”一“忆”,一动一静,将离别这一过程的两个阶段衔接。全联未直接写“离别”二字,却通过诗人、地点、动作的组合,让“别情”与“诗意”自然交融,既呼应了两位诗人的创作风格(李白的豪放中见深情,王维的含蓄中藏怅惘),又以简单的语言勾勒出唐诗中离别主题的经典画面,引人联想,写到此时予顺便吟一首五言律诗赠离乡外出打工者:
行囊才打好,
晓月照离颜。
老母依门送,
娇妻掩泪潸。
挣钱千里外,
过节一身单。
好梦发财后!
归期何日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