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劍先鋒譚清泉賦 ——閱兵英模主題系列創作之三 習近平主席簽署命令,授予96315部隊42分隊高級工程師譚清泉以“礪劍先鋒”榮譽稱號,謹以賦紀之。 礪劍先鋒,誰當隆譽?從戎驕子,獲此殊榮。樹楷模于世範,壯軍旅之威名。茲有清泉,不失報國本色;如斯才俊,傾付愛党赤誠。報效國防,乃獻身於導彈;苦研絕技,唯致力於和平。半肺餘生,無私敬業;一腔熱血,忘我求精(1)。秉崇高之信念,書壯麗之人生。無計浮名,而兢兢於奉獻;不言私利,唯默默以躬耕。戎馬三十九年,辛勤進取;難關二百餘道,破解分明(2)。有志綠色軍營,新功迭立;無悔青蔥歲月,事業終成。譜華章而璀璨,創奇跡之崢嶸。亮劍長空,國魂已振;嘔心導彈,宏跡當銘。 猶憶留芳韶華,曾經競秀年少。懷揣夢想,成長湘陰;心尚光榮,從軍二炮。自此風華日茂,激勵人生目標;信念持恒,鑄成軍旅驕傲。恥為庸碌,遂努力于艱辛;甘願無聞,而攀行於窈窕(3)。心連導彈,刻苦求知;根紮基層,殷勤施教。人譽“定海神針”,業精製敵法寶。偏差一點,既可詳察;失誤微毫,絕不輕藐。忍病魔之痛楚,無悔初衷;度寒暑于深山,何言回報?維護千台設備,不怠其心;學成二炮專家,益精其道。於是發射場上,長映英姿之身;指揮室中,蕩揚勝利之笑。齡及花甲,猶恪盡忠之所為;歲在今朝,堪榮礪劍之稱號(4)。 蓋國之盛者,首在強軍。軍之強者,首在凝魂。唯軍魂之凝聚,其國祚乃延伸。赫赫堯天,安容烏雲蔽日;泱泱禹甸,孰忍領土亡垠。故興我三軍,必成國盾;強國一夢,永葆精神。苦練精湛之本領,爭做全能之軍人。熱血男兒,皆以清泉為典範;精忠將士,誓成華夏之昆侖。競技軍營,敢效長弓射柳;禦敵沙場,共圖燕然勒勳(5)。正義之師,鐵流誰擋;軍風之采,氣象絕倫。且看藏龍臥虎,擔當衛國安民。個個如清泉,亦智亦勇;人人皆彥秀,秉德秉仁。執利劍淩長空,展軍旗之雄魄;駕長車破敵壘,彰烈績於國門。 嗟夫!國士如雲,大風高唱。華夏天威,軍魂雄壯。看勁旅之鏗鏘,貫誓言而迴響:“活就活在導彈旁,倒也倒在陣地上”(6)。其聲其氣,足震浩然蒼穹;此語此言,盡昭大義榜樣。是以一人拔萃,形象高標;萬眾附從,群星閃亮。為家國而舍己,何懼犧牲;以生命之昇華,點燃理想。身負莊嚴使命,勇往直前;襟懷遠大鴻圖,礪行所向。創業績于平凡,謳先鋒而景仰。天驕自信,可攬月於九霄;鐵血軍威,看貫虹於萬丈。強軍當代,拓偉業而輝煌;圓夢未來,濟滄溟之激蕩。 注解:(1)半肺餘生:2011年,譚清泉因患肺癌被切除半個肺。(2)譚清泉至今已與導彈相伴三十九年,已破解了二百多個技術難題。(3)此句化用譚清泉說過的一句話:“我們可以默默無聞,但絕不能碌碌無為。”窈窕:在此為崎嶇難行之意。(4)今年8月26日,習近平主席簽署命令,授予譚清泉“礪劍先鋒”的光榮稱號。(5)射柳:《史記·周本紀》:“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此比喻身懷絕技。燕然勒勳:典出《後漢書》,東漢竇憲大破北匈奴,曾登燕然山刻石記其功,後人以此指建立或成就功勳。(6)此為譚清泉誓言的原話。 閱兵英模主題系列創作活動組委會 主 任:何建明、閔凡路 副主任:顧建平、袁志敏 策 劃:劉建武、代雨東、袁志敏 中華辭賦雜誌社組織創作,馬建勳執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