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8

古风学院联六期中级班升级考试试卷A副组花香满径

[复制链接]

1

主题

203

帖子

1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5
贡献
426
金钱
653
发表于 2015-10-31 21: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学院联六期中级班升级考试试卷A副组花香满径

130

主题

422

帖子

3263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八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6
贡献
438
金钱
1851
发表于 2015-11-4 21: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香满径A组副
一:诊断病句:(20分)

1:出句:白发意犹图报国

  对句:赤心志乃思凌云
A,意隔
B,对句前四后三衔接不紧

2:出句:柳色初开莺掠影

  对句:杨花乍放燕留情
   合掌
二:用长短句形式赏析下面对联。(20分)

出句:幽径闻香随路转==联友

对句:山家酿酒让人馋==东风
             霜飞曲径红枫舞,雾冷云悠。叶落花休,忽闻黄醅漫土丘。
析联:频频伫看迎风走,小院清幽。不掩风流,玉液琼浆急入喉。
三:请结合出句简略说明你对意境联流水对修辞与应景的理解,并用两种不同思路对出下联。(20分)

出句:帘外莺声啼嫰绿===【白衣】
帘外莺声啾啾叫,春天悄悄来到,人间一片新绿满!
流水对,就是上下联同说一个景,或同诉一个人或物,就是把一句话分开来说,独立来看没有实际意义,合起来才完整。出句
是条件或铺垫,要在对句中流转,字转或意转,或因果或应承或回答,总有峰回路转之趣,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应景由修辞引申而来,能将一句很平常的句子凝炼成精,让句子更具诗意,更具可读性,观赏性
本句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帘外莺声啼嫰绿===庭前柳影弄柔姿
帘外莺声啼嫰绿===屋内燕呢呼浅春
四: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把下面出句填写完整,必须仄声收尾。(20分)

出句:飞花一径(风)(狂)(扫)。

出句:昨夜春风(潜)(入)(梦)。

出句:相逢已是(丝)(如)(雪)。

出句:举杯笑饮(月)(陶)(醉)。

出句:一卷(风)(云)(谁)落款。

五:以下图为意,各出一个七言出句,不得下联,不得成联。要求平仄正确,意境深远,借景喻情(20分)                 [图片]   
1,一行归雁追霞晚      
2,雨中春笋见风骨                     
六:用下列古诗化用成联(20分)新晴野望唐.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1)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2)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3)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4)要求:1:七言成联,原句不得入联,只能取意。2:再将七言联扩展成四七句式。
1, 舴艋行舟连两岸,木槌捣衣忆一生
2, 对云长歌、难忘船尾爹摇橹
       把酒青天、常想湖边娘洗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46

帖子

2515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8
贡献
752
金钱
881
发表于 2015-11-8 20: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题平仄押韵不错,内容有点偏了
本题得分:14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46

帖子

2515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8
贡献
752
金钱
881
发表于 2015-11-8 20: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题
本题得分:5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76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
贡献
910
金钱
8306
发表于 2015-11-11 18: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花香满径!本次测试总得分:71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