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0|回复: 3

联律浅说

[复制链接]

247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栏目嘉宾

清流文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661
贡献
34577
金钱
3631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11-7 09: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克和 于 2015-11-8 07:55 编辑

                                联 律 浅 说

    对联是我国古文学瑰宝,国学奇葩,刻在柱子上的叫楹联,写在纸上的叫对联,民间叫“对子”。它是真正的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文艺形式,在民间,哪怕没米下锅也要贴付对子过年。
   
    对联一般是以直书的形式值于主体的两边,面朝它,右边的叫上联,左边的叫下联,顶上的叫额联,也叫横批。对联由每边一句,两句或多句文字组成。我们大都是业余文学爱好者,所以我先以较简单的一句联谈点体会。要写对联,先要弄清字的平仄,字分四声,如:ma读成【妈,麻,马,骂】,这里1,2声的妈,麻是平声字;3,4声的马,骂就是仄声字。照上方法,一个字自己默念下下基本可以确定平仄,有拿不准的可以查新华字典。如用平水韵定平仄,得要注意入声字。
   
    对联的上联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尾字一定要平声,也可记为仄起平收。这点要注意,过年时看家家户户的对联,差不多一小半都是贴反了的,左边的弄到了右边,当然这不影响过年。
   
    再就是文字的分节,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置,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举例说明:【一带湖山收眼底,万家优乐上心头】。上联分节为:“一带”,“湖山”,“收”,“眼底”。节点是“带”,“山”,“收”,“底”。相邻节奏点的平仄必须相互交替,如同走马,后蹄紧接前蹄;故联韵戏称马蹄韵。如此联:带(仄)山(平)底(仄)。这样念起来就和骑马一样有起伏感。下联亦如此。上下联两边对应字节的词性要相同,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数字对数字,但平仄却要相反,我把这付对联并起来大家就可以感受得到。
           【一带湖山收眼底】,
           【万家忧乐上心头】。
     
    对于复式多句联,每句尾字的平仄也是有要求的,如两句联,上联须为“平、仄”。例:【做个好人(平),身正心安魂梦稳(仄)】。三句联为“平平仄”,四句联为“仄平平仄”,五句联为“仄仄平平仄”……,以此类推。        
     
    对联相对应的不能是相同的事物,如:月亮对银盘,菊对花,柳对树,家乡对故里等等,这叫“合掌”。对联和诗词一样应避免不相关的重复字,刻意为之的除外。上联尾三字不能三连仄,下联尾三字不能三连平。
     
    一副好的对联就像一首歌,一幅画,一篇座右铭。要写出妙对佳联,除了熟悉联律,更要有好的意境和词句,这却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没法速成,望网友们多看,多想,多练,一定能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6 收起 理由
楼晓峰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348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647
贡献
12776
金钱
2249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11-7 21: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法则,必须掌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栏目嘉宾

清流文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661
贡献
34577
金钱
3631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08: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晓峰 发表于 2015-11-7 21:52
入门法则,必须掌握。

谢谢首版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647
贡献
12776
金钱
2249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11-8 17: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和 发表于 2015-11-8 08:34
谢谢首版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06: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