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两首沁园春 其一: 沁园春.雪 不借笙箫,舞步翩然,又践旧盟。看松身伟岸,撑开玉伞;柳髯纤细,织就银屏。尽掩尘埃,暂封污垢,放眼川原四野平。云开后,有骤风旋起,熠熠冰晶。
犹如冷暖人生,见饥雀寒鸦杂乱争。叹高楼精舍,醉眠富贾;深山破庙,僵卧贫僧。虽喜清纯,终嫌肃杀,殷切凭栏问一声:须多久,绽千红万紫,叶底流莺? 作者手法老道,用词遣句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写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然而作者词名雪,这雪境只是作者个人之意境,而不是雪的典型之意境。“松身伟岸,撑开玉伞;柳髯纤细,织就银屏”。“高楼精舍,醉眠富贾;深山破庙,僵卧贫僧”。这些,显然不能代表雪境的全部乃至主要。松柳之外,还有柏竹。当今更无“深山破庙,僵卧贫僧”的现实。此词下片没有承上片转入另一个因雪而引起的另一个赞美意境,而是写了一个雪的美境的反面,形成了下片对上片的否定。这是这首词表现主题的最大缺陷。 其二: 沁园春·故乡的小木桥
独木桥横,两岸风吹,四野云飘。赏清河流韵,柳枝袅袅;丹霞照影,幻想遥遥。小子执竿,浮标闪烁,屏气凝神眼聚焦。惊一啸,见鱼随纶线,射入晴霄!
金秋稻浪滔滔,担谷子盈筐兴致高。看板桥颤颤,吱吱舞蹈;担儿晃晃,飒飒弯腰。河水欢歌,满心喜悦,独木桥儿慢慢摇。
双鱼跳,恋波光月影,暗显风骚。 这首词比起其一来就显得十分幼稚,遣词造句的毛病很多,行家一看便知。我只是点题评曰:“内容不是小木桥”,就招来作者骂我“扯淡!”我之所以转这首词作对比,是此词上下片没有什么转承,而是把上片没写完的放在下片继续写,上片“独木桥横”,下片“独木桥儿”,上片“清河流韵”,下片“河水欢歌”。词其一,上下片作者在对雪的褒贬上互为相反,下片是上片意境美的反面,作者自己否定了自己。而词例其二,则是上片与下片在意境上表达混乱,还不知词的章法却自以为了不起,别人称赞就欣欣然不知所以,别人不赞就骂之为“扯蛋”!
(此文上午写好,因事未来及发出,下午那个词例二的作者更骂开了:老干体之流,充什么大师?不赏拉倒,无才无德,倚老卖老,胡说八道什么!有本事,你倒是写出象样的诗词作品来呀!一味找人吵架,一味否定贬损别人,好抬高你自己么!外行指导起内行来了,真是论坛悲哀啊,可悲可叹!可气可笑!也后别乱点评我的帖子,一看你这道貌岸然的样子,老子就来火!否定别人,惯是庸才的伎俩,实在可恨!一介庸才,老朽一个,懒得跟你理论,浪费我的时间! 我只好回复:我写的是什么体,你可以评!是你自己来到我任副主版这个版面上,你的我更有责任评!我也是贵州人,你既然说我“倚老卖老”,那么我年纪比你大!你在家里、当地,你是你父母、长辈的老子?一个无德无行之徒,先做好人,再来学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