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路寻我 于 2015-12-14 23:15 编辑
少帅赋(1) ——为西安事变79周年而作
辽河腹地,八角台旁,少帅故里,桓洞涣彰。一棵枣树,但见枝桠以虬曲;四间草屋,相知人间于沧桑(2)。有口皆碑,乃天下第一张也。 稽其出身豪门,生于荒凉之平原。少年丧母,顾影痛惜而自怜。幼蒙私塾,熟于五经四书;颖悟异常,能以下笔千言。少年汉卿,英俊阳刚。为人正直,性情豪强(3);行事仗义,古道热肠(4)。至乎媒妁誉言,一言成于匹配;字画撮合,六合结以姻缘。然抱负不凡,报国立志于武堂;国学以求,文经武略以谋安。顾大局,子继父业,公忠体国;识大体,东北易帜,大权天纲。经营武备,整军以经武;直奉再战,入关而名扬。收编舰队,扩奉军而强力量;挺进华北,挥师以惩凶顽。乃谓关东骄子,啸咤政坛。 溯其国难当头,侵入倭敌,灾横而家园破,祸飞而黎元泣。沧海横流,江山破碎。国恨家仇,铁誓雪涤。长城抗战,刷洗九一八之耻;中国军队,榆关抗战第一役。时复密令,凛然相斥(5)。主以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捐之巨额私款,赠馈补给(6)。复土威震于三山,救国志憾以九壁(7)。叹乎苦谏不成,则于兵谏合力。死生度外,刀锋斧钺且从容;撼天动地,华清池畔于鸣镝。堪托殊险,不负然诺。安危不顾,义薄云阙。千里诵义,方正搏击。敢作敢当,英雄好汉何觅处;任侠之士,一代豪勇嘘折戟。 至若身遭囚禁,丹心如铁,桑梓情深,磊落余年。碧空孤影,临风而思黑水;长河渐落,对月则念白山。饮罢夜归来,长亭忆雕鞍;桃园恨醉尉(8),梅李竟无言。且复伉丽佳话,温婉难以相似;强拆鸳鸯,凄凉各于避喧(9)何如功名万里,当年雄者焉曾此?风流慷慨,如今淡定于残年。龄遐神龟,高怀同于明月;胆立巍峨,雅量和以春颜。闲云野鹤,矢志不渝而盼统一;采菊东篱,思归故里则入沈湮。一生执着,赤诚爱国,拓绪难圆(10);半世飘零,忠魂异域,不忍掩泉(11)。 呜呼!千古功臣少(12),绝后空时今。酒贱酬知己(13),前事可追寻。鹤有还巢梦,云无出岫心(14)。千秋系壮士(15),愿言怀所钦(16)。是为赋。
注释: 赋依词林正韵 正文不含标点符号共626字。
(1)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字汉卿,号 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 中华民国陆军元帅,中国奉天省(今辽宁)海城人,生于台安县桑林,人称“少帅”。 (2)张学良出生地在今 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现存旧居草房4间,并尚有当年的水井和大枣树等。 (3)豪强:英勇强悍 (4)古道热肠:指解人之困、急人之难的行为。 (5)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下达“不予抵抗”、“攘外必先安内”密令。 (6)1936年3月延安, 清凉山下桥儿沟的天主堂里 周恩来同张学良在这彻夜长谈。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胆识和爱国热情、民族气节也大为称颂,会谈后,张学良拿出2万银元送给红军,返回西安,又拿出20万法币转送给中国共产党。 (7)九壁:即九野,指九州的土地。九州为中国的别称。 (8)醉尉:指势利小人的代名词。 (9)1964年,蒋中正令张与于凤至离婚,和赵四小姐结婚。 (10)拓绪:指扩大先人的事业。 (11)掩泉:指没于黄泉。 (13)酒贱酬知己:引自:1947年10月张学良赠张治中诗“总府远来义气深,山居何敢动佳宾。不堪酒贱酬知己,唯有清茗对此心”。
(14)引自张学良诗词:1994年题赠东北故旧之子女:“鹤有还巢梦,云无出岫心”。 (15)引自田汉和张学良狱中诗:“挑灯辛勤读史记,下笔辄复成新歌。使君学圃岂得已,子牙垂纶空蹉跎,独疑胜利复员日,长系壮士将如何?”。载1983年4月2日《团结报》。 (16)指所钦佩的人。引自:陆机《赠冯文羆诗》:“慷慨谁为感,愿言怀所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