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精华1874
注册时间2015-4-24
威望17594
金钱123870
贡献94067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威望- 17594 点
贡献- 94067 次
金钱- 123870 枚
  
|
44、抒情诗词名句——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出处:宋 姜夔【淡黄柳】
含意:抒情感慨之句,本来梨花落尽是暮春,却说成是秋色,说明词人对秋天是有悲伤之感的。
本词在写景篇已有详细介绍,不再赘述。
45、今夕何恨未了。
出处:宋 姜夔【秋宵吟】
含意:此乃抒发秋怀之句。
原词:
古帘空,
坠月皎。
坐久西窗人悄。
蛩吟苦,
渐漏水丁丁,
箭壶催晓。
引凉颸、
动翠葆。
露脚斜飞云表。
因嗟念,
似去国情怀,
暮帆烟草。
带眼销磨,
为近日、
愁多顿老。
卫娘何在,
宋玉归来,
两地暗萦绕。
摇落江枫早。
嫩约无凭,
幽梦又杳。
但盈盈、
泪洒单衣,
今夕何夕恨未了。
嫩约:谓男女间不坚牢的信约。
盈盈:形容清澈。
《秋宵吟》为99字。第一段五句,三上声韵脚,第二段五句,三上声韵脚,第一、二片句读、平仄完全相同 。第三段十句,五上声韵脚。
词牌对照格式
仄平平
仄仄上
仄仄平平平上
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上
仄平平
仄仄上
仄仄平平平上
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上
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平仄上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上
平仄平平上
仄仄平平
平仄仄上
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入平入去去上
(上为韵脚押上声音)
这是一首单押上声韵的词,为姜夔先生自度。龙榆生先生认为:这首词显示了一种“清幽峭折”的特殊情调,在宋人词中很少见的。
整个1191年秋天,姜夔都客寓合肥,似乎在期待与合肥女子的再度相见,并在一种无线的愁思与凄苦中,一连作了《摸鱼儿》、《凄凉犯》和《秋宵吟》三首词,表示出追悔与沉痛的悲愤郁闷情怀。《秋宵吟》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的产物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宋词亦仅此一篇。
上片写姜夔秋宵失眠独坐。陈旧的帘子高高卷起,皎洁的秋月在渐渐西坠。独自一人久坐在西窗下,满脸愁容面对正在不断下坠的明亮秋月。蟋蟀不时苦苦发出唧唧的悲鸣,铜壶滴漏的水滴声不时发出声声敲耳的叮叮声,漏壶上的箭刻渐渐快速移向破晓。引起凉风咋起,不时惊动青翠的竹丛,卷起露珠斜斜飞上云空。那份孤寂迷茫的感觉如同远离家国故土的情怀,仿佛置身暮帆烟草,令人无限嗟叹。
下片写姜夔愁思憾恨无限。革带上的孔眼因日渐消瘦不断移动,近日因为愁苦过于深重而迅速衰老。
卫娘(代指合肥女子)在何处?宋玉(姜夔自喻)回来了,如今却暗自分别在两地魂牵梦绕。江枫过早的飘落凋零,随口说出的约定不能作为依据,即使在梦里,合肥女子也杳无音信,禁不住悲泪纵横,洒湿了单薄的衣裳,这个难熬的不眠之夜是个怎样的夜晚啊,让人在千古遗恨中绵绵无尽期。
姜夔这次前来,可能就是下决心与合肥女子同百年之好,否则姜夔怎么会在一年之中第三次回转合肥,并且等了整整一个秋天,不像是仅仅为了来见一面,聚一次的。如果是这样,他们终于在不该错过的时候错过了他们的今生今世。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姜夔对于合肥女子的不知所向,为什么怀有如此严重难释的恶劣情绪。当然,这也只能是一种揣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