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4

[律绝] 二 绝句的分类

[复制链接]

2139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884
贡献
11403
金钱
16442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2-28 10: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绝句的分类
1﹒从字数上分
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五、七言绝句居多,六言绝句极少。
五言绝句,如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言绝句,如唐·王维《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七言绝句,如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由于六言绝句极少,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
2﹒从格律上分
按照诗歌格律,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出现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上文说过,早在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就有“古绝句”的名称。但这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格律的要求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的约束。所以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一般地说,汉魏六朝是五言古诗独盛的时代。唐代是五七言古今体诗,即古诗与律诗、绝句并盛的时代。但由于律诗、绝句是唐代新成熟的诗体,还加上其他原因:例如唐代科举考试用五言律诗、乐府歌词多用七言等,所以唐代律诗、绝句的数量,就远远地超过了古诗的数量。施予愉先生曾就<全唐诗》中存诗一卷以上的诗人的作品加以统计,制成下表(见所撰《唐代科举制度与五言诗的关系》,载《东方杂志》第四十卷第八号):
┏━━━━━━━┳━━━━┳━━━━┳━━━━┳━━━━┓
                                 初唐         盛唐         中唐       ┃    晚唐   
┣━━━━━━━╋━━━━╋━━━━╋━━━━╋━━━━┫
    五言古诗          663          1795         2447         561           
  七言古诗             58            521           1006         193         
    五言律诗          823          1651          3233         3864      
    七言律诗           72            300            1848        3683        
    五言排律          188          329           807           610         
    七言排律                              8               36             26           
    五言绝句          172          279           1015          674         
    七言绝句           77             472          2930          3591      
┗━━━━━━━┻━━━━┻━━━━┻━━━━┻━━━━┛
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唐诗中最多的是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三种。所以,谈到绝句,我们所举的例句,主要以七言绝句为主。而从格律上讲,我们主要以近体诗,即律绝为主。
3﹒从表达手法上分
      绝句可以抒情、可以描写、可以记叙,也可以状物。《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有人认为,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向的;而我认为,“志”是一个形声字,下形上声。其意义为:诗歌是用语言文字及其用这种语言文字的来咏唱,从而表达人们发自内心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全句意为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情感或志意的。歌永言:永,长,是延长诗的语言,以突出诗的意义。声依永:声音的高低又和长言相配合。声,五声,即五音:宫、商、角、徵、羽。律和声:律吕用来调和歌声。律吕,指六律六吕:六律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指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情感、思想、抱负、志向;歌,是通过对诗的吟唱,来延长诗中所包含的人的情感、思想、抱负、志向,以突出诗意;声音的高低(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另:歌,指单纯的人声,它用咏的方式来表达文字进而表达感情。    声,指配乐发出的声,它用律来规范以配合人声(歌)。
       汉语古典诗歌值得我们注意是,它的内容主要是抒情的。汉语诗歌,从最早《诗经》起,就绝大多数是抒情的。叙事作品如《生民》、《公刘》、《绵》等,只占少数。汉代乐府中有一些叙事诗,如《孤儿行》、《妇病行》、《陌上桑》、《羽林郎》、《焦仲卿妻》等。除了《焦仲卿妻》一首,故事有头有尾,并且在诗中创造了一些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外,其余的都比较简短。《陌上桑》、《羽林郎》写的都只是故事中精采的片段。《孤儿行》、《妇病行》的情节虽很动人,但人物形象却不够鲜明。被我们今天认为是叙事诗的这些作品,其抒情的成份也是比较浓厚昀。魏晋南北朝的民歌和诗人创作几乎绝大多数都是抒情的,只有少数著名的作品如《木兰诗》是例外。以后著名的叙事诗如自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也不以创造人物为主,倒是以发抒作者对人物、事件的感受为主,其数量也不多。绝句也不例外。即使用了描写、状物等表达手法,也是如此。人们常说的“借景抒情”、“托物咏志”,可以说明“描写“、”状物“其目的也是为了抒情或言志。
      至于唐代以及唐代以前,古人如何用“律吕用来调和歌声”,这方面的资料极少,我也没有进行过研讨性的学习,就不班门弄斧了。

62

主题

999

帖子

38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4
贡献
1071
金钱
1358
发表于 2016-2-28 11: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涂老师的诗词知识培训讲座!

点评

遥握,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3 04: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7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89
贡献
12059
金钱
17430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2-28 16: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东东,激赏并问好.祝新春快乐!

点评

遥握,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3 04: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9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884
贡献
11403
金钱
16442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4: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莲峰白果 发表于 2016-2-28 11:04
感谢涂老师的诗词知识培训讲座!

遥握,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9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884
贡献
11403
金钱
16442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4: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16-2-28 16:48
学习好东东,激赏并问好.祝新春快乐!

遥握,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22 18: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