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穿越梅嶺 于 2014-12-20 16:41 编辑
文化的传承与革新,是一对矛盾,传承与革新两方面的较劲,传承一方总是弱势群体,革新的力量总是大于保守的力量,而保守的力量永远不会大于革新的力量,就像时间不会倒流一样,就像一个物体,在物体上总是有一种推力,推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就前进,摩擦力大于推力,物体就不动,推力很大,产生的加速度就大,移动的速度就快,反之移动就慢。但保留旧有的传统也非常难能可贵,一种包子铺,一种拉面,如果已经传承了几代了,就是一种难得的佳话,百年老店的牌子都是十分可贵的。传承的力量经常会面临灭顶之灾,爷爷和爸爸都愿意传承下去,这是一种荣誉。可是如果这个家的年轻人上了大学,读研究生,还可以读博士,出国,他还愿意继承这个面食店吗?保守的力量总是非常悲哀,无能为力,多数家族的传统都很难几代传承。革新的动力来源在于物质的力量,传承的力量主要在于精神,信则有不信则无,老祖宗很可敬,但后代不认为他可敬,谁也没办法。儿子孝敬是一种美德,他不孝敬实际也没法把他怎么样,人们把对不孝敬的人惩罚寄希望于老天爷,赌咒他会被打雷劈死,实际就是无能为力的表现,这种报应只是虚无缥缈的,似有似无的。这应该是一个概率问题,尊重传统的人心地善良,会和各方面的关系处理的较好,得道多助。不尊重传统的人,急功近利,失道寡助,结局会有平衡机制。 马克思主义传承了几代了?列宁不能算第二代,列宁好像没见过马克思,马克思创立了第一国际,列宁创立了第三国际,中间还隔了一个第二国际,第二国际是搞修正主义的,反对巴黎公社那种暴力革命,主张议会道路,也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应该算第三代,斯大林是不是算下一代呢?存疑,马克思和恩格斯算一代人没问题,斯大林和列宁虽然中国也把他们长期并列似的,大概也不很准确。中国党开始还有李大钊和陈独秀,他们都没见过列宁,唯一有幸见过列宁一面的是张国焘。还有一个史料来自右派的污蔑,说毛泽东主席叫斯大林为慈父,这些原因综合考虑,在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之间隔着斯大林和陈独秀一代,毛泽东思想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五代。邓小平自称是毛泽东之后的中国第二代,同时也是第一代的成员,而后30年一直以邓小平理论作指导,算接下来的第六代大体也是合理的。那么江泽民是总第七代,江胡应该是同一代。 正常人类八代以后的血缘关系已经很少了,父系加母系之后,是二分之一,以后每下一代乘以二,第八代就是只有祖宗血脉的六十四分之一,如果再加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再乘以二倍是128分之1,理论上算第八代传人能有祖宗的百分之一就不错了。中国只有极少数家族保持着较好的传承关系,如孔孟等家族,他们定出十几个字作为辈分排列用字,循环使用,同一姓氏的人见面以后,根据名字中的字就能确定相互辈分关系,可是这种有辈分字可用的家族所占比例实在太少了,绝大部分人家上几代没有文化人,祖上有什么事迹基本无从可考。八代以上的祖宗对于和他只有百分之一血缘关系的后代还有什么影响力,实在会令人失望,就像一个在公司只有百分之一股份的股东,他对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决策的影响已经十分微弱了。爸爸对于儿子的影响力大概百分之五十左右,小的时候可以使用强制措施,影响力大于50%以上,孩子大了以后,影响力逐渐减弱。爷爷对于孙子的影响力按理论算就是只有六分之一以下了。归结到开始的题目,传承的力量总是弱于革新的力量,主张传承祖宗之法的总是弱势群体。 有人认为:传承并不弱呀?改革、推翻一方开初才弱。传承的力量怎么会是弱势?传承和保守相似,而保守总是顽固的。非也,拿个例子来分析一下,例如,资本主义战胜封建社会以后,保留君主立宪制的可以认为这个国家传统保守的观念比较强,皇帝家族被彻底打倒的可以认为革命性的力量比较强,全世界目前应该是保留名义上的君主的占少部分,就是革新力量总体大于保守力量的证明。日本还有天皇,日本天皇是万世一系,有的说日本的日照大神就是中国过去的徐福,日本经历了大化革新进入封建时代,又经历了明治维新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都是天皇一家的君主地位没动。天皇裕仁是个植物学家,就是因为他家有一个占地很大的在东京市中心的皇居,里面可以种植各种植物,后来一条城市高速公路从中穿过,皇居分成了两块,也说明皇权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威胁。英国有女皇,现在换成男的了,还有保守党,看来英国人是世界上比较保守的,我们一直感觉保守是不好的意思,实际上也不一定,英国人以保守为荣。法国就比较左倾,资产阶级大革命和无产阶级巴黎革命都搞得血淋淋的,俄国的沙皇也没保住君主待遇,十月革命以后不久就直接被杀掉了。中国人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争论,但皇帝毕竟是出于少数民族的,保守派不可能占上风。虽然袁大总统答应他们继续住在紫禁城,不久就被冯玉祥带兵给赶出去了,后来被日本人带到伪满洲国称帝,失败后成了罪犯,就彻底失去了保留君主名义的资格了。中国的保守派也是往往不处于优势,但保守确有可以重视的地方,没有保守思想就不会有唐诗宋词京剧书法等国粹的传承。 日本人守旧,在建筑景观设计开始在现代兴起的时候,对于日本人喜欢旧的样式,我们开始还不太理解,我们的设计人员引入这种以旧的为好的概念时,许多孤陋寡闻的人也不理解。对于一座古塔,或一座古桥,我们的设计说明中指出其原则是修旧如旧,一些人自作聪明的认为是写错了,怎么修旧还如旧呢?应该是焕然一新才是,其实他们完全搞错了,把文物修的跟新的一样,那就把文物破坏了,只有保留那种旧的痕迹,才有历史沧桑感。有了这种保守的认识,才有了凤凰古城周庄古镇等一大批名胜景点的诞生。 目前,以捍卫毛泽东思想为主旨的左派,和改革亲美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右派,正在进行存亡绝续的大决战,按习近平的说法就是已经进入胶着状态,右派步步紧逼,左派节节失利,请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