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摇篮特邀顾问
精华1087
注册时间2016-2-25
威望15530
金钱85252
贡献59308
论坛元老
山水摇篮特邀顾问
 
威望- 15530 点
贡献- 59308 次
金钱- 85252 枚
 
|
本帖最后由 春风秋月 于 2020-5-22 12:58 编辑
名胜佳联多月景 李盛仙
中秋历来是我国文人墨客赏月赋诗的绝佳时节,不仅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月诗,而且也有不少富有时令特色的咏月联。最常见的咏月对联,多写于风景名胜地与月有关的楼台、亭阁、水榭之中。中秋佳节,如能到这些地方一游,一边观赏月色,一边品味佳联,肯定会体味到一番别有的雅趣。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此联运笔洗炼,比喻优美,造成一种"竹阴"如"云","花影"似"月"的意境,幽静沁心。
山东潍坊市四照亭西廊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是刘墉的集句联。上句之"月",指水中月影,捏不住也捉不来,有虚幻之美,下句之"香",言花间香气,同样是不可捉摸之物,有灵气之妙。上下句为对成联,好一幅花前月下图。
广东潮州西湖公园步月亭 联:"伴云何处 住?得住且住;问月几时圆?见圆便圆。" 联语巧用设问,自问自答。劝喻世人随遇而安,不必刻意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而自寻烦恼,去区分阴晴圆缺,表现了一种超然的情怀和对自然界真趣的领悟。
扬州的迎月楼,题有元朝诗人赵子昂一副名联:“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联中高度赞颂了如同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有三千食客的孟尝君一样,迎月楼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扬州第一楼了。
扬州瘦西湖中小金山岛,四围临水,岛上有座清初建的古人吟诗赏月的“月观亭”,有一年中秋,“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漫游于此,手书一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此联写得情景交融,余韵隽永,后人把它刻在柱子上,为瘦西湖增添了秀丽的风景。
上海豫园的得月楼,写有一副咏月景的楹联,联语云:“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联语用白描手法写出高楼上的流云,夜幕降临时碧水小池浮现的明月。得月楼果然名不虚传。
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历来是中秋赏月的著名胜地,这里也有一副咏月景的佳联:“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此联不仅把湖平如镜的西湖景色描绘得逼真酣畅,而且将柔情似水的中秋明月刻画得恰到好处。真不愧是一副平湖赏月图。
杭州西湖的水月亭还有这样一幅对联:“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辉,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联典雅明丽,富有丰富的想象力。
每年中秋前后,正是著名的钱塘江涨潮之时。杭州浙江贡院有一副楹联,描写了时令与涨潮的关系:“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眺,看西湖月满东海潮来。”该联所描写的景色宛然是一副浓墨酣畅、意境优美的彩墨画。
四川巫峡瑶台上也有一副耐人寻味的咏月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联以叠词手法,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的秀丽景色相对,工整自然,融为一体。
云南省的通海秀山涌金寺,亦有一副以月入联的佳对:“百道湖光千树语;万山明月一钟声。”涌金寺位于螺峰绝顶,是一座明清建筑。登临俯瞰,湖光山色尽收眼帘之中。
福建漳浦有个天然石洞海月岩,洞旁建有古寺,寺内的石壁上雕刻着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每逢中秋之夜八时半左右,月光经岩下水潭的反射,恰巧能照到佛像的胸脯上,世称“月照禅心”,令人叹为观止。此处一联曰:“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泪;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次一“月”联画龙点睛般道出了“月照禅心”的景观奇特,堪称佳联。
福建厦门虎岩溪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盛景之一,该地也有一副十分贴切地描写出该地的景色:“虎踞迎风爽;溪流映月清。”
福州市西北的小西湖,有一联为:“长空有月明两岸;秋水不波行一舟。”看了这样副对联,不由人又想起了杭州西湖美丽的“平湖秋月”。
金沙江、岷江在四川宜宾合而为一,每逢中秋,当一轮圆月冉冉升空时,在波光粼粼的江水中,可看到两轮皓月,美不胜收。有人为此撰一联:“天上月一轮?水中月一双。”此联绘景涂色,极富神韵,平中出奇自然天成。
贵州的“织金八景”之一的“三潭滚月”,中有圆形土丘连接。中秋之夜,月光映潭,三个月影随波滚动,有人写了这样一幅赏月对联:“共说三潭同一月;谁知一月映三潭。”此联对仗严谨,把“三潭滚月”美景的形成及美妙之处,再现出来,细赏之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
九江市庐山西麓的东林寺也有一副咏月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该联对仗工整,语言流畅,意境甚为寥廓高远。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有这样一幅对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全联对仗既工切含无穷的韵味,尤以,“弄”、“窥”;两字用的十分传神。
通联:“浙江省永嘉县上塘镇环城西路47弄27号 325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