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ttp://www.hksc888.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3/07/134038lgohoo585gou8qtt.jpg
搜索
查看: 586|回复: 6

[个人专辑] 赏析李盛仙君四首【兰 荷 菊 梅】

[复制链接]

9663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山水摇篮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5530
贡献
59308
金钱
8525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4-23 13: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春风秋月 于 2016-4-23 13:40 编辑

赏析李盛仙君四首【兰 荷 菊 梅】      犁夫点评

赏析李盛仙君四首【兰 荷 菊 梅】
春  兰
幽草生来剑叶长,曾沾时雨沐阳光。
丹心素萼成真色,甘露清泉育淡妆。
花茂三春王者寿,芳滋九畹国魂香。
娇妍不作华堂客,却向深山幽谷藏。
    孔子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所以,兰花所代表的就是淡泊和高雅的品质,是君子的标榜。所以都以兰花来比喻君子。 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这首七律,首联“幽草生来剑叶长,曾沾时雨沐阳光。”起句就紧紧抓住了兰花的外在特征,“剑叶长”、“沐阳光”——具有“剑胆琴心”的君子风骨。颔联“丹心素萼成真色,碧水清泉育淡妆。”写出了兰花的本质特征,丹心归真,淡妆高雅的本性。颈联“花茂三春王者寿,芳滋九畹国魂香。”描写兰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清香四溢,为国人称道,品质高洁。尾联“娇妍不作华堂客,却向深山幽谷藏。”写出了兰花的精神,不喜欢炫耀,隐藏于深山幽谷之中,这恰恰是君子的隐。“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首诗立意高远,铺陈有序,层层深入,借物抒情,物我合一。尾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读后确实令人拍案叫绝!是难得的佳作。也说明诗人深得咏物诗的要领。
夏  荷
欲赏芙蓉六月天,清新脱俗芊芊。
千层绿叶千层浪,万朵红花万朵妍。
玉立亭亭容淡淡,轻纱袅袅舞翩翩。
凌波仙子谁能比,许是骚人画上笺。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首联:“欲赏芙蓉六月天,清新脱俗丽芊芊。”交代了赏花的时间,以及花的娇美。也会使人联想到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句,起得不凡。颔联:“千层绿叶千层浪,万朵红花万朵妍。”——是从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古诗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演化而来的。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层层叠叠,清风拂过水面,它像水中的浪花一样,开出千朵万朵,鲜艳无比。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颈联:“玉立亭亭容淡淡,轻纱袅袅舞翩翩。”写出了荷花的形姿态,有了四个叠词,更加突出了形态之美,动态之美。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尾联:凌波仙子谁能比,许是骚人画上笺。淩波仙子:荷花、水仙等水养花卉的别称。 明 唐寅 《咏莲花》:“凌波仙子斗新装,七窍虚心吐异香。” 宋 黄庭坚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凌波仙子生尘韈,水上轻盈步微月。”引典自然,确实无与伦比。只能作为文人墨客入画之佳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整首诗幅画面绚烂生动。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
秋  菊
群芳凋谢尔登台,恰向霜天笑开。
映日含羞饰霞色,依篱欲舞献金杯。
秋风许写离愁句,墨客或琼玉醅。
月影轻移花影动,闻香疑是丽人来。

    菊与梅、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 二、它是斗士的象征。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三 、伤感的象征 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四、高洁品格的象征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首联:“ 群芳凋谢尔登台,恰向霜天含笑开。”首联不凡,看得出,是从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演化而来。写出了菊花的精神。颔联:“映日含羞饰霞色,依篱欲舞献金杯。”写出了菊花的娇态,也点出了花中隐士,引典无痕。颈联:“秋风许写离愁句,墨客或叼琼玉醅。”赋予伤感,有李易安“东篱把酒黄昏后”婉约风味。极具感情色彩。尾联:“月影轻移花影动,闻香疑是丽人来。”引用典故《西厢记》风弄竹声,只道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从中演化而来。自有妙处。
冬  梅
玉骨惹人怜,偏向寒冬独自妍。
疏影横斜身正直,暗香浮动意缠绵。
形高许以青松比,韵应同翠竹连。
曲曲新词卜算子,芳名列入古诗篇。
    这首诗,引用典故,演化诗句,更增加了诗歌的底蕴与内涵,读来很有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这首诗,起句不凡,首联:从人的感官入手,描写梅花高洁、淡雅,不畏风雪,凌寒盛开。颔联:描写梅花的形态之美,内在之美。它不与百花争娇艳,凌寒盛开,芬芳四溢,是报春的使者。是高隐的君子。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尾联:引典自然,不由得使人想起陆游、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名篇,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梅花的很多,说明梅花深得世人喜爱。这首七律,立意高标,构思巧妙,用词考究,韵工律稳,底蕴丰厚。实为咏梅之佳作!

喻作云先生指谬
对李盛仙君七律组诗《兰 荷 菊 梅》个别用词提出商榷的建议:
第一首,颔联的碧水与清泉有相容关系,即碧水包括清泉,不能并列。建议碧水改为玉露。
第二首,首联的“丽”与颔联的“妍”同义。最好将丽字改一下。
第三首,首联与颔联重了一个“含”字。颈联“叼” 字欠雅,建议改为“衔” 字。
第四首,颔联的疏影横斜就是指梅的枝干。因此建议起句的冰枝改为冰肌。另外颈联的“韵淡”
非褒义词,建议改为“韵雅”。以上纯属个见,提出仅供参考!

9663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山水摇篮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5530
贡献
59308
金钱
8525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11: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608

帖子

4690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78
贡献
993
金钱
1698
发表于 2016-4-25 20: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风秋月 于 2016-4-26 07:11 编辑

好诗雅评,欣赏!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6 07: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63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山水摇篮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5530
贡献
59308
金钱
8525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0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63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山水摇篮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5530
贡献
59308
金钱
8525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1: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1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