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枰匣 于 2016-5-8 07:57 编辑
母亲﹒家园 作者 陈枰匣
家,是父亲的领空母亲的耕地孩童的乐园。家园是独一无二的光盘,刻录着父亲母亲的生命之歌。今天,让我们听听母亲的歌。 一一题记 家园为什么温馨,是母亲把它捂在胸中。儿时为什么幸福,是母亲在耕耘着艰辛,我们收获着快乐。 多么怀念我们那回不去的童年时光,一切就像在昨天。往事如繁星点点,历历在目。 小时候腻在母亲身边就像是守着一炉浓郁绵柔的乳香,那是岁月在煮着母亲的淳厚甘甜和勤劳健美。那时候的母亲,两条又黑又亮的发辫随意搭在秀美的肩上。舒展的眉宇间全是和蔼,微微上扬的眼角牵着浅浅的笑意。紧绷绷的脸颊白里透红。手脚成天忙个不停。小时候,每每闻着床单被套清新的太阳香味,脑海里都会闪现出母亲一大早起来翻拆浆洗紧张忙碌的身影。那是在准备跟阳光的约会。小时候,吃着母亲做的油辣子拌的酸辣粉既过瘾又上瘾。它挠到了我们舌尖上、心底里最撩人的痒点。那种通透和惬意在我们的味觉中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还有,莫非是它赋予了我的姐妹热情欢快爽朗的好性格?我始终不明白用完全相同的材料和方法,我们怎么就做不出那么香的油辣子呢? 母亲做的最独特的美味还是要数红烧肉了。一块块小小的、整齐规则、深红晶亮。吃在嘴里,那浓浓的鲜香即刻溢满唇齿直达心胸,回味无穷。竟没有一点油腻感。这美味早已被我们收藏在了心底。 美妙的滋味记忆犹新,身心的愉悦更难以忘怀。 小时候,弟弟不知听谁说火柴头的磷可以装在火药枪里打出火花。就把家里所有火柴头都削了下来,还告诉妈妈说是被老鼠吃了。母亲笑着轻声回答说"哦,是被老鼠吃了呀,是娃儿这只大老鼠吧"。那慈爱的笑容、温柔的声音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想,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比这音容笑貌更美丽的了。不记得是哪一年家里买了一台缝纫机,我们这几个半大的孩子可兴奋了,唧唧喳喳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坐上去踩了起来,有时没掌握好节奏,齿轮正一下反一下地转,也不去想一想这样会不会损坏机器。简直把这当作一个大玩具了。我们还迫不及待去买来了裁剪书和布,直接就做起了衣服。可想而知做出来的衣服能穿吗?着实浪费了不少布,那可都是父母的血汗钱买的啊,何况家里本来就不宽裕,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心胸宽广、看淡钱财、把我们的学习锻炼成长快乐放在首要位置的慈母。不然的话,还不知道要挨多少戒尺的惩罚了。平时我们在折腾什么,母亲总是不声不响做着自己的事情,从来不干涉和责备我们。反而是我们时不时抱怨,不是说又吃这个菜就是说洗澡水太热了等等。母亲没有辩解过一次,甚至还有点歉疚。人们都说母亲唠叨,在我们家正好相反,母亲非常安静却要经常隐忍我们的唠叨和胡闹。在家里,在母亲身边,我们就是这样随心所欲,无忧无虑懵懂快乐地成长着。 家,消耗了母亲多少美好年华和青春活力。 小时候总是盼着母亲快快回家。冬日里天还没亮的早晨,我们兄弟姐妹躲在温暖的被窝里,盼着母亲下夜班买回香甜的馒头。那是带着母亲体温的馒头,吃在嘴里暖在心里。而母亲却饥寒交迫,脸和鼻子冻得红红的,手冻僵了不听使唤。要是我们当时硬塞给她吃哪怕一口该多好啊!记不清多少个黄昏,饥肠辘辘的我们盼着疲惫不堪的母亲早点收班快点回家弄饭做菜,好饱餐一顿。瑟瑟寒风中,我们盼望出门买棉花的母亲快快回家,为我们缝制暖暖的新棉衣。还有全家人穿的布鞋,那一层层碎布铺叠成的、平整厚实的鞋底上密布的针脚不知凝聚了母亲多少心血和汗水!忘不了那一年临近中秋的一天,母亲做了很多饭菜,叮嘱哥哥照顾好我们。然后捂着肚子表情痛苦、步履艰难地独自去医院生妹妹。仅仅两天,额头扎着纱巾、脸色苍白的母亲就在邻居的帮助下急匆匆赶回了家。家和我们是母亲的全部啊!现在想想多后悔!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早点懂事,为母亲分担一些困苦和忧愁呢?哪怕是端一杯水、递一块热毛巾,由此传递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安慰和快乐? 母亲为什么忧伤,是被命运抛在了他乡的寒风中。我们为什么心酸,是母亲的孤独、家的离殇。 我们长大了翅膀硬了飞了。母亲那双不再明亮的眼睛开始期盼着我们回家。就像当年外祖母期盼她回家一样。 人们都知道,在以前,女子是没有任何自主权的。自己的婚姻、未来完全由家长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天生就温柔淳朴逆来顺受的母亲就这样被决定了漂泊的命运。十多岁就被迫离开家乡,跟随父亲走南闯北历尽千辛万苦。从此,家就成了母亲心中紧紧系着的一个情结。时到如今出来已近七十年了,只回过三次家,每次都来去匆匆。前两次我们因为太小没有印象。最近的一次是在二十年前由父亲带着回去的。父亲很认真地说他要给母亲的娘家人一个交代;母亲高兴地说要让家人看到她过得很好让他们宽慰和放心。那次回家后母亲因了了一个心愿而兴奋了很久。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亲人一个个离去,家乡也越来越遥远和陌生了。心中的悲伤和思念在层层加深,以至常常独自流泪。父亲的离去更是雪上加霜,母亲失去了一生唯一的、最后的依恋。悲凉无助虚弱的母亲执着地守着父亲留下的这个空荡荡冷冰冰的家,哪儿也不肯去。她把父亲用过的小物件揣在怀里,这样就不觉得孤独。她每天独自一人漫无目的、默默地在车水马龙的街上蹒跚,这是父亲最后一次去医院走过的那条街。她这么孤独寂寞多么需要亲人的陪伴却怕给儿女增加负担。从不提生活中的困难、从不要求我们做什么,也不承认自己生病了,总是岔开话题。以至于每天去做饭的弟弟要靠"察言观色"来判断她的身体状况,要靠检查备用药来推测她哪里不舒服。前不久弟弟就发现感冒药和速效救心丸少了很多,才知道她生病了、心绞痛又发作了。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家,母亲很胆小,周围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见谁都紧张。以至于大半辈子了,即使在我们面前有时需要一点小小的帮助或有事想跟我们说,都会局促不安欲言又止。这是给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的母亲啊!对这个家无私奉献得这样彻底却那么善良柔弱拘谨!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酸的?谁能告诉我到哪里去找回母亲被夺去的自我?谁能告诉我怎样才能让母亲健康快乐、轻松自在、不再忧伤孤独? 母亲总跟我们说起外婆如何帮助流浪的人和上门乞讨者的往事。大概因为同在他乡的缘故,我就见过母亲在街上看到流浪者后赶忙回来拿棉衣和吃的送给他们。为此,哥哥出于安全的考虑还责备了她。 听邻居说,母亲不顾严寒酷暑经常一个人站在巷子口张望。她固执地认为一定会有哪个女儿冷不丁出现在视线里呢。还经常会把这个孩子给她吃的东西留给另一个孩子吃。她经常说"儿女们多辛苦啊"。 今年过年,我和妹妹都赶着春运的洪流回家了。看到我们,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搂着我们的脖子、拍拍我们的脸.、握着我们的手不愿松开。我们母女脸贴着脸心贴着心,瘦小的母亲怀里依然那样温暖。母亲的期盼是一种牵挂、一种祝福、一种深深的爱。 可是,我们对母亲的爱在哪里?什么时候,母亲那双柔嫩的、握过笔的手变得这样粗糙僵硬了?什么时候,母亲那张美丽的脸刻下了这么多的沧桑?那满头青丝怎么就浸透了霜雪?什么时候,母亲才能一扫忧伤走出阴霾?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再远行,陪在母亲身边? 2016年母亲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