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1|回复: 2

元兢声律体系的形成与流行,应当早于朝廷的试律诏令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5 00: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兢声律体系的形成与流行,应当早于朝廷的试律诏令

    唐诗的声律标准,是【考生答卷】与【考官评卷】的依据。试律纳入科考,必有定型的声律标准。由此看来,【沈宋定律】的传统说法,是错误的。

    唐朝杜佑《通典》:“永隆二年(六八一),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建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

    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诏令云:“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每经帖试,录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

    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考,主考官为刘思立,许且高中状元。沈佺期(656—715),上元三年(676)20岁第进士,垂拱元年(685)29岁,释褐为接任元兢的协律郎。其时,沈佺期26岁,还未踏入仕途,处于进士及第之后的待岗期间。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6-5-17 20: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學習,先生辛苦。

点评

谢谢站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20:59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20: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站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16: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