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26|回复: 99

律诗三要素和对仗三要素

[复制链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5-16 15: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烈烈 于 2016-5-16 15:11 编辑

      律诗三要素是指平仄(声律),押韵(韵律)和对仗。缺少一个,便不是律诗。

      平仄就是人们常说的“平平仄仄仄平平”等的格式,什么是平,文字的读音念第一,二声调的为平,什么是仄,文字念第三,四声调的为仄。押韵就是四联尾句要押同韵字,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对仗就是指中两联必须对仗,第一联和第四联可对,也可不对。

       对仗三要素是指词意,词声,词性要相对,缺少一个,便是对仗不合格。词性不仅要求词的属性要相同,而且要求词组的组词方式要相同,具体可分工(严)对和宽对。

       工对:词意要正反,如天对地,黑对白。词声要正反,也就是平对仄,仄对平。词性要同同对,也就是词的属性大类要相同,小类也要相同。

       宽对:词意不要靠得太近就行了,如天对岭,赤对白。词声一,三,五不论,词性的大类相同就行了,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举例: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李白“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都是宽对,都合格。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对仗不合格,理由是无边对不尽,意思基本雷同,落木对长江,词性不合。
       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对仗不合格,理由是:外对洲,词性不合。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16 17: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严出发,此论甚好。我们自己写诗,理应从严要求。只是对待他人,个见还是从宽些好。如古人选诗,也有半对作为律诗选入的,就是今人也多有作半对律诗的。如果我们非要说这不是律诗,则争议多多,且前人已经有半对之论了——我们不妨就继承下来吧。

点评

从严出发,此论甚好。我们自己写诗,理应从严要求。只是对待他人,个见还是从宽些好。如古人选诗,也有半对作为律诗选入的,就是今人也多有作半对律诗的。如果我们非要说这不是律诗,则争议多多,且前人已经有半对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6 23:25
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6 23: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16 22: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些诗联,看似不对,但实际是对仗的,如句中自对类。评诗时, 我们可要注意的,不然是要闹笑话的。

点评

管你用什么方法对,只要上下句对应的字,词意词声词性均对上便OK,对不上就不行,理由是不符合对仗的定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6 2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6 17:28
从严出发,此论甚好。我们自己写诗,理应从严要求。只是对待他人,个见还是从宽些好。如古人选诗,也有半对 ...

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

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6 23: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6 22:11
又有些诗联,看似不对,但实际是对仗的,如句中自对类。评诗时, 我们可要注意的,不然是要闹笑话的。:shar ...

管你用什么方法对,只要上下句对应的字,词意词声词性均对上便OK,对不上就不行,理由是不符合对仗的定义。

点评

好罢。只是添些争议或笑话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6 2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16 23: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16 23:09 编辑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6 23:00
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

对自己严些没错。如遇现代人写半对或句内对的,且他已经作为律诗发到网上了,我们该怎么评呢?——一定要说他不是律诗吗。我的观点,还是当作律诗看,只是有欠缺罢了——在评分中也已经体现了这个问题。

点评

没有必要说不是律诗,只需说:某词和某词,基本同义,或者,某词对某词,词性不合,对方自会接受改正,改不到,那就是水平问题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6 23: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贴上没看到押韵的定义吗?

点评

看到了! 律诗的押韵,韵脚与白脚的声调关系: 平韵诗,是【平与非平】 上韵诗,是【上与非上】 去韵诗,是【去与非去】 入韵诗,是【入与非入】 【平韵诗】的押韵,我们可以说成是平声与仄声; 【仄韵诗】的押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0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16 23: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6 23:03
管你用什么方法对,只要上下句对应的字,词意词声词性均对上便OK,对不上就不行,理由是不符合对仗的定义 ...

好罢。只是添些争议或笑话罢。

点评

没什么争议,不服去改律诗对仗的定义,改得过来算你对,改不过来就得照章办事。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6 2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6 23:10
好罢。只是添些争议或笑话罢。


没什么好争议的,不服去改律诗对仗的定义,改得过来算你对,改不过来就得照章办事。呵呵!

点评

呵呵。对仗有多种。....从诗词来说,王力的半对如何讲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6 2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6 23: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7 06:09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6 17:28
从严出发,此论甚好。我们自己写诗,理应从严要求。只是对待他人,个见还是从宽些好。如古人选诗,也有半对作为律诗选入的,就是今人也多有作半对律诗的。如果我们非要说这不是律诗,则争议多多,且前人已经有半对之论了——我们不妨就继承下来吧。


前人在哪?

点评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管你是伟人还是名家,这才是铁面判官的所为。否则,还要规则干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6 2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16 23: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6 23:20
没什么好争议的,不服去改律诗对仗的定义,改得过来算你对,改不过来就得照章办事。呵呵! ...

呵呵。对仗有多种。....从诗词来说,王力的半对如何讲呢?

点评

人家半对的意思是说只对到一半,还有一半没对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6 2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6 23:25
从严出发,此论甚好。我们自己写诗,理应从严要求。只是对待他人,个见还是从宽些好。如古人选诗,也有半 ...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管你是伟人还是名家,这才是铁面判官的所为。否则,还要规则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6 23:04
对自己严些没错。如遇现代人写半对或句内对的,且他已经作为律诗发到网上了,我们该怎么评呢?——一定要 ...

没有必要说不是律诗,只需说:某词和某词,基本同义,或者,某词对某词,词性不合,对方自会接受改正,改不到,那就是水平问题了。

点评

这样说倒也过得去。就象承认是律诗好。但在给分时还是要受影响的——欠缺总是存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0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6 23:26
呵呵。对仗有多种。....从诗词来说,王力的半对如何讲呢?

人家半对的意思是说只对到一半,还有一半没对到。

点评

半对理论,是承认在某些律诗中有这种现象。但我们自己写诗时, 最好是工对——至少也得宽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0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17 00: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17 00:06 编辑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6 23:38
没有必要说不是律诗,只需说:某词和某词,基本同义,或者,某词对某词,词性不合,对方自会接受改正,改 ...

这样说倒也过得去。就象承认是律诗好了。但在给分时还是要受影响的——欠缺总是存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17 00: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6 23:41
人家半对的意思是说只对到一半,还有一半没对到。

半对理论,是承认在某些律诗中有这种现象。但我们自己写诗时, 最好是工对——至少也得宽对。

点评

请你最好搞清学术观点和行业规范,学术观点可在论坛或刊物登发,但不能约束他人。规范规则是行业所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具有行业的普遍约束力。在新规范没有更改之前,都必须按原规范执行。 律诗及对仗的定义很明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0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0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7 00:05
半对理论,是承认在某些律诗中有这种现象。但我们自己写诗时, 最好是工对——至少也得宽对。 ...


      请你最好搞清学术观点和行业规范,学术观点可在论坛或刊物登发,但不能约束他人。规范规则是行业所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具有行业的普遍约束力。在新规范没有更改之前,都必须按原规范执行。

      律诗及对仗的定义很明白,并写在教科书里,对全国各界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在新定义没有公布以前,就只能按原定义去勘定。

      王力的说法只代表他个人,理不理睬取决于读者和听者。

点评

如你这般说法。又当如何理解律诗第一的黄鹤楼呢—— 其第二联可不对仗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06: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17 06: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7 00:38
请你最好搞清学术观点和行业规范,学术观点可在论坛或刊物登发,但不能约束他人。规范规则是行业所 ...

如你这般说法。又当如何理解律诗第一的黄鹤楼呢—— 其第二联可不对仗呢!

点评

古人对于律诗和对仗没有严格定义,只是一些诗家在各自人云或人云亦云。现在就不同了,不仅有了共同认识的定义,而且已进入了教科书,对全国各界有一定的约束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1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7 06: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6 23:05
楼贴上没看到押韵的定义吗?

看到了!
律诗的押韵,韵脚与白脚的声调关系:
平韵诗,是【平与非平】
上韵诗,是【上与非上】
去韵诗,是【去与非去】
入韵诗,是【入与非入】

【平韵诗】的押韵,我们可以说成是平声与仄声;
【仄韵诗】的押韵,我们不能说成是平声与仄声。

点评

现代声韵体系早已取消上去入,只分平仄,古代的声韵体系是用于研究古诗古文用的,不适合于现代诗歌的创作与评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1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7 07: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声律体系,有【沈约体】、【元兢体系】、【真空体系】三种。
楼主的观点,不知道采用的是什么声律体系。从楼主的帖子看,应该是【真空体系】。也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真空体系,不是唐朝律诗的声律体系,不知楼主是否明白。因为,依据【真空体系】,既不能解读崔颢黄鹤楼的,也不能全解唐朝试律帖的。

点评

历史是历史,现代是现代,现代的声韵体系是普通话,其它的都是方言。国家法律法规早已明确公布,你难道没上过正规大学或看过语言学的教科书吗?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1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7 07: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7 07:50 编辑

葡萄爬上葡萄架。
前【葡萄】与后【葡萄】是:词类相同,词性不同。
这是【词类】与【词性】的分别。楼主的帖子,【词类】与【词性】相互混叫了。

点评

词类是指词的分类,词性是词的属性。两个葡萄都是名词,词性是相同的。一个作主语,一个作定语,是你自己把语法与词性搞乱了,看来你得好好补语法修辞学这门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1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7 07: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7 07:55 编辑

楼主所说的【对仗不合格】,是否就是【失对】或【不对仗】的意思?假如,【对仗不合格】,就是【失对】或【不对仗】的意思,则楼主的对仗观念就错了!

点评

难道后面没说不合格的理由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1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1: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7 06:45
如你这般说法。又当如何理解律诗第一的黄鹤楼呢—— 其第二联可不对仗呢! ...

古人对于律诗和对仗没有严格定义,只是一些诗家在各自人云或人云亦云。现在就不同了,不仅有了共同认识的定义,而且已进入了教科书,对全国各界有一定的约束力。

点评

教科书,也一样有错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1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1: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7 07:46
葡萄爬上葡萄架。
前【葡萄】与后【葡萄】是:词类相同,词性不同。
这是【词类】与【词性】的分别。楼主的 ...

词类是指词的分类,词性是词的属性。两个葡萄都是名词,词性是相同的。一个作主语,一个作定语,是你自己把语法与词性搞乱了,看来你得好好补语法修辞学这门课。

点评

词类是词的分类, 词性是词的语法属性。 名词类,不等于是名词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1: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7 07:53
楼主所说的【对仗不合格】,是否就是【失对】或【不对仗】的意思?假如,【对仗不合格】,就是【失对】或【 ...

难道后面没说不合格的理由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2: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7 07:41
历史上的声律体系,有【沈约体】、【元兢体系】、【真空体系】三种。
楼主的观点,不知道采用的是什么声律 ...

历史是历史,现代是现代,现代的声韵体系是普通话,其它的都是方言。国家法律法规早已明确公布,你难道没上过正规大学或看过语言学的教科书吗?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2: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7 06:49
看到了!
律诗的押韵,韵脚与白脚的声调关系:
平韵诗,是【平与非平】

现代声韵体系早已取消上去入,只分平仄,古代的声韵体系是用于研究古诗古文用的,不适合于现代诗歌的创作与评判。

点评

先不说现代作格律词曲,现代作仄韵格律诗咋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12: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7 12: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7 12:18
现代声韵体系早已取消上去入,只分平仄,古代的声韵体系是用于研究古诗古文用的,不适合于现代诗歌的创作 ...

先不说现代作格律词曲,现代作仄韵格律诗咋办?

点评

平仄格式倒过来便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1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7 13: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7 11:56
词类是指词的分类,词性是词的属性。两个葡萄都是名词,词性是相同的。一个作主语,一个作定语,是你自己 ...

词类是词的分类,
词性是词的语法属性。
名词类,不等于是名词性!

点评

你在葡萄爬上葡萄架这句话中,之所以理解不当,正是没有搞清语法,词法的关系,甚至是将两者混淆起来。事实上,葡萄是一个固定专有名词,当作一个词看,前一个在句子充当主语,后一个作架的修饰定语,但两个的词性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14:09
NO!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7 13: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1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