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大玉佛赋 (以“天成至宝 斯民佛佑”为韵) 美仑岫玉,昭耀辽天。因地灵而润质,唯物胜而生妍。玉秀一方,汲精华于厚土;色纷七彩,凝绚丽之霞烟。夫乃堪明紫阙,岂没黄泉?国石成于盛世,韶华不负流年。 于是玉为瑞兆,宝乃天成。出岫岩而惊世,以大块而闻名。剖璞顿现丽容,华斓流艳;抚石何温秀质,灿表凝英。映斗牛于失色,泛春水而涵晶。砥砺几经,终成奇物;浑然一体,倾倒苍生。 遂慈感真,佛光至。借国宝之原石,琢天珍之重器。普陀若现,神迹可寻;佛相自成,庄严无比(1)。以虔诚而向佛,龙凤而来;唯灵性而感天,悟真昭示(2)。何言吉象于无稽,乃见佛霖之有赐。 既而金碧成形,琳琅为宝。移美苑而安身,伴青山而共老。莲灯泛彩,悬明四位之华;藻井流金,仰烁九龙之昊(3)。正尊佛祖,肃穆自生;背礼观音,至诚而祷。独有形神栩栩,巧夺天工;无双宝像莹莹,精如神造。 复夫流连其美,眷恋于斯。览绝色之湖山,亦然忘我;静禅心于佛苑,偏自成痴。光映天河星宿,地生瑶圃兰芝。佛阁摩云,数寓三十三天界;玉园纷景,人皆九千九惊奇(4)。佛宝既承天宝,心仪犹慕来仪。 尔其以第一伟岸之誉,而独厚仁乡之民。佛恩普济,紫陌同春。花摇迓客之姿,自怀静美;车接连云之路,不绝芳尘。祈和谐之隆祉,叹妙境之绝伦。身沐佛光,是缘是份;天开瑰宝,亦果亦因。 故怀素心,拜玉佛。瑞气归于景新,心尘自有风拂。清宁雪月,绽匝地青莲;自在云霞,赠万千风物。于此琉璃澄澈,乃净界空明;如斯玉彩纷呈,与檀烟蒸蔚。环黛岭而森森,隔红尘之沸沸。 嗟夫!既驻佛身,何乏天佑? 唯存向善之行,自有增祺之寿。鞍山春焕,复振辽海雄风;佛苑光生,终成钢都宏构。再兴盛世,泽惠苍生;重现祥风,创新成就。宝像生辉于乾坤,人文如玉而灵秀。 (依《平水韵》) 注解: (1) 普陀若现:玉石王背面雕的是观世音像,衬托观世音的山景随玉色而雕,完后发现其竟仿佛是普陀山的缩景。 佛相自成:鞍山玉石王为七彩斑斓之身,而佛祖、观世音面相却恰好雕在纯色玉上。 (2) 龙凤而来:玉石背面观音像旁天然形成了一龙一凤的图案。 悟真昭示:于观世音脚下鳌鱼鱼尾上部,若隐若现构成一个“真”字。 (3) 玉佛阁藻井四角悬挂四盏莲花水晶灯。其藻井金碧辉煌,顶有贴金九龙护宝图。 (4) 玉佛阁高33米,寓三十三重天之意。九千九为虚数,比喻惊奇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