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8-18 15:59 编辑
略论谢绝讨论声韵和格律 适才见一回复贴,说是本栏目谢绝讨论声韵和格律,说是本栏目定位为:鉴赏诗词作品,探讨诗词理论,谢绝讨论声韵和格律。而分类之中有诗词知识一项。有诗词作品的点评和赏析和诗论为有关诗词的理论和观点;诗词知识,为有关诗词的基础知识。 -----这里面的规定是自相矛盾的:鉴赏诗词作品,探讨诗词理论,诗词知识、点评和赏析;有关诗词的理论和观点、诗词知识,为有关诗词的基础知识;----所有这些,离得开“声韵和格律”吗? 格律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主要表现在诗句含蕴深厚,感情强烈而又隐晦,语言精炼而声调优雅等方面。这些优点是任何国家的诗歌文学无法比拟的。因为格律诗词每个音节由平仄声类交替使用,其音调跌宕起伏,显示出声音铿锵、节奏明快,读起来有明显的音乐感。 格律诗是文学艺苑中最高、最雅、最美,同时也是难度最大、语言最精、可塑性最强的一个特殊品种,曾有人直接称为“美文学”。所谓“美”,是指平仄抑扬和粘对规则形成的声调美,词意、词性的对仗美,韵脚的回环美。这是格律诗最本质的三个要素——声律(平仄)、联律(对仗)、韵律(押韵)。 诗词的创作难度在哪里?一首诗词,往往来自于创作冲动,或灵感,往往先得一句诗,而产生创作成一首诗的愿望。最难之处往往是押韵,因为韵脚字限制了诗意的发挥,其次是平仄声律,选择平仄合适的字词,第三是对仗。所以声韵和格律构成了诗的要素,诗的意境构成了诗的灵魂。诗的技艺中声韵和格律是占有几乎一半的比重。没有声韵和格律就没有诗。讨论诗词理论却回避诗词格律,是自欺欺人的作法。 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定?也许在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真正的理论探讨是不能设限的。物理学能回避牛顿力学吗?建筑学能回避美学吗?既然声韵和格律是诗词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什么不让讨论?也许是因为怕吵架。在理论版某个时期,因为辩论新韵旧韵等问题而产生了争吵。其实这是因噎废食。所以产生热烈的争吵,正说明目前诗词理论上的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问题。而一些谩骂等不文明现象的出现与此理论无关,完全是题外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有的版主滥用职权,随意谩骂并删除辩友帖而引起。管理层只要将这样的不能文明用语和滥用职权的现象制止即可。岂能将脏水和孩子一起泼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