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64|回复: 47

再次欣赏杜甫《曲江二首其二》兼谈借对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8 16: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次欣赏杜甫曲江二首 其二》兼谈借对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
诗意:每天退朝归来都要典衣买酒,到曲江边举杯畅饮,尽醉而归。即使因赊酒太多处处留有酒债也是值得的,因为人生苦短,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就不多。你看那蝴蝶时隐时现地在花丛中穿行,缓缓飞动的蜻蜓时而点着水面,多么自由自在。我要对春光说,我希望与蝴蝶、蜻蜓一同飞动赏花,即使得到片刻时间也是宝贵的,莫误时机。通篇写了作者性格的潇洒,及时行乐的思想。
体裁:近体平起首句用韵七律,押四支韵,典型的近体七律格律,首联与尾联散行,颔联与颈联对仗。其中颔联对仗最有名之处就是寻常与七十的对仗。
寻常: 汉典有三义:
1.   八尺為尋,倍尋為常。比喻狹小的地方。左傳.成公十二年:「及其亂也,諸侯貪冒,侵欲不忌,爭尋常以盡其民。」國語.周語下:「其察色也,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2.   平常、普通。唐.劉禹錫.烏衣巷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近平凡、平淡、平常、普通、通常反非常、特殊
3.   輕易。元.鄭光祖.三戰呂布.第一折:「須知呂布英豪將,怎肯尋常折半籌。」孤本元明雜劇.齊天大聖.第二折:「二郎部下為神帥,誰敢尋常起戰爭!」

    在本诗中,酒债寻常行处有,寻常是2义:“平常”的意思,是形容词(副词)。而“七十”是数词作主语:“七十(岁)是稀有的事。”之意。显然数词与形容词不能相对,或曰对的不工,这是与律诗颔联对仗的要求相违背的。但诗人为什么还要这么对呢?因为诗人这里使用了“借对”的技巧。
     借对,修辞中对仗的一种,也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的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
     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中写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 "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借音: "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进一步探讨:为什么寻常借义(量度义)就可以与数词七十相对呢?这里要追溯到一个古老名词:“互成对”。在记载了唐代一些诗词理论的《文镜秘府论》(日·空海)中记述了“二十九种对”的理论,其中:
      “第五,互成对。
  互成对者,天与地对,日与月对,麟与凤对,金与银对,台与殿对,楼与榭对。两字若上下句安之,名的名对;若两字一处用之,是名互成对,言互相成也。诗曰:“天地心间静,日月眼中明;麟凤千年贵,金银一代荣。”
  释曰:第一句之中,“天地”一处;第二句之中,“日月”一处;第三句之中,“麟凤”一处;第四句之中,“金银”一处:不在两处用之,名互成对。
  又曰:“玉钗丹翠缠,象榻金银镂;青夫丹碧度,轻雾历檐飞。”
  释曰:“丹翠”自拟,“金银”别对,各途布列,而互相成。“飞”“度”二言,并如斯例。
  又曰:“岁时伤道路,亲友念东西。”
---------有点绕。意思是:
正对(的名对):将这些能组成工对的字并成一个词,则这些词之间可以互相成对:
    例                例                          例
天-------地           天地
日-------月           日月                       天地/日月
麟---- --凤           麟凤
金------银           金银                       麟凤/金银
楼-------榭           楼榭
丹------翠           丹翠                       丹翠/金银
道------路           道路
东------西           东西                       道路/东西
岁------时           岁时
亲------友           亲友                       岁时/亲友
   意即即使麟凤(动物类)与金银(器物类)不是一个小类,也可以视为工对。
所以,寻常借义为量度单位词义之后,寻----常就成为工对(“的名对”),
而七十也是由“七”和“十”组成的互成对,所以两个“互成对”:“寻常”“七十”可以成对。
所以说王力的论述寻常能与七十相对是通过寻常借义而成的是正确的。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5
贡献
73786
金钱
9206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8 21: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6-8-18 22:22 编辑

“王力的论述寻常能与七十相对是通过寻常借义而成的是正确的。”   点赞。

点评

真的借了吗?那么,请问酒债八尺一丈六是啥意思? 其实,不仅是寻常对七十有问题,就是行处对古来也是说不过去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1 1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5
贡献
73786
金钱
9206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8 21: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海诗话》:

世传"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以为"寻常"是数,所以对"七十"。老杜诗亦不拘此说,如"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乃是以连绵字对连绵数目也。以此可见工部立意对偶处。

点评

草兄博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乃是以连绵字对连绵数目也。----吴可所论为连绵字连绵数目可对,与唐时理论有所不同。据文镜秘府论说法,有“联绵对”,是指重字对,如朝朝,夜夜,没有连绵对,可见这是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0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5
贡献
73786
金钱
9206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8 22: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杜位宅守岁】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0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8-19 02:47 编辑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8-18 21:56
《藏海诗话》:

世传"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以为"寻常"是数,所以对"七十"。老杜诗亦不拘此说 ...

草兄博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乃是以连绵字对连绵数目也。“----吴可所论为连绵字连绵数目可对,与唐时理论有所不同。据文镜秘府论说法,有“联绵对”,是指重字对,如朝朝,夜夜,没有”连绵对“称谓,可见这是宋时才有的说法。对仗理论后世有很大发展。
   按照“二十九种对”记载的说法(实际是唐元兢,皎然,崔融等人的理论摘记),"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四十/飞腾"属于“双虚实对”,即与“互成对”一样属于“当句对”范畴。
   ”以为寻常是数“,即认为寻常二字是借用了量词义(古代分小类无”量词“类,只有”数量词“,所以把量词也称为”数“),这在“二十九种对”中属于“十五,字对(即借义)”,所以对"七十"。
结果是一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0
贡献
4473
金钱
8134
发表于 2016-8-19 10: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寻常,以前的评论家包括王力教授都认为是借对,即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借长度单位指平常。本人原来也曾深信不疑,但后来细想,觉得此解不妥。最初,寻常一词是通过借义而来,但寻常作为平常的含义,已经年深日久,杜甫时代寻常即指平常,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形容词,不再视为借义了。《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婿,教妾寻常独自眠。”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辛弃疾:“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莫非都要从八尺、一丈六尺借义说起?因此,“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联,从修辞技巧来看,只有自对一格,即寻\常,七\十,扯借对,纯属画蛇添足。

点评

寻常,以前的评论家包括王力教授都认为是借对,即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借长度单位指平常。本人原来也曾深信不疑,但后来细想,觉得此解不妥。最初,寻常一词是通过借义而来,但寻常作为平常的含义,已经年深日久,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9 10: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9 10:26 编辑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8-19 10:15
寻常,以前的评论家包括王力教授都认为是借对,即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借长度单位指平常。本人原来也曾深信不疑,但后来细想,觉得此解不妥。最初,寻常一词是通过借义而来,但寻常作为平常的含义,已经年深日久,杜甫时代寻常即指平常,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形容词,不再视为借义了。《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婿,教妾寻常独自眠。”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辛弃疾:“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莫非都要从八尺、一丈六尺借义说起?因此,“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联,从修辞技巧来看,只有自对一格,即寻\常,七\十,扯借对,纯属画蛇添足。

学堂窝人,言之有理。寻常/七十,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我们曾经有机会说过,对仗的范畴越小,就越工整,现在我们将讨论对仗的范畴。诗人们对于动词副词代名词等,都没有详细的分类:形容词中,只有颜色和数目(如果把数目认为形容词的话)是自成种类的,其余也没有细分。因此,所谓对仗的范畴,差不多也就是名词的范畴。诗人们对于名词,却分得颇为详细。——王力语录

点评

不懂装懂。词性由句中功能确定。“人生七十”主语古来稀(稀少,谓语),这里七十是形容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9 1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明对景(光亮),朝对暮。搓对。针叶林怀疑搓对,此处作如何解释?

点评

本主题没讨论“搓对”。明朝/暮景----也不是搓对(错综对)。因为明/暮(时间定语)朝/景(中心名词)本就是工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0:37
搓对,也是无事生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9 10: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9 10:25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明对景(光亮),朝对暮。搓对。针叶林怀疑搓对,此处作如何解释?
...

搓对,也是无事生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9 10: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婿,教妾寻常独自眠。”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辛弃疾:“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
这些不是必须对句,不应以此怀疑杜甫的借对。

点评

所以所举例子均是按律要求对仗的颔联或颈联,举散行联是没有意义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2:06
我的意思是,众所周知的形容词,没有必要追根索源了。“这个人很寻常”,如果还从八尺还是一丈六尺说事,岂不是吃饱了撑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10: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9 10:25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明对景(光亮),朝对暮。搓对。针叶林怀疑搓对,此处作如何解释?
...

本主题没讨论“搓对”。明朝/暮景----也不是搓对(错综对)。因为明/暮(时间定语)朝/景(中心名词)本就是工对。

点评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明对景(光亮),朝对暮。搓对。针叶林怀疑搓对,此处作如何解释? 针叶林: 明朝/暮景----也不是搓对(错综对)。因为明/暮(时间定语)朝/景(中心名词) 明朝,指明天早上(或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0
贡献
4473
金钱
8134
发表于 2016-8-19 11: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9 10:28
《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婿,教妾寻常独自眠。”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 ...

我的意思是,众所周知的形容词,没有必要追根索源了。“这个人很寻常”,如果还从八尺还是一丈六尺说事,岂不是吃饱了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12: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9 10:28
《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婿,教妾寻常独自眠。”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 ...

所以所举例子均是按律要求对仗的颔联或颈联,举散行联是没有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17: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8-19 17:32 编辑

学堂窝人错在何处?
  就寻常与七十相对是否借义问题,学堂窝人说:
  杜甫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以前的评论家包括王力教授都认为是借对,即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借长度单位指平常。本人原来也曾深信不疑,但后来细想,觉得此解不妥。最初,寻常一词是通过借义而来,但寻常作为平常的含义,已经年深日久,杜甫时代寻常即指平常,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形容词,不再视为借义了。《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婿,教妾寻常独自眠。”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陌……”莫非都要从八尺、一丈六尺借义说起?因此,“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联,从修辞技巧来看,只有自对一格,即寻\常,七\十,扯借对,纯属画蛇添足。

--------据说这位曾经当过中学语文老师的,就这水平?王力何时认为是“借长度单位指平常”?在杜诗所有有关诗句中寻常只有一义:就是“平常”之义,还要什么借对?
      所谓借对只是用于与数目的对仗时,作为一种对仗技巧来用的。因为在律诗中二联对仗中,要求工对。而寻常本意是作为形容词平常来用的,而两个数字作为中心词一般看作名词词性,与形容词相对是不工的。但古有(唐代)一种对仗技巧叫“借对”,或叫“字对”,是借某字词的另一义,则可形成工对。如“寻常”的另一义是两个量词,所以本身两个字就可以形成工对(当句对),而两个数字如(七十)自然也可形成工对(七/十:工对),如此两个工对之间形成当句对(或叫互成对,双虚实对)。详细根据可见“文镜秘府论”。
    学堂窝人出于对人不对理的意识问题,为配合他人攻击王力,故意制造混乱,这种不尊重科学的态度实不可取。

点评

寻/常,七/十,本来就是互成对即自对,还要扯到借对有意思吗?“针叶林这个人太寻常”,一定要扯到针叶林身高八尺,一说一丈六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0 11:21
针叶林不论还罢,一论就漏洞百出,先看这个: ‘ 所谓借对只是用于与数目的对仗时,作为一种对仗技巧来用的。” 残春红药在, 终日子规啼。子,借“紫”的音,与红成对。是数目?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鸿,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0 10:58
学堂窝人出于对人不对理的意识问题,为配合他人攻击王力,故意制造混乱,这种不尊重科学的态度实不可取。---------- 我不同意学堂关于不是借对的观点。但更不同意针叶林一惯的棍子作风,动不动就对不同观点的人打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8: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9 18: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19 17:31
学堂窝人错在何处?
  就寻常与七十相对是否借义问题,学堂窝人说:
  杜甫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 ...

学堂窝人出于对人不对理的意识问题,为配合他人攻击王力,故意制造混乱,这种不尊重科学的态度实不可取。----------
我不同意学堂关于不是借对的观点。但更不同意针叶林一惯的棍子作风,动不动就对不同观点的人打棍子。理论本来就是百家争鸣,一言堂还会有什么真正的理论文章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9 18: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19 10:37
本主题没讨论“搓对”。明朝/暮景----也不是搓对(错综对)。因为明/暮(时间定语)朝/景(中心名词)本 ...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明对景(光亮),朝对暮。搓对。针叶林怀疑搓对,此处作如何解释?

针叶林:
明朝/暮景----也不是搓对(错综对)。因为明/暮(时间定语)朝/景(中心名词)


明朝,指明天早上(或明天);暮景,傍晚的景色(或傍晚的光亮)。明朝怎么会对暮景?用搓对,朝对暮,明对光,就对仗了。

点评

明是形容词作定语,明天早晨,暮也是时间定语:晚上的景色,哪里是搓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8: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18: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9 18:19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明对景(光亮),朝对暮。搓对。针叶林怀疑搓对,此处作如何解释?

针叶 ...

明是形容词作定语,明天早晨,暮也是时间定语:晚上的景色,哪里是搓对?

点评

明天早晨对晚上景色?早晨对景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9 18: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8-19 18:40 编辑

针叶林说:因为明/暮(时间定语)朝/景(中心名词)
-----------
这叫乱说!明,单独用,从来就不表时间,只有加“天”、“日”、“年”,才能表时间,定什么语?!暮、朝才表时间,针叶林却把朝说成什么中心语,去和景相对。“朝朝暮暮”这个成语反而不成自对!

点评

是啊,所以说明是形容词作朝的定语,明朝和暮景怎么搓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18: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9 18:33
针叶林说:因为明/暮(时间定语)朝/景(中心名词)
-----------
这叫乱说!明,单独用,从来就不表时间, ...

是啊,所以说明是形容词作朝的定语,明朝和暮景怎么搓法?胡说的是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18: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9 10:21
学堂窝人,言之有理。寻常/七十,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我们曾经有机会说过,对仗的范畴越小,就越工整,现 ...

不懂装懂。词性由句中功能确定。“人生七十”主语古来稀(稀少,谓语),这里七十是形容词?

点评

在本诗中,酒债寻常行处有,寻常是2义:“平常”的意思,是形容词(副词)。而“七十”是数词作主语:“七十(岁)是稀有的事。”之意。显然数词与形容词不能相对,或曰对的不工,这是与律诗颔联对仗的要求相违背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2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9 18: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19 18:25
明是形容词作定语,明天早晨,暮也是时间定语:晚上的景色,哪里是搓对? ...

明天早晨对晚上景色?早晨对景色?!

点评

明天,明日-----明表示次序;次日 暮景,晚景-----也是时间定语+名词 ------怎么不可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19: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8-19 19:01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9 18:45
明天早晨对晚上景色?早晨对景色?!

明天,明日-----明表示次序;次日
暮景,晚景-----也是时间定语+名词
------怎么不可对?即便早晨对景色,有何不可?

点评

早晨,时间。景色,事物。这可以对仗,那还有什么不能对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9 19: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19 19:00
明天,明日-----明表示次序;次日
暮景,晚景-----也是时间定语+名词
------怎么不可对?即便早晨对景色, ...

早晨,时间。景色,事物。这可以对仗,那还有什么不能对的?!

点评

此楼讨论借对,单贴讨论搓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9 1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19: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9 19:37
早晨,时间。景色,事物。这可以对仗,那还有什么不能对的?!

此楼讨论借对,单贴讨论搓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9 20: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9 20:41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19 18:42
不懂装懂。词性由句中功能确定。“人生七十”主语古来稀(稀少,谓语),这里七十是形容词? ...

学堂窝人,言之有理。寻常/七十,是形容词对形容词。(三羊的发言)
我们曾经有机会说过,对仗的范畴越小,就越工整,现在我们将讨论对仗的范畴。诗人们对于动词副词代名词等,都没有详细的分类:形容词中,只有颜色和数目(如果把数目认为形容词的话)是自成种类的,其余也没有细分。因此,所谓对仗的范畴,差不多也就是名词的范畴。诗人们对于名词,却分得颇为详细。——王力语录
在本诗中,酒债寻常行处有,寻常是2义:“平常”的意思,是形容词(副词)。而“七十”是数词作主语:“七十(岁)是稀有的事。”之意。显然数词与形容词不能相对,或曰对的不工,这是与律诗颔联对仗的要求相违背的。但诗人为什么还要这么对呢?因为诗人这里使用了“借对”的技巧。——针叶林的主贴

不懂装懂。词性由句中功能确定。“人生七十”主语古来稀(稀少,谓语),这里七十是形容词——针叶林的跟贴

三羊不懂,你可以教导。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三羊请教:
1、
你的【七十】是主语,你的【人生】是什么?
2、
你的【七十】是主语,上联【寻常】是什么?
3、
既然前言【七十】是主语,为何后语【人生七十】是主语?由此看来,必定主语真个前言不搭后语!
4、
【主贴】【跟帖】,究竟【谁主沉浮】?
5、
叶老删,三羊咨询一下:同一个【七十】同一个【形容】的说法,为何叶【对】羊【错】呢?
如此针胆包天岂不叫人疑为【只许叶林放火,不许三羊点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20 10: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尔反尔的活化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0
贡献
4473
金钱
8134
发表于 2016-8-20 10: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19 17:31
学堂窝人错在何处?
  就寻常与七十相对是否借义问题,学堂窝人说:
  杜甫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 ...

针叶林不论还罢,一论就漏洞百出,先看这个:
‘ 所谓借对只是用于与数目的对仗时,作为一种对仗技巧来用的。”
残春红药在,
终日子规啼。子,借“紫”的音,与红成对。是数目?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鸿,借“红”的音,与白成对。是数目?
汉苑风烟催客梦,
云臺洞穴接郊扉。汉,本指汉代,借星汉之“汉“义”,与云成对,是数目?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清,借“青”义,与白成对,是数目?

知道错在哪里吗?要不要再举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0
贡献
4473
金钱
8134
发表于 2016-8-20 11: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以前的评论家包括王力教授都认为是借对,即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借长度单位指平常。——学堂窝人

据说这位曾经当过中学语文老师的,就这水平?王力何时认为是“借长度单位指平常”?——针叶林

寻常一词,不是借八尺为寻、倍寻为常的长度单位是借什么,借数字,八十六对七十?成对?还叫借义?这里“以前的评论家”就只能是王力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0
贡献
4473
金钱
8134
发表于 2016-8-20 11: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19 17:31
学堂窝人错在何处?
  就寻常与七十相对是否借义问题,学堂窝人说:
  杜甫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 ...

寻/常,七/十,本来就是互成对即自对,还要扯到借对有意思吗?“针叶林这个人太寻常”,一定要扯到针叶林身高八尺,一说一丈六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20 19: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言之有理。寻常/七十,是形容词对形容词。(三羊的发言)
我们曾经有机会说过,对仗的范畴越小,就越工整,现在我们将讨论对仗的范畴。诗人们对于动词副词代名词等,都没有详细的分类:形容词中,只有颜色和数目(如果把数目认为形容词的话)是自成种类的,其余也没有细分。因此,所谓对仗的范畴,差不多也就是名词的范畴。诗人们对于名词,却分得颇为详细。——王力语录
在本诗中,酒债寻常行处有,寻常是2义:“平常”的意思,是形容词(副词)。而“七十”是数词作主语:“七十(岁)是稀有的事。”之意。显然数词与形容词不能相对,或曰对的不工,这是与律诗颔联对仗的要求相违背的。但诗人为什么还要这么对呢?因为诗人这里使用了“借对”的技巧。——针叶林的主贴

不懂装懂。词性由句中功能确定。“人生七十”主语古来稀(稀少,谓语),这里七十是形容词——针叶林的跟贴

三羊不懂,你可以教导。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三羊请教:
1、
你的【七十】是主语,你的【人生】是什么?
2、
你的【七十】是主语,上联【寻常】是什么?
3、
既然前言【七十】是主语,为何后语【人生七十】是主语?由此看来,必定主语真个前言不搭后语!
4、
【主贴】【跟帖】,究竟【谁主沉浮】?
5、
叶老删,三羊咨询一下:同一个【七十】同一个【形容】的说法,为何叶【对】羊【错】呢?
如此针胆包天岂不叫人疑为【只许叶林放火,不许三羊点灯】吗?

点评

七十和人生七十都可以作主语。二者并无矛盾。不知你能否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0 1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