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的对仗的基本类别和技法
在“文镜秘府论”中,空海根据唐初的文献,例如元兢诗髓脑、皎然诗议、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以及王昌龄等的著作,汇集成二十九种对法,实际多有重复。仅根据技法归成6类,其中第六类大体是不对偶的联对,包括比如“二十九总不对对”。
可见实际包含的对仗类型或技法并不是很多的。大体只有1,字对工对2,当句对3,借对,4,连绵词对法和5,错综对五种:
1,工对
一曰,的名对;(亦名正名对,亦名正对)。
六曰,异类对;非同一小类之对
十四曰,同对;同词性之小类工对
十二曰,平对;青山、绿水,此平常之对(该条无意义)
廿二曰,背体对;正反字词,工对
2,当句对技法,
廿曰,当句对;
五曰,互成对;单字当句对
廿四曰,双虚实对;
十八曰,邻近对;较宽的当句(二字词)对
3,借对技法:
十三曰,奇对;出奇而取对,故谓之奇对,似借音借义之借对,多项
十五曰,字对;借义
廿六曰,切侧对;字面工对词义宽对,浮钟/飞镜(月)属于借对技巧
十六曰,声对;借声
廿五曰,假对。借音
廿七曰,双声侧对;借声称双声词而成对,借音技巧对
廿八曰,叠韵侧对。借韵母成叠韵词而可对,借对的一种,借音
十七曰,侧对。借偏旁义对
4,重字双声叠韵联绵类双字词类对法
廿一曰,含境对;即现在所谓连绵词对
三曰,双拟对;春树春花,秋池秋日(重字对)
四曰,联绵对;看山山已峻,望水水仍清(顶真重字对)
七曰,赋体对;重字、双声、叠韵对
八曰,双声对;双声(同声母)对(与七重复)
九曰,叠韵对;叠韵(同韵母)对(与七重复)
5,错综对技法:
十九曰,交络对;错综对,
6,宽对及非对(不对偶之联对)
十曰,回文对;情亲由得意,得意遂情亲(属于一种顶真回文诗,不是对偶)
二曰,隔句对;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每比两句联)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十一曰,意对。释曰:“岁暮”“凉风”,非是属对;(不对偶)“寝兴”“白露”,罕得相酬;事意相因,文理无爽:故曰
廿三曰,偏对;不工之宽对
廿九曰,总不对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