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41|回复: 122

决定诗歌音乐性的关键因素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0 20: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16 19:37 编辑

决定诗歌音乐性的关键因素
一、         平仄。汉字具有平仄是天然属性。诗人可以适当调整平仄组合使诗词更有韵味。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平仄交替与否并非关键因素。也即符合律诗声律的具有音乐性,不符合律诗声律的如词曲和乐府,古风,同样具有音乐性。
二、         节奏。节奏是构成乐曲旋律的首要因素。诗句,无论是古诗,还是近体诗,还是现代歌曲,节奏主要是由汉语双音节单词构成的,同时要求前后形成重复。由于重复,造成节奏循环,产生一咏三叹之乐感。如古诗: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永明体:《和刘中书仙诗》年代: 南北朝作者: 沈约
清旦/发/玄洲。是暮/宿/丹丘。
昆山/西北/映。流泉/东南/流。
霓裳/拂/流电。云车/委/轻霰。
峥嵘/上/不覩。寥廓/下/无见。
近体: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狂夫」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每联节奏相同。
现代歌词:军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注意前三句与后三句节奏的一致。第七第八两句的一致。
三,押韵。由上列诗可见,无论押平声韵还是押仄声韵,有规律的押韵是所有诗歌最基本的特点,也是产生乐感最主要的因素。
  由上面的诗歌还可以发现,由节奏和押韵所产生的音乐感与字音的平仄规定无关。在近体诗中,平仄产生了声高线的有规律地起伏,加强了音乐感,使诗句朗读起来铿锵有力。但你若用任何方言来朗读,同样会有因节奏和韵律产生的乐感。这是因为声调有起伏是任何语言都具有的特点,只要句间有规律的重复,即会产生回环性的乐感。
结论:平仄会加强诗词的音乐性,但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使任何诗作产生乐感的关键因素除了诗的意境之外的技术因素是有规律的节奏重复和押韵。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9-10 20: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节奏的对仗只是节奏最基本的一个用法,越发展会越复杂,发展到词牌就是一个必然结果。而且还可以继续发展。

点评

谢谢顶贴,最好举例详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0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20: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10 20:39
节奏的对仗只是节奏最基本的一个用法,越发展会越复杂,发展到词牌就是一个必然结果。而且还可以继续发展。 ...

谢谢顶贴,最好举例详述。

点评

道理通的不需要举例也能自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0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9-10 20: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0 20:40
谢谢顶贴,最好举例详述。

道理通的不需要举例也能自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9-10 21: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盲!韵盲!乐盲!诗歌的音乐性与意境何干?

点评

我这是实事求是,你这是恼羞成怒。 再问你:诗歌的音乐性与意境何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7:35
你这是流氓语言。  发表于 2016-9-12 1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10 23: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啊:你老是弄出一些反斜扛干啥?

点评

对于将“根据字义”理解成“随意”这等汉语水平者,看懂顶楼贴也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0 2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23: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0 23:06
楼主啊:你老是弄出一些反斜扛干啥?

对于将“根据字义”理解成“随意”这等汉语水平者,看懂顶楼贴也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1 06: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除对仗联要求节奏相同外,非对仗联并不要求节奏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1 06: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点评

谢谢。关于非对仗联联这种音节点和意节点不一致的律句,朗读时意节服从于音节,即皆按两字一节的划法:池上/于今/有凤/毛(记得王力有专门论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1 0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06: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1 06:16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谢谢。关于非对仗联联这种音节点和意节点不一致的律句,朗读时意节服从于音节,即皆按两字一节的划法:池上/于今/有凤/毛(记得王力有专门论述)。

点评

王力 《诗词格律》关于三字尾节奏点移动的论述 : 律句的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 意义单位 常常是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54
谢谢。关于非对仗联联这种音节点和意节点不一致的律句,朗读时意节服从于音节,即皆按两字一节的划法:池上/于今/有凤/毛(记得王力有专门论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03:56
王力若有此说亦是错误的。 诗的音步讲究变化之美。特别强调对仗两联不能句式雷同,有人称为句式合掌。若诗人注意了避免句式合掌,而朗诵时却不顾句式变化,与合掌何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0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07: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11 07:26 编辑

关于不对称的节奏重复:
点绛唇——[清]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八声甘州_柳永

      /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 /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                                                               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      不忍/登高/临远,/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 /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 想/佳人,妆楼/颙望,
  • 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
  • 争/知我,                                                                       /栏杆/处,    /恁/凝愁!


-----
1,长短句,除去领字(),皆是律句的一部分,
2,主要部分节奏仍重复,
3,和律诗联一样存在意节与音节不一致处,如无情绪/归来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07: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双调·沉醉东风·渔父

黄芦岸//白苹/渡口,
绿柳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
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07: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邓宾子

乾坤/一/转丸,
日月/双/飞箭。

浮生/梦/一场,
世事/云/千变。

万里/玉门关,
七里/钓鱼滩。

晓日/长安/近,
秋风/蜀道/难。

休干,误杀/英雄/汉。
看看,星星/两鬓/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07: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赞歌
烽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
                侧耳/听
青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2 01: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1 06:53
谢谢。关于非对仗联联这种音节点和意节点不一致的律句,朗读时意节服从于音节,即皆按两字一节的划法:池 ...

王力若有此说亦是错误的。
诗的音步讲究变化之美。特别强调对仗两联不能句式雷同,有人称为句式合掌。若诗人注意了避免句式合掌,而朗诵时却不顾句式变化,与合掌何异?

点评

王力 《诗词格律》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第一节 诗词的节奏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语法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把节奏问题放在这里来讲.   (一)诗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06:04
王力 《诗词格律》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第一节 诗词的节奏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语法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把节奏问题放在这里来讲.   (一)诗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0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12 03: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1 06:53
谢谢。关于非对仗联联这种音节点和意节点不一致的律句,朗读时意节服从于音节,即皆按两字一节的划法:池上/于今/有凤/毛(记得王力有专门论述)。

胡说八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06: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2 01:14
王力若有此说亦是错误的。
诗的音步讲究变化之美。特别强调对仗两联不能句式雷同,有人称为句式合掌。若 ...

王力 《诗词格律》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第一节 诗词的节奏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语法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把节奏问题放在这里来讲.

  (一)诗词的一般节奏
  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具体说来, 如下表:
  三字句:
  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四字句: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字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这一个角度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基本上正确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分明[1].
  意义单位常常是和声律单位结合得很好的。所谓意义单位,一般 地说就是一个词(包括复音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介词及其宾语)、或一个句子形式。所谓声律单位,就是节奏。就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试把诗句按节奏来分开,每一个双音节奏常常是和一个双音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形式相当的。
  例如: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毛泽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
  应当指出,三字句,特别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个音节的结 合是比较密切的,同时,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以后,就成为下面的另一种情况:
  三字句:
  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试看,另一种诗句则是和上述这种节奏相适应的:
  须--晴日。(毛泽东)
  起--宏图. (毛泽东)
  雨后--复--斜阳。(毛泽东)
  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钱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 (白居易)
实际上,五字句和七字句都可以分为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为四三,这是符合大多数情况的。但是,节奏单 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这个方式来概括的。例如有所谓折腰句,按语法结构是三一三。陆游《秋晚 登城北门》:"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如果分为两半,那就只能分成三四,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个七字句如果要采用两分法,就只能分成二五("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 《七律。赠柳亚子先生》"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个七字句也只能分成二五("风物--长宜放眼量"),而不能分成四三。还有更特殊 的情况. 例如王维《送严秀才入蜀》"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李白《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临青塞"、"临万户"、"随平野"、 "向白云"、"傍九霄"、"入大荒",都是动宾结构作状语用,它们的作用等于一个介词结构,按二三分开是不合于语法结构的。又如 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按节奏单位应该分为二三或二二一,但按语法结构则应分为一四("名--岂文章着, 官--应老病休"),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杜甫《宿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按语法结 构应该分成五二("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王维《山居》"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四一("鹤巢松树--徧,人访荜?-稀")。元稹《遣行》"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按语法结构也应该分成四一("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这种结构是违反诗词节奏三字尾的情况的。
  在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 结构。事实上,诗人们也是这样解决了矛盾的。
  当诗人们吟哦的时候,仍旧按照三字尾的节奏来吟哦,但并不改 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
  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我们把常例 和变例区别开来,节奏的问题也就看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06: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2 01:14
王力若有此说亦是错误的。
诗的音步讲究变化之美。特别强调对仗两联不能句式雷同,有人称为句式合掌。若 ...

王力 《诗词格律》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第一节 诗词的节奏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语法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把节奏问题放在这里来讲.

  (一)诗词的一般节奏
  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具体说来, 如下表:
  三字句:
  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四字句: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字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这一个角度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基本上正确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分明[1].
  意义单位常常是和声律单位结合得很好的。所谓意义单位,一般 地说就是一个词(包括复音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介词及其宾语)、或一个句子形式。所谓声律单位,就是节奏。就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试把诗句按节奏来分开,每一个双音节奏常常是和一个双音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形式相当的。
  例如: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毛泽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
  应当指出,三字句,特别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个音节的结 合是比较密切的,同时,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以后,就成为下面的另一种情况:
  三字句:
  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试看,另一种诗句则是和上述这种节奏相适应的:
  须--晴日。(毛泽东)
  起--宏图. (毛泽东)
  雨后--复--斜阳。(毛泽东)
  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钱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 (白居易)
实际上,五字句和七字句都可以分为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为四三,这是符合大多数情况的。但是,节奏单 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这个方式来概括的。例如有所谓折腰句,按语法结构是三一三。陆游《秋晚 登城北门》:"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如果分为两半,那就只能分成三四,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个七字句如果要采用两分法,就只能分成二五("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 《七律。赠柳亚子先生》"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个七字句也只能分成二五("风物--长宜放眼量"),而不能分成四三。还有更特殊 的情况. 例如王维《送严秀才入蜀》"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李白《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临青塞"、"临万户"、"随平野"、 "向白云"、"傍九霄"、"入大荒",都是动宾结构作状语用,它们的作用等于一个介词结构,按二三分开是不合于语法结构的。又如 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按节奏单位应该分为二三或二二一,但按语法结构则应分为一四("名--岂文章着, 官--应老病休"),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杜甫《宿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按语法结 构应该分成五二("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王维《山居》"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四一("鹤巢松树--徧,人访荜?-稀")。元稹《遣行》"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按语法结构也应该分成四一("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这种结构是违反诗词节奏三字尾的情况的。
  在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 结构。事实上,诗人们也是这样解决了矛盾的。
  当诗人们吟哦的时候,仍旧按照三字尾的节奏来吟哦,但并不改 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
  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我们把常例 和变例区别开来,节奏的问题也就看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2 15: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引文看不出五言后三字都需按21停顿。

点评

王力的说法,纯属胡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2 15: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字句都按222作节奏的话,那,怎敌/他晚/来风/急,则猫屁不通。

点评

这里谈的是律诗的律句。你这句:“怎敌他//晚来/风急”不是律句。是三/四 结构的词句,该词句是由一个“三字句”加一个“四字句”构成的,应分别按照王力的“三字句”和“四字句”做出语法结构分析和节奏划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12 15: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2 15:10
所引文看不出五言后三字都需按21停顿。

王力的说法,纯属胡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2 15: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并不改 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
王力在此表明是12就12,是21就21,应按语法结构,不能迁就三字尾的固定读法。

点评

五言诗句,分为两句,上二下三(沈约节奏理论)。 五言近体诗的节奏,是2——3节奏, 既不是2——12节奏,也不是2——21节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12 15: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2 15:31
但并不改 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
王力在此表明是12就12,是21就21,应按语法结构,不能迁就三字尾的固 ...

五言诗句,分为两句,上二下三(沈约节奏理论)。

五言近体诗的节奏,是2——3节奏,
既不是2——12节奏,也不是2——21节奏

点评

这又是瞎说了,古人称221句式称解镫句,称21工句式为撷腰句,两对仗联不宜犯同类句式连用。不要把王力的鸡毛当今箭。二三是粗分,三再细分为二.一和一二两种,。这是入门知识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7:26
这个太绝对了,五言分两个节点,诵读起来仓促。如:细草/微风/岸,是不是就舒展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2 15: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五不论实是瞎说,没一个谱将第五字定为中。

中平仄仄平平仄,若第五字为仄,王力称之小拗句,而小拗句绝大多数是在下句要救的。杜甫五律102句小拗句,100句在下句救了的。
中仄平平平仄平,属两平夹一仄的拗句,只宜在上句为拗句或本句为孤平才来个拗救使用。非此不宜使用。
,其它两个句式将造成三平尾和三仄尾,更不宜不论。

点评

135不论,246分明。没有错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12 15: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2 15:46
一三五不论实是瞎说,没一个谱将第五字定为中。

中平仄仄平平仄,若第五字为仄,王力称之小拗句,而小拗句 ...

135不论,246分明。没有错误。

点评

这是哄小学生的。  发表于 2016-9-12 1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1

帖子

3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1
贡献
90
金钱
112
发表于 2016-9-12 15: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5:42
五言诗句,分为两句,上二下三(沈约节奏理论)。

五言近体诗的节奏,是2——3节奏,

这个太绝对了,五言分两个节点,诵读起来仓促。如:细草/微风/岸,是不是就舒展了?

点评

沈约的节奏理论,一点也不错! 细草——微风—岸 【草/微】之间停顿,大于【风/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12 15: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2 15:56 编辑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5:48
这个太绝对了,五言分两个节点,诵读起来仓促。如:细草/微风/岸,是不是就舒展了? ...

沈约的节奏理论,一点也不错!

细草——微风—岸

【草/微】之间停顿,大于【风/岸】。同理:
举杯——邀—明月

【杯/邀】之间的停顿,要大于【邀/明】。

点评

有点意思了,所以分节点,要看词意,不能硬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5: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1 06:53
谢谢。关于非对仗联联这种音节点和意节点不一致的律句,朗读时意节服从于音节,即皆按两字一节的划法:池 ...

王力 《诗词格律》关于三字尾节奏点移动的论述 :
      律句的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
      意义单位 常常是和 声律单位 结合得很好的。
      应当指出,三字句,特别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个音节的结合是比较密切的,同时,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以后,就成为下面的另一种情况:最后2个字是一个节奏单位。
五字句和七字句都可以分为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为四三,这是符合大多数情况的。但是,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这个方式来概括的。 按节奏单位应该分为二三或二二一,但按语法结构则应分为一四("名--岂文章着, 官--应老病休"),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在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结构。 当诗人们吟哦的时候,仍旧按照三字尾的节奏来吟哦,但并不改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
  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
---------------------------------------------------
欲知/世掌//丝纶/美,
池上/于今//有/凤毛。
----该联两个三字尾语法结构不一致,但朗读时节奏单位仍然是:
欲知/世掌/丝纶/美,
池上/于今/有凤/毛。
而取得上下两句节奏一致,并形成重复。

点评

王力如此说法,是胡来! 王力 《诗词格律》关于三字尾节奏点移动的论述 : 律句的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12 15: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2 16:01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2 15:54
王力 《诗词格律》关于三字尾节奏点移动的论述 :
      律句的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 ...

王力如此说法,是胡来!因为【意义单位】和【声律单位】,二者都构不成语言节奏。一般说来,节奏可以用快节奏、慢节奏来表述。
【意义单位】和【声律单位】,或【意义】和【声律】,是不能用快慢来表述的!



王力 《诗词格律》关于三字尾节奏点移动的论述 :
      律句的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
      意义单位 常常是和 声律单位 结合得很好的。--------------------------------------------------------------




点评

音节划分怎能如此机械?诗句是由同声双音节交替构成,中或尾添一单音节而也。如:平平/仄仄/平,及平平/平/仄仄。王力如此说等同无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6: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12 16:03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2 15:13
七字句都按222作节奏的话,那,怎敌/他晚/来风/急,则猫屁不通。

这里谈的是律诗的律句。你这句:“怎敌他//晚来/风急”不是律句。是三/四 结构的词句,该词句是由一个“三字句”加一个“四字句”构成的,应分别按照王力的“三字句”和“四字句”做出语法结构分析和节奏划分。
   另外请“潭州雨梦”说话文明点。这里显然是你混淆了律句和非律句的界线,所以造成“猫屁不通”的原因是你自己。

点评

诗有诗律,词有词律,不然讨论诗词格律作甚?未听说词律句为非律句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7:14
三四词句怎不是律句,所以定为三四字句也是因辞义划分的。  发表于 2016-9-12 17: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