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我上了一阵网
上世纪末,就像历史上不少的世纪之末一样,充满着各种恐怖的预言。比如地球的毁灭,还有计算机“千年虫” (Y2K)问题。后者据说如果处理不好,核电站会爆炸,银行存款会大乱,飞机会坠毁。1998年底的一天,我匆匆飞到上海,接受了几句话的指示,看了两份保密的文件,当天又匆匆地飞回来。接着就普查、联系,各个厂家的解决方案报价很快汇齐,累计百余万元。然而,我无法停止自己的思考。
这时,各个著名的计算机或电子类公司无一例外地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了其产品的Y2K状况与解决方案。机场的系统、设备不少,相关资料浩如烟海。网站上的Y2K白皮书,促销的作用无疑要超过技术的意义。各家对Y2K的具体表现等关键问题往往语焉不详,闪烁其辞,我们只能靠只言片语去揣摩。为探明究竟,我们抓住对机场安全影响最大也是解决费用最高的一个系统,根据网站提供的通讯地址,开始与远在北欧的这家公司联系。给部门经理的邮件发出去10多天了,如泥牛如海,没有消息;干脆直接发总裁,很快就几乎同时收到了总裁与部门经理的回音。总裁说已交代部门经理,部门经理说已接到总裁指令,保证24小时内给予答复。果然,第二天就收到比较详尽的解释。对于第一封邮件的拖延回复,部门经理解释是因在某地办展览,无暇顾及,深致歉意云云。我想,可能他考虑更多的是眼前的利润,能拖就拖,多挣一笔算一笔,说穿了还哪里挣钱?总裁却不能不考虑公司的信誉,面对客户提出的具体问题,没有理由拒绝回答。通过邮件沟通,对各系统的问题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测试,就形成自己的解决对策。最后一算,才花去一万余元。
《皇帝的新衣》是北欧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很多所谓的“Y2K虫”,就像那个皇帝身上的“新衣”一样,其实是不存在的。但是,若没有互联网的帮助,我们也只能望“虫”兴叹,“无奈小虫何”──除非掏钱。
(20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