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0 18:11 编辑
金筑子怎么了? 在理论版上,我发了个主贴《略指孤平他救之谬》,我与孤平他救的作者潭州雨梦相谈甚欢,相互间没有一句攻击之言。然该版副版主金筑子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发了许多无名火。我将他的这些言论集中一下,发给大家看看,金筑子怎么了?难道这理论版是他花钱买断的?如是,我可以随时走人。 金筑子:一直以来,我对这位晓风轻送先生的话总是莫名其妙!他很喜欢说,好像什么都懂,但又不知他倒底想说什么!他除了纠缠着吟者评他的诗这一点很明确外,其余的发言真不知他要表达什么?! 晓风轻送:老金,没看明白吗。“对于孤平他救论,我也不接受,是因为这个他救的次序乱了。从认识上讲,是先有问题,再来解决的吧。哪里有问题还没有出现,就开始解决的?——是未病先治才治出病来的吗?呵呵。这既不值得效仿,更不能让人接受。”——这难道不是观点。 在回答雨梦的孤平他救时,我有下面的回答: 晓风轻送:近体诗为出句仄收(首句押韵除外),对句平收。这是句式按排的规定。又关于孤平,我的观点非常明确,当作例外解释即可,不须再作其它的解释……。 以下是金筑子开始的攻击之言 金筑子:对句平收。-----对句叫平收??? 晓风轻送:近体诗的对句难道不是平收?——不平收,如何押平声韵啊。当然,也有仄收——押仄韵的。但不多。老金何时也学会偷换概念了。对句平收,怎么在你那里就成对句叫平收了。这可是你下的定义? 金筑子:对于起句,才有仄收、平收之说。 晓风轻送:呵呵。律诗句型,就有说明。不须多说了。 金筑子:谁的说明?你的? 晓风轻送:建议你买本诗词格律看看吧。你过去看过,但年纪大了,可能忘了,这也不奇怪的。 金筑子:举出来,谁的? 晓风轻送:呵呵。诗词曲格律纲要,涂宗涛的,内容其实与王力的差不多。仄收句型(两种基本句型):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收句型(两种基本句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五言律句,基本句型就这四种吧。 金筑子:你就看过这本书吗?可是你没看懂!这是指律诗起句。 我不是盯住你不放,我是看不惯你自己一知半解却总是把自己打扮得无所不知一付教训别人的姿态! 你说切韵是长安洛阳音,胡乱忽悠还自鸣得意!切韵是长安音还是洛阳音,音韵学家有两派,一派认为是长安音,一派认为是洛阳音。而没有人认为切韵是长安洛阳音! 晓风轻送:乱弹琴!老金真的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型,只是指律诗起句?——老金你自己想出书,也要等你出书有人买了再说吧。这种话说的出来,也不怕论坛里的其他人笑话! 呵呵。切韵到底是长安音,还是洛阳音,有人解释过,相距不远,音近。就你行?我不行,难道就不能按人家说的来讲!真有你的。你有你懂的,但不能因我指出你的错误过,就永远不能放开?做个版主,这点肚量都没有,哪行啊。你说是不是? 金筑子:理论版不是半瓶醋(何况你还只有几滴)就可以来隨便忽悠的! 晓风轻送:我何时忽悠了。我的主贴都在。随便哪篇你都可以反驳的吧。等你有能力驳倒我了,再说不迟!不要以为我曾指出过你的错误,就是你的敌人。我是谁对支持谁,在理论上没有朋友和敌人,是以理服人的。请你不要随便树敌,随便树敌便为不知!大家都看着,我让人笑话还行,你让人笑话可不好! 其它网友(对金筑子说):金筑子你这种出口伤人的话少说为佳。你真的不如“晓风轻送”会说话,学着点吧! 晓风轻送(对网友说):我所有的主贴和跟贴都在,北山也知道,我曾调和矛盾,想不到老金是这样的一个人,出言如此刻薄。半瓶醋不能在这里,那他的古今混押算几滴醋啊…………真是无言了。什么风度。就因为指出过古今混用的错误,就怀恨在心,出此刻薄之言,实替他不值。哪有理论不能让人驳的。随便就驳倒的,那还叫理论吗?谬论吧!近八十岁的老人——应该有点涵养的,想不到………… 金筑子(对网友):理论知识是过硬的,不是谁会说话它就倒向谁!我不知他指出过我的什么错误!请他再指出来!一个人认为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这个人就是一个二百五! 金筑子:你倒是可以论一下:什么叫今、什么叫古,今古什么叫混用、什么叫不混用?你不要学针叶林只会骂,只会说不准今古混用!你什么时候能用自己的脑筋去想想为什么,你就不至于如此颠三倒四了! 晓风轻送:我反正看过那一首诗,花与滑押,总没冤枉你吧。又:我何时骂过人。我所有的主贴跟贴都在,你可找啊。是你出言刻薄,我并没有反击!事情闹大,对你的脸面也不好! 金筑子:首先问你:今音滑是平声还是仄声?这个你该知道吧?那你说既然是平声为什么不能用来押韵?! 晓风轻送:既然按今音押花与滑,就不能在其它的字上,用古音来解释。对这个问题,你最好不要再纠緾了,纠緾下去,你会让他人笑话的。 金筑子:你无言以对就想逃之夭夭?你既然来了,就别想遛之大吉! 问你:宋人对于唐,有没有今音?宋人的今音就是词韵!假设你作为宋人,你押词韵,是不是犯今古混押?! 晓风轻送:呵呵。我的诗词注明词韵,大家都认同的,这不是由你来定的。
又用韵上,用何韵,也只是个解释平仄或押韵的工具吧。但你不能同时用两部韵书来解释。 金筑子:不问你的东东大家是否赞同,这不是理论。你既然要来理论别人,别人就会理论你:宋人为什么就可以用宋时代的今音押韵而不是混押,二十一世纪的人用自己时代的今音就是混押?! 晓风轻送:宋时用那时的音押,可没有在平仄上乱来!而你那首诗,却是乱了。你不能同时用两部韵书来解释。 金筑子:那来的两部韵书?你编的?!我在平仄上哪一个字不合唐平仄?何处乱来了?! 晓风轻送:你原那首诗,要我去网翻出来吗?我还提出,既然花与滑押,那也只能用今音了,防字当改,不然三平尾了。其实改个字不是难事,用旧韵的,偶而用下今音有什么不可?只要改过就好了。 金筑子:你这方面的知识太浅,等你有所提高了再说吧! 晓风轻送:老金,你这么喜欢网上开骂啊。难道一天不骂难过吗?!你今天吃错药了吗?!总是出言刻薄!象一个近八十岁老人该讲的话吗?! 附:老金的大雾诗:(在360百科中找出) 一种与老干体有同工之妙的律诗体,特点是不同音系混押,其如兰州话与闽南话同用于一首诗中。因其代表作名为“大雾诗”而得名。 其诗曰: 天女下凡抛白纱,满城不见夜繁华。 玻璃对吻冰霜脸,灯火迷茫寒冷家。 宠物出门披马挂,司机上路防车滑。 耐心等待近中午,又是冬开二月花。 这首诗,大家一看便知,若按今音,则防字须改;若按旧韵,则滑字须改。哎。理论理论,有理而论。哪想到一个副版主会是这样的。就仅仅因为我指出“防”字当改,就该被他所恨吗?!真是无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