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00|回复: 58

推荐一种屏间面对学术批评的态度

[复制链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9-19 01: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不会读平水韵 于 2016-9-19 11:36 编辑

推荐一种屏间面对学术批评的态度

注意到屏间切磋交流时有人受不得半点批评,一批评就蹦高、出言不逊甚或骂人,甚为不解。看到学堂窝人先生屏间笑纳批评的态度,不禁肃然起敬,特此推荐,以飧诗友。 请看这段交流实况:

学堂窝人先生在“仄仄平平平”下临帖点评说:
“三平尾未成为禁忌之前,古人三仄尾下句用三平尾,估计是为了救。但是,某人左脚有些毛病,再把他右脚弄坏;右眼失明,干脆把他左眼也弄瞎使之对称,是救呢,还是使之病得更严重?”

言哉先生点评学堂窝人该帖: 只能给零分了。

(以下是笔者与言哉先生的对话)
笔者:零分算是便宜他了。不懂拗救之法本是一种调声术,应给负分才是。

言哉:他那个比喻本质上就不符合拗救的调声术。给负分,,可以考虑

笔者:考虑到学堂先生的人民教师身份,可以给他负5分,不宜负太多吧?

言哉:我也不知道他是教什么的,反正他不会有格律诗教育证书。声律他不懂,诗词他写的很差,没得说了。

笔者:呵呵,看我们这么说,学堂先生大概不高兴了,刚刚发个主帖(指学堂新作“拗救理论之我见”),可惜越解释越不成体统了哦~

言哉:他不具备搞理论的能力。

笔者:
慢说是他,各大真伪诗词中央要员中又有几个真懂诗词理论的呀?食古不化,照本宣科罢了。
不谙律句音乐美,不敢吟咏真性情,不知追求味外味,现在整个诗词界都是外行领导内行啊~
滑稽的是,学堂窝人、知味堡人均曾在中诗词百家论坛做过首版,难怪诗词理论如此不济呀!

小山羊先生插话:理论版,外行任斑竹的确是悲哀,尤其是首席斑竹!

学堂窝人先生回话:哪会不高兴呢……

我等众人对学堂窝人先生的学术批评显然是友善而又比较严厉的,话虽不重,可也不算太轻,学堂窝人先生却能一笑置之,这种对待学术批评的态度的确值得大家学习。若是人人都能如此虚心接受学术批评,这个版块的学术氛围能不好吗?


赞学堂窝人先生
学问由来不厌多,堂前数秩竟蹉跎。
窝心未必真无量,人事何妨任尔说。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0
贡献
4473
金钱
8134
发表于 2016-9-19 10: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挨了抨击不生气,受了表彰不得意,是非自有众人评,声嘶力竭顶个屁!

点评

看来这帖还是具有一定正能量的,那个针某某今天一直比较消停,学堂先生的表率作用功不可没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13:29
主帖中又补了几句赞语,未知学堂先生可喜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12:20
哈,先生这几句似有所指呢,小心那位反唇相讥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1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19 10:33
挨了抨击不生气,受了表彰不得意,是非自有众人评,声嘶力竭顶个屁! ...

哈,先生这几句似有所指呢,小心那位反唇相讥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9-19 12:0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先生主要精力用于诗,于理论上不太较真,故在理论版有好心态,任何争论抨击哈哈一笑了之。

点评

无论如何,若是大家都能有这种心态,屏间切磋交流就会减少很多口水,学术氛围也会越来越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13: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2: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19 10:33
挨了抨击不生气,受了表彰不得意,是非自有众人评,声嘶力竭顶个屁! ...

主帖中又补了几句赞语,未知学堂先生可喜欢?

点评

公短婆长理太多,反教作者感蹉跎。 行舟能绕礁石过,有话留登彼岸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1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3: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12:02
学堂先生主要精力用于诗,于理论上不太较真,故在理论版有好心态,任何争论抨击哈哈一笑了之。 ...

无论如何,若是大家都能有这种心态,屏间切磋交流就会减少很多口水,学术氛围也会越来越浓。

点评

你说的对,学界很多学者争论起来很激烈,但仍能保持很好的友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13: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9-19 13:2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19 13:04
无论如何,若是大家都能有这种心态,屏间切磋交流就会减少很多口水,学术氛围也会越来越浓。 ...

你说的对,学界很多学者争论起来很激烈,但仍能保持很好的友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3: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19 10:33
挨了抨击不生气,受了表彰不得意,是非自有众人评,声嘶力竭顶个屁! ...

看来这帖还是具有一定正能量的,那个针某某今天一直比较消停,学堂先生的表率作用功不可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0
贡献
4473
金钱
8134
发表于 2016-9-19 13: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19 12:20
主帖中又补了几句赞语,未知学堂先生可喜欢?

公短婆长理太多,反教作者感蹉跎。
行舟能绕礁石过,有话留登彼岸说。

点评

学堂先生的老干体蛮油的,学一个: 哭诗 莫道九州学子多,谁人岁月不蹉跎。 熬成平水桥头客,始可纸间胡乱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14: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4: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不会读平水韵 于 2016-9-19 14:10 编辑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19 13:30
公短婆长理太多,反教作者感蹉跎。
行舟能绕礁石过,有话留登彼岸说。

学堂先生的老干体蛮油的,学一个:
哭诗
莫道九州学子多,谁人岁月不蹉跎。
熬成平水桥头客,始效乃师胡乱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9-19 15: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左瞎右瘸的比喻太吓人,窝人原来是黑旋风。

点评

学堂窝人并非始作俑者,印象中屏间交流时好像有人说,首倡者是启功先生。学堂窝人在诗词学术上最大的毛病就是唯书、唯上,缺乏主见,这就断无学术了。无论如何,此说与他的前百家论坛首版身份是极不相称的。不过,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1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0
贡献
4473
金钱
8134
发表于 2016-9-19 17: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楼主发此帖真正的用意,我是明白的

点评

未必。我在6楼是这样回复北山的: “无论如何,若是大家都能有这种心态,屏间切磋交流就会减少很多口水,学术氛围也会越来越浓。” 你知道为什么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9-19 18:3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左瞎右瘸比喻拗救不合适,拗救其实象走平衡木,身往左边倾,胳膊往右边倾去平衡身体。律是调声术,不是法律。

点评

正面来看,北山先生的比喻也行。大拗对句第三字或第五字用平救,三仄尾用三平尾救,这样解释也通。 但是,为什么不禁忌三仄尾而要禁忌三平尾,平平仄平仄的对句为什么不是仄仄平仄平而是仄仄仄平平?野火烧不尽对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19: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0
贡献
4473
金钱
8134
发表于 2016-9-19 1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18:32
左瞎右瘸比喻拗救不合适,拗救其实象走平衡木,身往左边倾,胳膊往右边倾去平衡身体。律是调声术,不是法律 ...

正面来看,北山先生的比喻也行。大拗对句第三字或第五字用平救,三仄尾用三平尾救,这样解释也通。
但是,为什么不禁忌三仄尾而要禁忌三平尾,平平仄平仄的对句为什么不是仄仄平仄平而是仄仄仄平平?野火烧不尽对句为什么不是春风唤重生?

点评

为什么不禁忌三仄尾而要禁忌三平尾,平平仄平仄的对句为什么不是仄仄平仄平而是仄仄仄平平? …… 有人想看,那就答一下,仄有三声,故三仄仍是变化的,平只一声,三平不变化,显得呆板,平平仄平仄是拗句,下句归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1:10
不懂了吧?坐看北山怎么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9: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19 15:27
就是左瞎右瘸的比喻太吓人,窝人原来是黑旋风。

学堂窝人并非始作俑者,印象中屏间交流时好像有人说,首倡者是启功先生。学堂窝人在诗词学术上最大的毛病就是唯书、唯上,缺乏主见,这就断无学术了。无论如何,此说与他的前百家论坛首版身份是极不相称的。不过,学堂窝人接受学术批评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点评

学堂窝人并非始作俑者,印象中屏间交流时好像有人说,首倡者是启功先生。学堂窝人在诗词学术上最大的毛病就是唯书、唯上,缺乏主见,这就断无学术了。无论如何,此说与他的前百家论坛首版身份是极不相称的。不过,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9-19 20: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19 19:12
正面来看,北山先生的比喻也行。大拗对句第三字或第五字用平救,三仄尾用三平尾救,这样解释也通。
但是 ...

不懂了吧?亏楼主还说你是前什么版的。。坐看北山怎么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9-19 21:1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19 19:12
正面来看,北山先生的比喻也行。大拗对句第三字或第五字用平救,三仄尾用三平尾救,这样解释也通。
但是 ...

为什么不禁忌三仄尾而要禁忌三平尾,平平仄平仄的对句为什么不是仄仄平仄平而是仄仄仄平平?
……
有人想看,那就答一下,仄有三声,故三仄仍是变化的,平只一声,三平不变化,显得呆板,平平仄平仄是拗句,下句归于正格是律法,故对以仄仄仄平平。

点评

为什么不禁忌三仄尾而要禁忌三平尾,平平仄平仄的对句为什么不是仄仄平仄平而是仄仄仄平平? …… 有人想看,那就答一下,仄有三声,故三仄仍是变化的,平只一声,三平不变化,显得呆板,平平仄平仄是拗句,下句归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2:44
北山先生所答,不大令人满意: 1、仄有三声,故三仄仍是变化的,平只一声,三平不变化,显得呆板。 星临万户动, 月傍九宵多。(万户动,声调变化了没有?) 2、平平仄平仄是拗句,下句归于正格是律法,故对以仄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2:23
照你这么说,用平平平仄平这多没有变化的字去救别人,不是以病救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9 21: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9-19 21:33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21:10
为什么不禁忌三仄尾而要禁忌三平尾,平平仄平仄的对句为什么不是仄仄平仄平而是仄仄仄平平?
……
有人想 ...

照你这么说,用平平平仄平这多没有变化的字去救别人,不是以病救无病?!

点评

上句仄声多,下句用平声多来救,老金的思维要让针叶林来救,不能找三羊救,否则越救越“拉帮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9-19 21:3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19 21:27
照你这么说,用平平平仄平这多没有变化的字去救别人,不是以病救病?!
...

上句仄声多,下句用平声多来救,老金的思维要让针叶林来救,不能找三羊救,否则越救越“拉帮套”。

点评

灌水斑竹水说话厉害!有话柄权,就是好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2:48
上句五个仄声三个不同,无病!下句平平平仄平则是没有变化,有病。那么,不是有病去救无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9-19 21: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想说点什么,发现筑子说了类似的话。。。还是用三平尾救三仄尾来问问题比较有力,虽然清浊之别不如上去入之间区别大,但能够用来救别人的自身必有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9 21: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21:32
上句仄声多,下句用平声多来救,老金的思维要让针叶林来救,不能找三羊救,否则越救越“拉帮套”。 ...

上句五个仄声三个不同,无病!下句平平平仄平则是没有变化,有病。那么,不是有病去救无病?!

点评

谁说过拗句是病句?王力,启动,涂宗涛还是赵执信董文焕,有根据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9-19 21: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仄仄平仄平为什么不能用来救平平仄平仄,北山只是说了点套话,并没有涉及律理。虽然答案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9-19 21:4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19 21:36
上句五个仄声三个不同,无病!下句平平平仄平则是没有变化,有病。那么,不是有病去救无病?!
...

谁说过拗句是病句?王力,启动,涂宗涛还是赵执信董文焕,有根据吗?

点评

赵执信、王力都说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2:49
没有人说是病句呀?说的不是声病吗?是声病而不是生病,也不是身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9 21: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21:47
谁说过拗句是病句?王力,启动,涂宗涛还是赵执信董文焕,有根据吗?

没有人说是病句呀?说的不是声病吗?是声病而不是生病,也不是身病!

点评

也没见有人说过不合平仄正格的就是有声病,古人按律句,拗句,古风句,这么划分,说什么有病无病,概念错误,危言耸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2:11
金筑子又胡搅。声病是指沈约八病,近体诗哪里还讲声病?若不合诗律叫病句,那么古风全是“病句”组成的吗?真真可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9 22: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19 21:56
没有人说是病句呀?说的不是声病吗?是声病而不是生病,也不是身病!

金筑子又胡搅。声病是指沈约八病,近体诗哪里还讲声病?若不合诗律叫病句,那么古风全是“病句”组成的吗?真真可笑~~~

点评

王力说病,不会比王力的化身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9-19 22:1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19 21:56
没有人说是病句呀?说的不是声病吗?是声病而不是生病,也不是身病!

也没见有人说过不合平仄正格的就是有声病,古人按律句,拗句,古风句,这么划分,说什么有病无病,概念错误,危言耸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0
贡献
4473
金钱
8134
发表于 2016-9-19 22: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堂窝人 于 2016-9-19 22:38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21:10
为什么不禁忌三仄尾而要禁忌三平尾,平平仄平仄的对句为什么不是仄仄平仄平而是仄仄仄平平?
……
有人想 ...

北山先生所答,不大令人满意:
1、仄有三声,故三仄仍是变化的,平只一声,三平不变化,显得呆板。
星临万户动,
月傍九宵多。(万户动,声调变化了没有?)

2、平平仄平仄是拗句,下句归于正格是律法,故对以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按你的平衡理论,就应该是对应仄仄平仄平,野火烧不尽就应该用春风唤重生才对。你的“律法”与平衡、调声术不是矛盾吗?

点评

1,星临万户动只是个特例,比如我说寺庙前没卖猪羊的,是因和尚只吃素,学堂先生就举花和尚鲁智深来反驳。 2,平平仄平仄,本身已进行了平仄调节,三平两仄,已经平衡,下句无需再更改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0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19 22: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21:10
为什么不禁忌三仄尾而要禁忌三平尾,平平仄平仄的对句为什么不是仄仄平仄平而是仄仄仄平平?
……
有人想 ...

平平仄平仄是拗句,下句归于正格是律法,故对以仄仄仄平平

呵呵,不应这样理解的。特拗句平平仄平仄是作为平平平仄仄的一个特殊变式,在平仄的理解上,就是按平平平仄仄来看的,所以才无人质疑特拗句的失粘失对,其对句当然应为:仄仄仄平平。

有些人将特拗句作三救四字或四救三字,都是不确的。这不存在谁救谁的问题,就是一个特殊变式:即承认是拗,又承认特殊,作为准律句使用(视同平平平仄仄)。合起来称为特拗。

点评

平平仄平仄是拗句,下句归于正格是律法,故对以仄仄仄平平 呵呵,不应这样理解的。特拗句平平仄平仄是作为平平平仄仄的一个特殊变式,在平仄的理解上,就是按平平平仄仄来看的,所以才无人质疑特拗句的失粘失对,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0
贡献
4473
金钱
8134
发表于 2016-9-19 22: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19 19:29
学堂窝人并非始作俑者,印象中屏间交流时好像有人说,首倡者是启功先生。学堂窝人在诗词学术上最大的毛病 ...

学堂窝人并非始作俑者,印象中屏间交流时好像有人说,首倡者是启功先生。学堂窝人在诗词学术上最大的毛病就是唯书、唯上,缺乏主见,这就断无学术了。无论如何,此说与他的前百家论坛首版身份是极不相称的。不过,学堂窝人接受学术批评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启功是诗人、书法家,不是专业的诗词理论家,我基本不赞同启功的理论,尤其是“孤仄”理论,王力是专家,他的诗词理论关于格律知识的介绍我基本赞同,但不支持其拗救理论。我的观点表达得很清楚,所谓拗,实际是破律,所谓救,是随机的,不能断定是有意而为。有意救是后人所为。

点评

你若乐感好、对律句的音乐美有深刻理解和体会并且善于变通的话,就不会这么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19 22: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9 22:58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21:10
为什么不禁忌三仄尾而要禁忌三平尾,平平仄平仄的对句为什么不是仄仄平仄平而是仄仄仄平平?
……
有人想看,那就答一下,仄有三声,故三仄仍是变化的,平只一声,三平不变化,显得呆板,平平仄平仄是拗句,下句归于正格是律法,故对以仄仄仄平平。

平只一声】,外行话!
平声,两种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7 0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