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8|回复: 8

评陈亨读《我对北大王力的认识》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9 13: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19 18:58 编辑

       评陈亨读我对北大王力的认识
       (红字是评论,黑字是陈的原文)
   我为什么提出这一问题呢,王力生于1900年8月,大我27岁, 属前辈, 正因生于前, 而学于前,百年无师教,1908年废科举, 经五四新文化运动 ,传统文化遭摒弃.城市旧学无存,我生于1928年1月,私塾启蒙,四书是读,1944年8月,日寇沦陷我地到投降的一年中,受塾师前清秀才之教,诗词自此入门升堂 。.
-----这个理由很可笑:王力生的早也是缺点?什么叫“百年无师教”?这是污蔑。事实是无论中国历史上多么乱的社会,教育和传承是没有间断的!教育不仅指学校,而且有老师、家庭和书籍。王力留学国外,通过西方教育,学会了科学归纳的研究方法,所以他的研究取得了成果。有的人虽然受到较多私塾教育,但由于个人悟性和思想方法的狭隘,学术上没有什么成果是多数。这位陈先生竟然以日本占领时期能上几年私塾,受到前清秀才之交引以为傲,实在可笑。据说其时日伪还在学校中强制学习日语,是否也是你瞧不起王力的资本呢?
原在2004年纵观上海古籍出版社龙榆生编撰的唐宋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王 力编的诗词格律都没有谈到具体的写作方法和程序及理解事宜,由此而产生我的创作。
------王力和龙榆生没有谈到写作方法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介绍了唐诗的特点和格律,其实就是在教导写诗。鲁迅说:不要听信什么小说作法之类的话,都是骗人的。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什么怎样写诗,写绝句多少法等等,其实都是没用的,不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在读罢徐晉如对王力的评语:術業有專攻,王力先生的學問主要是在語言學,至於詩學,王公全無會心。王公作詩,無一首可誦。王公的《詩詞格律》一著,發行一百五十多萬册,今日老幹體詩風的形成,王公的這部科學化著作難辭其咎。
------这种说法近乎荒谬!老干体的毛病在于诗意,在于其语言是标语口号式,在于没有利用形象思维,而不在于格律。
    此评语可谓公正,我在2007年著《传统诗词写作法》一书初稿时,2004年4月11日去北京专访中华书局编审顾青先生,并呈上我的《传统诗词写作法》书稿,编审顾青先生以我的文字太短少,非长著十万字而拒之。并留下我的文字以作拜读云云。

-
-----对王力为什么贬斥的原因终于暴露:没有出版他的写作法著作。其实这位编审是客气,他实际并不同意你的写作法。
    嗣后我书续订,网上王力有名。始知出生求学年代,人的知识,是从求学得来,改革开放后,文化大复兴, 诗有扭救,诗分四联,这是王力先生有以创造发明误导的结果。
------改革开放后,文化大复兴, 诗有扭救,诗分四联,”这有何错?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怎么是王力的创造发明?拗救理论和诗分四联符合唐诗实际,即使是王力的发明创造又有何错?
王力无师教,从求学就缺失诗词教育,年代也是糟糕的,新旧文化交替,旧学无闻,几十年没有传统文化教育,改革开放后,其格律书不知何来,可能不知其详,只知平仄是字的两声,无知四声音律,故以律诗为四联而行于世.在当时无有出其右者,因为百年无师教而有其著述。北大声誉极高。
-----这里似有恶意攻击之嫌。王力没有前清秀才当私塾老师就是无师教?现代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者教授和古诗诗人(如徐晋如),都无师教?即使现在的业余作者也不乏大家和理论家,按这逻辑也无师教?王力著作中不仅论平仄,也根据古诗和词曲赋的历史实际论述了四声,怎么“无知四声音律”?把王力成就归于当时“无其他大家”、“缘于北大知名度高”均是无理攻击之词,是没有根据的。须知虚名只能糊弄一时,只有真才实学者才能得到人们长期敬佩,王力无疑是后者。
诗为音律文学,以起题承章感慨结论,为诗的操作过程。为一整篇作文,对联只分平仄,无对象之为,海阔天空皆可对,两行成对立。诗对是两个不同文体。因此, 王力出书在前, 对社会影响力是很大的. 亨读受塾师前清秀才之教, 是以提出纠误纠偏问题. 但目今全国对于诗学,都以王力四联为观念. 我读“登黄鹤楼_360百科 的赏析”,宋林逋“山园小诗”360百科赏析,都有误导之嫌,有感必纠错。
----又一次搬出前请秀才老师为由,指责王力无师教,而且将360 网站对黄鹤楼诗的解读也算在王力头上,鸡蛋里挑骨头找王力之错,也是一项莫须有的罪名!
    登黄鹤楼,360百科的赏析,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我对360百科,诗句之不知,何有崔浩慕名前来之议;何有知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这位老先生将黄鹤楼的作者错写成“崔浩”,本身说明你这位先生诗学之浅薄。恐怕现在一个中学生也不会发生这种错误,怎么一位受过前清秀才严格私塾教育的老学究会连崔颢的名字也不知呢?
    律诗的写作规程,正如企业内的操作规程,工程操作失误,必将酿成事故,诗词写作,不按规程,必将词语失范,360百科,对崔浩诗,毫无知晓理解
-----这位先生不知,360百度的文章是怎么来的,就一味指责百度网站,其实是这位老者无知。百度的答案,往往是搜索的结果。谁的文章关注度最高,就会自动选择为百度百科的答案文章。而不是百度网站编辑所为。你的文章受欢迎,点击量大,就会成为百度头条。所以这位先生对百度发牢骚也是看错了对象。
     律诗的写作与作文,同一规范,这是首先必须知晓解决的,尤如一篇作文,开头如何写,写什么,思绪要界定.律诗的第一句起题,第二句承章,什么叫起题,就是对题说话,在每个人对题的认识,各有认识不同,因而起题各有各的话语权.第二句承章,承是接替之义,承接第一句而来,我们日常说话,也是要有次序的,不能东说说,西说说,杂乱无章,教别人摸不到头脑,律诗的写作过程,也是要有次序的,律诗的第二句承接第一句的语意,继续发挥思想意境.这里有个思路用韵问题,以作诗词音律声调,全诗应在此音律声调,思路基础上用韵,在韵书里查找相关思路走向的韵字,(记住,韵书不可少,在旧社会里,我用过《诗韵集成》《诗韵含英》今有《诗韵合璧》《新韵诗韵新编》),写诗词必须要有韵书,书店有卖,随时代语言的进步变化,《新韵诗韵新编》是最好的.
-----脱离了黄鹤楼诗评的话题。
    律诗的第一联三四句为起承而铺叙,补足起承之义,
-----可见这位老先生不同意“王力的四联”说,将颔联命名为“第一联”,有点出新的意思!
以毛泽东长征诗为例:大家都知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滂薄走泥丸.丸是韵字,不怕远征难,闲,是补足万水千山只等闲之义.第二联五六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将颈联称为“第二联”,可见这先生不把第一第二两句看作一联。
寒是韵字,又是转合生义,即对起承的感慨.此诗题长征,是随作者各人身世意志之有关,转合是各人意志问题.随诗的写作意境,所以毛诗有伟人气慨.如作者另为其他人,则不敢越其身世,必平淡而作,不可能有三军过后尽开颜之句.此诗第二联是对第一联意境的加深,五岭如细浪,乌蒙走泥丸,这种胸怀壮阔境地,无畏金沙水急,大渡桥横,以无畏精神夺隘,感慨是寒心的,动魄的,是当胜利之后,第七句前进方向明朗,第八句为全诗中心思想意境所在.我们读懂了这一点,说明全诗清楚.
----离题评论了毛诗,对错在此先不论,其目的无非表明他比“360百度”正确,有知。
     反之,读者是一笔糊涂账,不知写作规程.用韵也是体现作者思维思路的走向,不怕难,只等闲,走泥丸,铁索寒,只是一路一警险,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长征诗毛泽东的写法.如另人则另一般.所以赏析有界限.在写作操作过程,就有不同语言.就有不同思想观念反映。人有几等,思路观点不一。身世是决定条件。文字考察也由此进行。
------继续离题评论长征诗,显示老先生的多学。
    注意:塾师教导:赏析诗词,必以作者身世为前提,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客观规律.写作必有思想反映,不然是空洞作文,是废纸.记住,凡律诗的最后一句第八句是全诗的中心思想所在.也就是起承转合的总结论.
------“凡律诗的最后一句第八句是全诗的中心思想所在.也就是起承转合的总结论”这老先生够武断的!第八句肯定是“总结论”吗?我看要具体诗作具体分析。就拿他刚刚分析过的毛泽东的长征本来说,第八句“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全诗的中心思想所在“”总结论”吗?显然不是。中心思想和总结论显然是开头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
      这位先生说“结句是律诗的中心思想和总结论”的说法一般是不对的。因为尾联在于收住全诗,呼应起句,留下余韵为要,主题和中心思想往往是通过全诗实现的,也可能在某一句,也可能不在一句中。
    此诗登黄鹤楼的操作过程,起句以登临而感赋,前人已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承句是人去楼存,崔浩诗的两联,第一联三四句补足起承之义,黄鹤一去,所剩白云,留下后人登楼无限感慨.第二联五六句,登楼所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此自然界景物,天地间如此,家乡也如此,人生一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今天晚上将何以息止呢,必然流落异乡,日暮乡关何处是,这思乡之句.夜晚将何以安宿呢?第八句点出自身身世,飘泊登临,怎不心生伤感愁苦.烟波江上是飘泊身世的流露,读者能无知欤?这是律诗的操作必然结果,即中心思想所在.一篇作文,呈文也好,到最后还不提出主导思想观念,将失去全篇意义.诗词情理一样.诗词作用,言简意赅,转合即将结束全诗意境,第八句显露中心主导思想理念.
-------“转合即将结束全诗意境,第八句显露中心主导思想理念”那么随便举几首律诗,看他们的第八句是否是“中心主导,总结论”?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总结论是“明月照流黄”?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总结论是“江上鼓鼙声”?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中心思想和总结论是“萧萧班马鸣”?
      360百科,对登黄鹤楼的赏析,应该是权威的正确,然而赏析诗词,何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之谓这是王力先生的论据.王力生于1900年8月,受教于1908年废科举,经五四,外势强盛,传统文化遭摒弃,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全国大兴办学校,清末师夷以治夷,以教育救国为宗旨,城市旧学无存.陈亨读生于1928年1月, 受教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私塾启蒙,四书是读,改革开放后,二十世纪末,王力以北大教授出书,中华书局发行,影响不言而喻,王力对于诗学,有徐晉如的评语,我对王力的认识,早在2004年4月11日专访中华书局编审顾青先生,王力的《诗词格律》4月再版在即,我对其二观点,加以说明。诗的起承转合程序,绝句的解释,诗入乐,这是学诗者所必知,王力有缺。
-----又一次发泄因个人原因产生的对王力的不满,归根结底有个人私利。
   关于崔浩登黄鹤楼诗的赏析,我不赞同网上360百科的赏析,网上360百科,以吊古怀乡为感情,以四联为主导,这种有违格律诗的
-----不明白为何说“吊古怀乡为感情,以四联为主导,这种有违格律诗的”?

写作,怎么能对世众交待?吊古何在?怀乡何在?感情何来?这是360百科的臆造,毫无说服力.律诗的起承转合为一整篇作文,而变成无主导思想,四联并列,起题承章不连贯,感慨结论,烟波江上指什么,首联对立为文,诗人满怀憧憬,这是茫然设义.胡扯以炫世.对后代及世人,是有影响的.------指责360真莫须有。
   崔中过进士,当过县令,以工薪族,飘流四海为家,
-----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属于高级干部,有忧国忧民思想是正常的。当过县令还是工薪族?
    所谓烟波江上,烟波即炊烟飘荡迷惘之义,在外糊口之义,江上泛指江河,也称江湖,四海江河之义,即奔走无定.身在异乡为异客,每见景物而思乡.日暮乡关何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暮归家何处,作者飘流在外,由是见景生情.起以登临而感赋,今晚将何以安宿?诗人何有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之意,诗人烟波江上使人愁.思乡之情顿生.游子无依,所以李白有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浩题诗在上头,已为我们写照,不说唐时,就是我们现在,在外谋生,做生易也好,工薪族也好,长年不归家,见景而不想家吗?崔浩已为游子作诗,是故李白无言.同为游子之情,李白是知趣的.没有凑热闹的必要.此诗的着眼点,是日暮乡关,归宿的事,可是360百科,毫无理会,以绝唱而赞许,是没有理会作者和李白的心意,实有不该.我以律诗的操作规程而赏析,网上360百科,以吊古怀乡,以四联为主导,这是有误的.是特在此提出.我有责任对传统诗词纠偏,以利后世,对后代大有好处.
-----对任何一首诗每人都可以有不同见解这很正常。但这怎么能成为指责王力的理由呢?难道解错诗词也要老师连坐吗?
      又如福建张农联,对百诗百联获奖的点评,也是以四联而出现,并以”合掌”而论诗联,这是无知诗的写作,诗有起题承章感慨结论,律诗何有四联之谓,四联””合掌扭救这都是王力误导之为,国学无此说

      诗的论述,律诗一二句为起承,三四句为起承而铺叙,五六句为转合造意,即感慨心境,七八句全诗意境终结,我们循矩而为,王力的诗论无据.但在改革开放的当时,无有出其右者,北大,中华书局声誉极高,是以王公的《詩詞格律》一著,发行一百五十多萬册,可见其影响之力,今之全国诗学界同仁们,认清诗学的流传,正本清源,不是个人名誉问题,而是流传观念,诗词在我们手中传递,意义重大,误导是千古传统文化罪人.特别举办大型诗词活动,有误评审是最大的罪过,认清正确理解王陈学术上的分岐,纠偏是有益于后世,对后代大有好处。
----我看这位先生有葡萄是酸的感觉。正因为人们愿意购买,才可以多印,并非出版社单方意愿。你的书自以为高过王力,但若人们不喜欢也白搭,印了也只能得个赵本山小品《月子》的那样的下场。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3: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北大王力的认识》陈亨读
引自“五星文库”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5: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19 15:55 编辑

答北斗杂志社问     鲁迅
  ——创作要怎样才会好?
编辑先生:
  来信的问题,是要请美国作家和中国上海教授们做的,他们满肚子是“小说法程”和“小说作法”。我虽然做过二十来篇短篇小说,但一向没有“宿见”,正如我虽然会说中国话,却不会写“中国语法入门”一样。不过高情难却,所以只得将自己所经验的琐事写一点在下面——
  一,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二,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三,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
    四,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sketch,决不将sketch材料拉成小说。
  五,看外国的短篇小说,几乎全是东欧及北欧作品,也看日本作品。
    六,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七,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
      八,不相信中国的所谓“批评家”之类的话,而看看可靠的外国批评家的评论。
  现在所能说的,如此而已。此复,即请
编安!
  见鲁迅:《二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188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07
贡献
14750
金钱
191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9 17: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先生此文日前看过,对王力先生的批评确是混乱而且不公。总体上同意针叶林先生的看法。

点评

谢谢旧时月色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1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9: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时月色 发表于 2016-9-19 17:50
陈先生此文日前看过,对王力先生的批评确是混乱而且不公。总体上同意针叶林先生的看法。 ...

谢谢旧时月色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9: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19 19:10 编辑

律诗何有四联之谓,”四联””合掌”扭救”这都是王力误导之为,国学无此说、(陈亨读),
----真够无知,却反说王力“无知”。诗分四联古已有之,怎谓王力所为?
(明)杨载《诗法家数》
△诗学正源
△律诗要法
起承转合   
  破题  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颔联  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颈联  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结句  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
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9: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合掌:
在唐初诗词理论中就有避忌合掌的要求。见空海《文镜秘府论》“二十八种病”之“第二十八,骈拇者,所谓两句中道物无差,名曰骈拇。如庾信诗曰:两戍俱临水,双城共夹河。此之谓也。”-----此联即合掌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0 07: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0 07:48 编辑

呵呵。指责王力过盛的,可曾超越了王力?——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罢了。王力诗论中,是有不能自圆其的部分,对这部分,我们自然要抛弃,但王力的多数见解,我们以及后人还是要继承的。

三羊说我是王力的修正者或者说是补漏洞,能够修正或补漏一部分,有什么不好?我们总不能为了否定他人的一部分错误,就将他正确的部分也一起否定吧。——这不是严谨的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3: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22 14:03 编辑

改革开放后,文化大复兴, 诗有扭救,诗分四联,这是王力先生有以创造发明误导的结果。(陈亨读)
-----
五代 文彧《诗格》一卷,
文彧, 《宋诗纪事》卷九十一云:“文彧,号文宝大师。”为五代时闽僧,与陈文亮同时。
破题 诗有五种破题:一曰就题,二曰直致,三曰离题,四曰粘题,五曰入玄。一曰就   题,用题目便为首句是也。   
颔联  诗有颔联,亦名束题,束尽一篇之意。
论诗腹  诗之中腹,亦云颈联,与颔联相应,不得错用。
诗尾  诗之结尾,亦云断句,亦云落句,须含蓄旨趣。

-----可见诗有四联之谓自五代时就有了,陈老先生竟然认为是王力的发明,真够糊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14: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