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9
4784
2万
金牌会员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1万
7万
论坛元老
56
452
1599
高级会员
136
4107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0 11:15 呵呵,真没想到学堂窝人先生居然如此执拗,开眼啦! 律是什么,是谁定的?违律又是什么?是哪家的王法?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0 11:41 问得太幼稚了! 律是格律,律诗平仄、对仗、对粘、押韵的基本要求。沈约等人开始探索研究,宋之问等人裁 ...
151
6431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20 14:51 出律,违律,这些词都不见于诗律学著作,赵执信只是说平仄如古风是落调。 ...
685
6万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5:54 也是出律的另一说法而已!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0 16:00 你自称元兢追随者怎么连什么是“病句”也不知道?病句和出律是一个概念吗?(概念,你的明白?) ...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0 14:20 呵呵呵~咱俩到底谁幼稚啊?沈宋只能算奠定人,盛中晚唐不是还有优化嘛。那你不妨说说沈宋具体是如何裁定 ...
33
2076
8558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栏目嘉宾
321
9348
3万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0 19:45 说古人是故意不管标准格式似说不过去,应该是觉得是好句,不忍心丢掉就不顾及格律了。世人出于尊重,是以找 ...
蘇剛 发表于 2016-9-20 19:32 读了,赞同学堂的观点。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0 19:53 拗救论的“可救可不救,有救有不救”的现象,已经是在自我否定了。我们今天难道还要强调这个救?个见:喜 ...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0 21:31 其实,有功力用正格也足够,破律或者说拗救,前人也是偶尔用一下,用破律或拗救解释也无不可,但近当代人 ...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0 21:23 谢谢支持!
蘇剛 发表于 2016-9-21 07:50 谢谢你。我很少用拗救的,尽量遵守规则,万不得已拗救也行,首句用邻韵也行。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1 07:55 是的。我写诗没有一句是大拗的。其实,争论这个没有意义。拗救问题在宋诗中已经不再强调了,我们今人还要 ...
蘇剛 发表于 2016-9-21 07:52 我对啥四平头,不以为然的。清朝人定的,用在唐朝人不合适。李老师,你认为呢?? ...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21 09:32 清代以来基本按律诗正格写诗,拗救只存在于理论上,用来解释唐代的变体律诗。拗救理论变得和八病理论一样, ...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1 07:59 依照你的错误观点,研究拗救没有意义了吗? 平平仄平仄,今天如何评判!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敬业首版勋章
特别贡献奖
为论坛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的荣誉诗友
中坚诗友勋章
勤勉版主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14: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