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4|回复: 8

三羊的“大唐律”可以休矣!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2 11: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22 11:59 编辑

三羊的“大唐律”可以休矣!

三羊近来喋喋不休地宣传“元兢二五法”并名为“大唐律”。他说:“五言二五法,七言自然就是247法!黄鹤【仄】一去【平】不复返【仄】247平仄分明,何来不是律句之说?”
----竟然仅仅根据鹤去返三字四声不同就确定为“律句”简直就是笑话!
-----无论是五言律句还是七言律句,不可能二五或二四七分明,见下:
句型     五言         句型        七言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6  7
A     A        
B      B      
C      C   
D      D     
-----平仄二元化之后,其中红字表明同声是不可避免的。

而三羊仅仅根据沈约的八病之一蜂腰的避忌,加上元兢的修正,就确定为唐诗格律“大唐律”,实在是匪夷所思!如此一来许多古风都成了律句,等同取消了律诗与古风的界线。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2: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22 13:11 编辑

附:三羊近体声律:
唐朝元兢声律体系(也即近体诗的声律理论体系)
【1】律句四大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元兢的著名理论)

--------根据三羊此论,只须看几个仄收的出句二五字不同上同去同入就是律诗了,简单是简单了,但律诗却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5: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就如瞎子摸象。摸到了元兢一本诗髓脑(其实是摘录自文镜秘府论)就以为摸到了大象,拿来乱套为“大唐律”。岂不知当时还有多人有诗论著述。诸如王昌龄“诗格”,皎然“诗议”,崔融“唐朝新定诗格”等,和元兢“诗髓脑”一样,其内容散见于文镜秘府论中。不知三羊何故厚此薄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21: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唐初王昌龄等的诗论中已经显现出平仄二元化的倾向,文镜秘府论中记载的“侧头”就是仄声,可见当时已经认识到三仄声的共同点(抑),从此除了在词曲中仍讲究上去入外,无人再计较其区别。三羊仍拿沈约八病来论格律诗,实在是刻舟求剑,没有任何意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8: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23 18:30 编辑

王昌龄《诗格》已基本确定了律诗声律
《文镜秘府论》“调声”记载了王昌龄《诗格》关于诗律的论述,翻译如下(部分参考了王利器的注解)
“或(王昌龄《诗格》)曰:凡四十字诗(五言律诗),十字一管(两句一包,一联,一个段落),即生其意(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头边(百字长诗的头)二十字,一管亦得(四句一段落)。六十(十二句)、七十(十四句)、百字诗(二十句),二十字一管(四句一段),即生其意(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
语不用合帖(文意要展开),须直道天真(直言),宛媚为上(讲究婉转妩媚,即有艺术性)。且须识一切题目义最要(立意明确)。立文多用其意,须令左穿右穴,不可拘检(讲究意境,有内在联系,)。作语不得辛苦(用语自然不穿凿雕饰),须整理其道(有条理),格(格,意也。意高为之格高,意下为之下格。)律调其言,言无相妨(文字要讲究声律和声调,内容上不要啰嗦重复),以字轻重清浊间之须稳(字的声韵要讲究清浊稳顺)。至如有轻重者,有轻中重,重中轻,当韵即见。且庄字全轻,霜字轻中重,疮字重中轻,床字全重,如清字全轻,青字全浊。
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一联内第二字不同声)。
上去入声一声(上去入作为同一类即仄声),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一联内上句的第二字是平声,则下句第二字是上去入即仄声);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这实际确定了平仄粘对律)。两头管上去入相近(相近:三个仄声相近。头管:出句,两头管:相邻两联的两个出句的仄脚,上去入不同声,即四声递用),是诗律也。”
-----紧接着引述的诗例证明了这一论述,但四声递用遵守的并不严格:
五言平头(平起)正律(律诗)势尖头(首句仄声收尾,不入韵
  皇甫冉诗曰:(五言)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
地控吴襟带,有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
何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又钱起《献岁归山》诗曰:(五言)
欲知愚谷好,久别与春还。
莺暖初归树,云晴却恋山。
石田耕种少,野客性情闲。
求仲时应见,残阳且掩关。
  又五言绝句诗曰:
胡风迎马首,汉月送娥眉。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又崔曙《试得明堂火珠》诗曰: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这首不是平头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终期圣明代,国宝在名都。
  又陈闰《罢官后却归旧居》诗曰:
不归江畔久,旧业已凋残。
露草虫丝湿,湖泥鸟迹干。
买山开客舍,选竹作鱼竿。
何必劳州县,驱驰效一官。

----王昌龄理论的缺憾是没有叙述句中的平仄交替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8: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王昌龄(公元698-756),皇甫冉(约718 - 约771),钱起(天宝十五年751年进士),崔曙(开元26年公元738中状元),都是晚于沈佺期(约656 - 约715)的诗人。所以其时律诗已定型,只是理论上落后而已。

点评

他们的诗篇,还晚于王昌龄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3 1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3 19: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3 18:41
实际上王昌龄(公元698-756),皇甫冉(约718 - 约771),钱起(天宝十五年751年进士),崔曙(开元26年公元7 ...

他们的诗篇,还晚于王昌龄呢?

点评

这有两个可能。一是托名王昌龄的伪作;二是空海的罗列。从现在学术论文的角度看空海的引用多数不指明作者姓名和出处,闹不清是谁的话和文献名称,甚至夹有空海的个人观点。所以这也是导致三羊上当的原因之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3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20: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3 19:10
他们的诗篇,还晚于王昌龄呢?

这有两个可能。一是托名王昌龄的伪作;二是空海的罗列。从现在学术论文的角度看空海的引用多数不指明作者姓名和出处,闹不清是谁的话和文献名称,甚至夹有空海的个人观点。所以这也是导致三羊上当的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20: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23 20:51 编辑

空海的贡献在于留下了一些已散失的著作的片言只语。若从学术考察的角度来看,空海的工作肯定不及格。第一见到的学术著作太少而且没有留下原著的原貌;第二引用没有注明作者和出处,第三没有见到在世的诗人,第四学术归纳太落后,基本处于唐初的水平,而当时已到中唐。   空海到大唐时间是804-806年,其时在世的诗人有韩愈,孟郊,吕温,元稹,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李绅,马异,牛僧孺等,他一个也没见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7 0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