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35
新手上路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9348
3万
金牌会员
56
452
1599
高级会员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3 22:47 欣赏好东西。切韵方面的书我未看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是讲这个的,占了好几个版 ...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3 23:04 连切韵方面的书都没看过,就敢吆喝这个吆喝那个的?无意中看到一首七律,就送给你吧: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3 23:43 晓风不必为之难堪。关于《切韵》性质的讨论,声韵学界亦存有歧见,比如陈寅恪的《从史实论切韵》说:“《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3 23:56 谢谢。在唐时,是有故事说的:讲话不似洛阳音是会被笑话的。但切韵到底是以何处语音为主,我确实不知。况 ...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4 00:04 你看到的文章可能代表的是单一音系论,声韵学界存有这一观点。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4 00:09 关于这个问题,尽管多数学者认同以洛阳读书音为主的说法,但学术界的确有争议。这倒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 ...
37
194
786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00:29 关于平水音,就在当时,恐怕也是大多人不会读的,这是事实,我从不否认。但平水作为平仄和押韵的解释书这 ...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4 00:01 《切韵》编辑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约公元580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聚集刘臻,颜之推,卢思道,魏渊 ...
阿哥传奇 发表于 2016-9-24 00:35 都是诗友,以和为贵。两位究竟有什么恩怨,这位说话怎这么刻毒呢?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4 00:42 我还是这句话,对金版要尊重。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执着于诗词理论探讨,光凭这点就值得我们后辈尊重。 ...
49
1166
4069
言哉 发表于 2016-9-24 10:53 切韵是追随上古洛阳音这是没疑问的,只是上古洛阳音最后流落东吴,却有人因为不是他家乡言而装糊涂。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11:01 八十年代的那篇文章,可未讲切韵是上古洛阳音,而是指切韵是当时长安、洛阳一带的语音,兼杂其它地方的语 ...
言哉 发表于 2016-9-24 11:09 五胡乱华之前的洛阳音就是上古洛阳音,乱华之后衣冠南渡跑东吴了。洛阳一度成了胡人国,所以唐朝李涪说切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11:31 是的。有这个说法。说是以吴语注音,洛阳音正之。但与当今的吴语音,恐怕也未必相合。所以在吟者说 ...
言哉 发表于 2016-9-24 11:46 什么叫“洛阳音正之”呢?上古洛阳音已不再称洛阳音,中古洛阳音是八方语音汇合的,能正谁?吴音若不敢称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11:51 这个在网络上看到过的,我不是研究这个的,故只是将这些作转述吧。 如我地有些字是前鼻音后鼻音不 ...
言哉 发表于 2016-9-24 11:59 音是要变的,上古洛阳音到了吴地也免不了跟上古吴音沾染,虽然吴地学洛生吟减低了上古吴音的影响。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12:02 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读书时,还被人笑话是北京人,因为喜欢用读书音讲话吧。然现在想讲都不能了。 ...
言哉 发表于 2016-9-24 12:10 语言环境一看人口二看潮流,有人分析南渡人口远胜于原住民,学洛生吟算是潮流。你用普通话读书音或许还会 ...
3187
1万
7万
论坛元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中坚诗友勋章
勤勉版主勋章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敬业首版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1 16: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