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42|回复: 37

“平水韵”到底是一部怎样的韵?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07: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水韵”到底是一部怎样的韵?

    《切韵》(广韵)是什么?它是一部韵书,又是一部字典。可以找出它的韵部,又可查出每一个字的读音。每个字的读音是以两个汉字反切(上字为声下字为韵)拼出来的。
    《新华字典》是什么?它只是一部字典,它有自己的每个字的拼音,这字音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制定出拼音字母拼出来的。
    《康熙字典》是什么?《康熙字典》与众不同,它的注音是一个大杂烩的搜集,每个字读什么它不固定,只列出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或说文、玉篇等各怎么拼读。它正好和《切韵》相反:《切韵》是把历代韵书统一成一个读音,《康熙字典》则是把历代韵书杂陈出各种读音。
    “平水韵”是什么?它不是一个有自己注音的韵表:它的每个字都只归入某个韵部,至于这个字读什么,你自己得去查《广韵》的反切注音。好比:一东,这个东字以下的字都念东这个音,叫小韵。换一个声母的字如芎,不认识,自己就得查《广韵》注音去。这个字只是在东部的大韵中,它只是和东字押韵,但它不是东这个音的小韵。
    《切韵》的字声和韵部的关系是音和韵的关系,即什么音该归什么部。这什么音该归什么部只有一个选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必然的,不可另组的。
    “平水韵”的韵部则是人为的,字声和韵部的关系不一定是音和韵的关系。韵部只是唐人许敬宗等人,为了考试的方便“奏合而用之”,将《切韵》的若干韵部人为合并,成了相似今天的“平水韵”韵部,它的功用只能供诗人押韵所用。由此可知,在唐代诗的押韵字声和句中的平仄字声就是分离的,它们之间只是一个大致相近的关系,而不是一个绝对的关系。因为不是绝对的关系,因此唐人就有东冬互押、冬江互押的例子。宋以后打破平水韵韵部而互押的就更多。到了明代,一派诗人押《洪武正韵》,与平水韵“双轨并行”。直到明亡,清统治者才以皇权重新规定只准用“平水韵”。直至民国,又才以政府之名规定用国语押韵,但此时近体诗因五四冲击已入末流,你用什么韵都无所谓了。
    可见,唐人近体诗的押韵,从来就是可以与规定的字声有某些不一致的。宋以后更由于时音变化的原因,改变近体诗的押韵韵部需求就更趋于明显,诗人们对于唐近体诗的押韵就只看成是字面上合理的了。当时的词韵大不同于诗韵就是证明。南宋,特别是元代,时音变化更大。以致到了明代,连皇帝也认为韵部有改革的必要,于是《洪武正韵》产生了。尽管《洪武正韵》在反切注音上有不少异议,但它的韵部依时音却是十分合理的。《洪武正韵》的韵部同元代的《中原音韵》很接近,说明《洪武正韵》的韵部是与时音同步的,即与时俱进的。不是明亡由清朝在近体诗的押韵上倒行逆施,用时音押韵在今天就不会碰到如此大的阻力了!民国以后,以毛泽东、鲁迅为首的一大批前辈打破平水韵把押韵放宽早已成为趋势!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07: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24 07:48 编辑

在唐代诗的押韵字声和句中的平仄字声就是分离的(金筑子)

-----老调重弹,荒谬绝伦。每个汉字的声调怎么分“押韵字声”和“平仄字声”?每个字的声音的平仄和韵声是不可分离的!比如“滑”字,他的古音无论在何处都是入声,今音平声huá。他这是故意混淆韵部划分的变化与平仄的概念,任何时代韵书的变化与这与单个字音无关。每个字的发音是独立的,固定的,与在句中的位置无关。
金筑子反复强调“押韵字声”与“平仄字声”分离,就是为了解释他的“今古混用合理”,即古音滑在“句中”平仄按入声,句尾韵脚平仄按今声。例如“防滑(仄)链安车更滑(平)”,岂不荒谬?请问金某古今相混何时休?

点评

针叶林除了认得滑以外,还认得看、听、醒、探这些字么? 纵看横看也是看。 远听近听都是听。 睡醒酒醒人未醒。 左探右探无处探。 都押平声,你如何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08: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8: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4 07:41
在唐代诗的押韵字声和句中的平仄字声就是分离的(金筑子)

-----老调重弹,荒谬绝伦。每个汉字的声调怎么 ...

针叶林除了认得滑以外,还认得看、听、醒、探这些字么?
纵看横看也是看。
远听近听都是听。
睡醒酒醒人未醒。
左探右探无处探。
都押平声,你如何读???

点评

多音字因字义不同读音也是固定的,并非如你说的因句中位置不同而不同。 比如“纵看横看也是看”在一句中三个看字表达同一义,则平仄相同。除非字义不同可别论。比如普通话音:请看书人看会瓜。-----第一个看是去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0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08: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4 08:01
针叶林除了认得滑以外,还认得看、听、醒、探这些字么?
纵看横看也是看。
远听近听都是听。

多音字因字义不同读音也是固定的,并非如你说的因句中位置不同而不同。
比如“纵看横看也是看”在一句中三个看字表达同一义,则平仄相同。除非字义不同可别论。比如普通话音:请看书人看会瓜。-----第一个看是去声:视线与物接触,第二个看是“守护,监视”,是平声。
金筑子又想浑水摸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08: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比如:“金筑子看书的同时还帮邻居看孩子”。两个看字字义不同才平仄不同。
而滑字无论在今音中还是古音中,都不是多音字。金筑子这个马虎眼打不了~~

点评

没说胡话吧?在平水韵里这些字是义不同才读音不同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08: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8: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4 08:31
再比如:“金筑子看书的同时还帮邻居看孩子”。两个看字字义不同才平仄不同。
而滑字无论在今音中还是古音 ...

没说胡话吧?在平水韵里这些字是义不同才读音不同的?!

点评

平仄两读义不变的字有,但一句里你也必须执行同一标准,不能随心所欲随句中位置不同变平仄。 关键问题“滑”字不是多音字,辩白也白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0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08: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4 08:36
没说胡话吧?在平水韵里这些字是义不同才读音不同的?!

平仄两读义不变的字有,但一句里你也必须执行同一标准,不能随心所欲随句中位置不同变平仄。
关键问题“滑”字不是多音字,辩白也白辩!

点评

普通话是没有多音字的。但普通话音用于旧体诗词的押韵,它的平声字就与句中的入声分离了!《诗韵新编》就是主张用普通话声押韵,而句中仍用旧平仄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0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8: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4 08:46
平仄两读义不变的字有,但一句里你也必须执行同一标准,不能随心所欲随句中位置不同变平仄。
关键问题“ ...

普通话是没有多音字的。但普通话音用于旧体诗词的押韵,它的平声字就与句中的入声分离了!《诗韵新编》就是主张用普通话声押韵,而句中仍用旧平仄的。

点评

诗韵新编(十八韵)也救不了大雾诗的命。因滑字仍然是仄声: (诗韵新编) 入声 【一八】八捌插答搭嗒褡耷瘩发刮聒鸹夹浃掐撒杀煞铩刷塌挖鸭压押匝咂扎拔跋魃察达答怛鞑笪乏伐罚筏滑猾铗荚颊蛱恝邋侠狭峡匣狎挟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09:43
你举个混押的诗例吧(大雾诗除外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0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09: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24 09:11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4 08:56
普通话是没有多音字的。但普通话音用于旧体诗词的押韵,它的平声字就与句中的入声分离了!《诗韵新编》就 ...

你举个“普通话音用于旧体诗词的押韵”(混押)的诗例吧(大雾诗除外啊!)要求:1,你必须能证明这诗是用古音;2,证明是用普通话音押韵(比如滑作平声押花韵)

点评

为什么呢?小虾不是有好几首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0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9: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4 09:04
你举个“普通话音用于旧体诗词的押韵”(混押)的诗例吧(大雾诗除外啊!)要求:1,你必须能证明这诗是用 ...

为什么呢?小虾不是有好几首吗?

点评

除了大雾诗你举不出第二首,还在这里搅乎什么劲呢?灌水增加发帖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0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09: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4 09:18
为什么呢?小虾不是有好几首吗?

除了大雾诗你举不出第二首,还在这里搅乎什么劲呢?灌水增加发帖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09: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4 08:56
普通话是没有多音字的。但普通话音用于旧体诗词的押韵,它的平声字就与句中的入声分离了!《诗韵新编》就 ...

诗韵新编(十八韵)也救不了大雾诗的命。因滑字仍然是仄声:

(诗韵新编)
入声

【一八】八捌插答搭嗒褡耷瘩发刮聒鸹夹浃掐撒杀煞铩刷塌挖鸭压押匝咂扎拔跋魃察达答怛鞑笪乏伐罚筏猾铗荚颊蛱恝邋侠狭峡匣狎挟柙黠洽呷杂砸闸札扎炸轧侧铡喋法甲胛岬塔眨刹腊蜡剌纳衲捺呐讷恰疯卅萨霎歃踏榻挞闼拓獭沓袜吓轧栅

点评

滑为古入声。但它的注音下面是一横,表示阴平。再去看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0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94

帖子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83
金钱
283
发表于 2016-9-24 09: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声则无韵。客观地说,这帖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惜终究未能捅破这层窗户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9: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9-24 10:3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4 09:43
诗韵新编(十八韵)也救不了大雾诗的命。因滑字仍然是仄声:

(诗韵新编)

滑为古入声。但它的注音下面是一个第四声符号,表示阳平。八,下面是一个第一声符号,表示阴平。凡表示阴平阳平者都可以用于平声押韵。拔,下面是一个第二声符号,表示上声。甲,下面是一个第三声符号,表示去声。上去声则不可用于押平声韵。《一八》的古入声字,有的可押平声韵,有的则仍为仄声。针叶林上次和小虾诗就把仄声当平声押了,以为凡入声字在新韵里都是平声,闹了个大笑话。再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2
贡献
53
金钱
88
发表于 2016-9-24 10: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金先生找个依据:《词林正韵》里有“滑”字作平声读,但仅一个字并没解决针先生对“混押”的疑问

点评

词林正韵入作平的字很多。那是因宋时音之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0: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敲玉餘韻 发表于 2016-9-24 10:42
给金先生找个依据:《词林正韵》里有“滑”字作平声读,但仅一个字并没解决针先生对“混押”的疑问 ...

词林正韵入作平的字很多。那是因宋时音之故。

点评

又在蒙人。你找出一个入作平的看看?(要单音字,省得胡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1: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4 10:50
词林正韵入作平的字很多。那是因宋时音之故。

又在蒙人。你找出一个入作平的看看?(要单音字,省得胡搅!)

点评

算了,你记性太差,几年前就告诉过你,你一点也记不住,自己又没书看,光靠百度过日子,十年如一日没有什么进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1: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4 11:10
又在蒙人。你找出一个入作平的看看?(要单音字,省得胡搅!)

算了,你记性太差,几年前就告诉过你,你一点也记不住,自己又没书看,光靠百度过日子,十年如一日没有什么进步!

点评

十年前就指出你滑花混押,今日你又归0。从头再胡搅蛮缠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1: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24 11:37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4 11:19
算了,你记性太差,几年前就告诉过你,你一点也记不住,自己又没书看,光靠百度过日子,十年如一日没有什 ...

十年前就指出你滑花混押,今日你又归0。从头再胡搅蛮缠起?你的进步就是用一个新谎言掩盖一个旧谎言,慌慌连绵无尽时,好可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1: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词林正韵入作平
DSC02903_副本.jpg

点评

无患子:像金先生现在这个帖子,与戈氏之书一对照,即不难看出,金先生根本就没有稍微仔细地阅读过原书,很多观点都与戈氏本人观点相左。这样一来,很容易给人留下金筑子先生又在信口开河的不良印象。我想,这种印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1: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患子:像金先生现在这个帖子,与戈氏之书一对照,即不难看出,金先生根本就没有稍微仔细地阅读过原书,很多观点都与戈氏本人观点相左。这样一来,很容易给人留下金筑子先生又在信口开河的不良印象。我想,这种印象应该不是金先生希望产生的吧。
-----金筑子的这些胡说早就被无患子驳得体无完肤了!看看这里: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15/21/1146003_86767288.shtml

点评

不要扯这些无用的!你不是说词林正韵沒有入作平字吗?这是什么!百度搜不到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2: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4 11:54
无患子:像金先生现在这个帖子,与戈氏之书一对照,即不难看出,金先生根本就没有稍微仔细地阅读过原书, ...

不要扯这些无用的!你不是说词林正韵沒有入作平字吗?这是什么!百度搜不到吧?!

点评

词林正韵没有入作平的规定。戈载只是个与主题无关的备注而已,不是词林正韵韵书内容。你莫在此制造混乱误导群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2: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24 12:42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4 12:00
不要扯这些无用的!你不是说词林正韵沒有入作平字吗?这是什么!百度搜不到吧?!
...

词林正韵没有入作平的规定。戈载只是个与主题无关的备注而已,不是词林正韵韵书内容。你莫在此制造混乱误导群众了。~~~~~~~~
词 林 正 韵

  《词林正韵》为清嘉庆年间江苏吴县人戈载所撰。戈世其家学,尤擅倚声之业。他弃官不做,以词学终老,所撰《词林正韵》为世所重,为清中叶以后词家奉为圭臬。此书从道光元年至光绪十七年五次刊印。解放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过影印本,2004年古籍出版社《中华韵典》载有除序言和凡例(说明)外的全部分韵部分。


第 一 部   
平声:一东二冬通用   仄声: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通用
第 二 部    平声:三江七阳通用      仄声:上声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三绛二十三漾通用
第 三 部    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  仄声: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宀真)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 四 部  平声:六鱼七虞通用      仄声:上声六语七虞去声六御七遇通用
第 五 部  平声:九佳(半)十灰(半)通用 仄声:上声九蟹十贿(半)去声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 六 部   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  仄声:上声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 去声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通用
第 七 部   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仄声:上声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去声十四愿(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通用
第 八 部   平声:二萧三肴四豪通用 仄声:上声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 去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通用
第 九 部 平声:五歌[独用]   仄声:上声二十(上加下可) 去声二十一个通用
第 十 部 平声:九佳(半)六麻通用 仄声:上声二十一马去声十卦(半)二十二(礻马)通用
第 十 一 部 平声:八庚九青十蒸通用     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
第 十 二 部 平声:十一尤[独用] 仄声:上声二十五有去声二十六宥通用
第 十 三 部 平声:十二侵[独用]    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
第 十 四 部 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通用   仄声:上声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豆兼)去声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
第 十 五 部 入声:一屋二沃通用
第 十 六 部 入声:三觉十药通用
第 十 七 部 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
第 十 八 部 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叶通用
第 十 九 部 入声:十五合十七洽通用

----------其余内容皆无用,不须关注,不要听金筑子乱扯。




点评

你没有《词林正韵》这本书,你只会百度,还强干,有什么用呢?明末清初,万树著的《词律》,在一些入声字傍也注“作平”,与戈载的《词林正韵》入作平字相同!你要想在理论界混,没有书看是可怜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3: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3: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4 12:24
词林正韵没有入作平的规定。戈载只是个与主题无关的备注而已,不是词林正韵韵书内容。你莫在此制造混乱误 ...

你没有《词林正韵》这本书,你只会百度,还强干,有什么用呢?明末清初,万树著的《词律》,在一些入声字傍也注“作平”,与戈载的《词林正韵》入作平字相同!你要想在理论界混,没有书看是可怜的!

点评

词林正韵,入没有作平。你你强辩也没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24 14:07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4 13:11
你没有《词林正韵》这本书,你只会百度,还强干,有什么用呢?明末清初,万树著的《词律》,在一些入声字 ...

词林正韵,入没有作平。你强辩也没用!如果入已派入三声,那后面为什么还有入声五部(含诗韵新编)?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点评

再上一幅现代排版本给你看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5: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5: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4 13:14
词林正韵,入没有作平。你强辩也没用!如果入已派入三声,那后面为什么还有入声五部(含诗韵新编)?你能 ...

再上一幅现代排版本给你看看:
DSC02904_副本.jpg

点评

别以为只有你知道戈载原书有入派三声之文,但早被词家放弃。因为这只是戈载转录“中原音韵”,以解释某些词作中的入声字音的变化而已。而且戈载已经声明:“人亦知有限度,不能烂施以自便矣”----你金筑子就是“烂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6: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4 15:32
再上一幅现代排版本给你看看:

别以为只有你知道戈载原书有入派三声之文,但早被词家放弃。因为这只是戈载转录“中原音韵”,以解释某些词作中的入声字音的变化而已。而且戈载已经声明:“人亦知有限度,不能烂施以自便矣”----你金筑子就是“烂施以自便”的典型:你在“大雾诗”中,押韵用“入变平”的“滑”字,但你在句中为什么不用“入变平”的“白”?
这是否是由你的分裂型人格决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6: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戈载也明确说“词韵诗韵有别”,词韵比诗韵宽,不是用来写诗的。你违背了戈载最重要的原则,自己给自己放宽标准,用词韵于诗,本身就是不伦不类,还有什么可夸耀的?你真以为大雾诗上了360百科是无上光荣之事啊?
还有脸夸耀你的书多,有何用?你连印错的唐寅诗都看不出来,不嫌丢人?

点评

承认了入作平,拗不过去了?又开始新的胡说了是不是?词韵总结的是宋词的实际,与元朝中原音韵的入派三声有什么相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7: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4 16:35
另外戈载也明确说“词韵诗韵有别”,词韵比诗韵宽,不是用来写诗的。你违背了戈载最重要的原则,自己给自己 ...

承认了入作平,拗不过去了?又开始新的胡说了是不是?词韵总结的是宋词的实际,与元朝中原音韵的入派三声有什么相干?!

点评

【转】如何看《词韵简编》删去《词林正韵》“入派三声” 《词韵简编》对《词林正韵》删去僻字与调整标目于其序中已有说明,而为何不对所删“入派三声”,即入声音转化为平声、上声或去声的问题做出说明?我以为: 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8: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8: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24 18:56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4 17:17
承认了入作平,拗不过去了?又开始新的胡说了是不是?词韵总结的是宋词的实际,与元朝中原音韵的入派三声 ...

【转】如何看《词韵简编》删去《词林正韵》“入派三声”
《词韵简编》对《词林正韵》删去僻字与调整标目于其序中已有说明,而为何不对所删“入派三声”,即入声音转化为平声、上声或去声的问题做出说明?我以为:
1、《词林正韵》仅是将派入平上去三声的入声字标出,并未断定其可否通用
戈载于《词林正韵》发凡中说:“词韵与曲韵亦不同,制曲用韵可以平上去通叶,且无入声……词则不然,况四声缺入声而词,则明明有必须用入声之调,断不能缺。故曲韵不可为词韵也。惟入声作三声(平、上、去),词家亦多承用。如晏几道《梁洲令》‘莫唱阳关曲’,曲字作邱雨切,押鱼虞韵。柳永《女冠子》‘楼台悄似玉’,玉字作于句切……黄庭坚《鼓笛令》‘眼厮打过如拳踢’,踢字作他礼切,押支微韵……又有作三声而在句中者,如欧阳修《摸鱼儿》‘恨人去寂寂,凤枕孤难宿’,寂押精妻切。诸如此类,不可悉数。故用其以入三声之例,而末仍列入声五部,则入声既不缺,而以入声作三声者,皆有切音,人亦知有限度,不能滥施,以自便矣。”戈载此言是解释词韵与曲韵的不同,并以入声字作为其论点的论据。这说明,入声虽作三声“词家多承用”,且其例“不可悉数”,但“作三声者,皆有切音”,更“不能滥施”。这仅是举前人有切音的入声用于词之例来佐证自己的论点,而并未作出其可通用或通押的定论,故有“以自便矣”之言。
2、戈载所举的几个入声用韵词例属个例且亦有偏颇之处
戈载《词林正韵》所举词例,如晏几道《梁洲令》“莫唱阳关曲”,《钦定词谱》解释:《词律》云:“前段起句,[曲]字音[去],北音也,即是起韵。”按《中原音韵》鱼摸上声中有“缕”、“处”等韵,以入声作上声中有“曲”字,从之。又如欧阳修《摸鱼儿》‘恨人去寂寂,凤枕孤难宿’之词,其本身就是单列一体,“恨人去寂寂”之格律依谱为“仄平仄仄仄(并非“按律寂字处该平”),[寂]尾字处并无叶韵要求,故《钦定词谱》云:“此词前段起句及第三句多一衬字,又后段第四五句句读不同,疑有诈误”。由此可见:此种词例纯属个别案例,不具普遍性,入声同上声、去声合为仄声,所不同仅是在词韵中,入声为单独的一类声韵而已;故戈载所举入声用韵词例亦不尽准确。
3、戈载编撰《词林正韵》本意亦是其中一个因素
戈载于《词林正韵》发凡关于如何用词韵有其精辟见解:“词韵较之诗韵,虽宽要,各有界域……异哉,毛奇龄之言!曰:词韵可任意取押,……其他歌之与麻寒之与监无不可转入声……毛氏论韵穿凿附会,本多自我作古;不料丧心病狂,败坏词学,至于此极。夫古人所作岂无偶误?然名家雅制正复不少,误者居其一,不误者居其九。予不解,学古之人何不学其多者,而必学其少者?且不学其是者,而必学其非者乎?自喜泛滥,而反借古人,以为文过,岂不可笑,岂不可叹!”由此可见,戈载对词韵滥押多以忌斥;对那些寡学、学非者亦给予毫不留情痛斥。戈载这些观点无疑也是《词韵简编》不对所删“入”声字派入平上去三声做出说明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