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85|回复: 88

关于对拗救、孤平及律诗定义的看法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5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6 00:11 编辑


谢潭版,关于此类拗(中仄仄平仄),还有大拗(中仄中仄仄)的,其实是非常清楚的,唐人多救,但非必救,只是到了宋诗不再强调拗救,但王安石、陆游的诗也还是以救的为多。对拗救说,我的观点是:救或不救皆可,救的当做调声术好了。但不要认为救了就是合律的,不救就是出律了——这不是一个严谨的说法。无论救或不救,与出句的拗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从出句不拗,平平平仄平句式也是作为等律句用的,可知此句式并非只是为了救拗。遥握。

又关于孤平句的概念,王力说、启功说都有一定的道理。王力说,是将平声的重要性放在对句上考虑;而启功说,则将平声置于出、对句同等重要上考虑。各人都有点理由,只是接受的群体有不同罢了。或说启功的定义广些但宽泛了,王力的定义狭些但更严谨亦可。我因为在八十年代已经接受王力的学说,并从中看出一些自相矛盾的问题,故更多的是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去修正或补漏吧。如在否认拗救说后,该如何理解近体诗中的拗句现象,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我是以对拗句现象的容忍度上解释的。——象三羊说的那样推倒重来,我是做不到的。

又:我为什么要抛弃“通首不对,只要平仄粘对合律,也能看作律诗”这个论调呢?还是为了律诗定义的严谨性,即如何看律诗这个概念。如将律诗看作可以有各体的,再推及到排律时,则必须抛弃这个论调,不然是不能解释别格律诗和排律的。特别是当今,还会有人写通首不对的律诗吗?显然不会!这种论调既不能指导当今及后人,同时又给律诗定义的严谨性制造了杂音,这样的论调要他何用!抛弃他吧。遥握。
附律诗的定义:律诗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第一字数合律……;第二对仗合律……;第三平仄粘对合律……。一首律诗,若只具备前两个要素,就是古风式的律诗,亦称拗律;若只具备第一个要素,即非律诗而为古风,只是其字数与律诗偶合而已。由此推断,若只具备第一、三两个条件的,不就是个平仄粘对合律的古风吗?!又称律式古风。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12: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拗句(中仄中仄仄)

王力的观点是,大拗必救。
既然是可救可不救,那么,大拗句中仄中仄仄,是符合声律呢?还是不合声律呢?
假如,说是符合合律,符合合律的理由是什么?
假如,说是不合合律,不合合律的理由是什么?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5 12: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25 12:43 编辑

王力律诗三条件是充分且必要条件:
1,字数合规:每句五言或七言,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多于八句(双数)。
2,对仗两联或以上(绝句例外)。
3.,声律合律:律句,遵守平仄交替和粘对律。
缺少任何一条其实就不一定是律诗。
比如五七言杂言古风,因字数不合规,即使符合2,3,也不能算律诗。
比如不对仗,即使入律也是古风。
比如不遵声律的永明体,即使句句对仗的五言诗也不是律诗。
我以为不合声律的古风式律诗应限于唐诗人的七律,不应扩大范围。否则很多永明体和唐初的五言诗(几乎句句对仗)古风也会成为律诗。如:【首春】
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初风飘带柳,晚雪间花梅。
碧林青旧竹,绿沼翠新苔。芝田初雁去,绮树巧莺来。
----只有粘对失律,是否应算古风式律诗?

点评

胡说八道,栽赃陷害。 【王力律诗三条件是充分且必要条件】何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1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12: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5 12:28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5 12:21
王力律诗三条件是充分且必要条件:
1,字数合规:每句五言或七言,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多于八句(双数)。
2,对仗两联或以上(绝句例外)。
3.,声律合律:律句,遵守平仄交替和粘对律。
缺少任何一条其实就不一定是律诗。
比如五七言杂言古风,因字数不合规,即使符合2,3,也不能算律诗。
比如不对仗,即使入律也是古风。
比如不遵声律的永明体,即使句句对仗的五言诗也不是律诗。
我以为不合声律的古风式律诗应限于唐诗人的七律,不应扩大范围。否则很多永明体和唐初的五言诗(几乎句句对仗)古风也会成为律诗。

胡说八道,栽赃陷害。

【王力律诗三条件是充分且必要条件】何在?

点评

不跟你谈,没有共同语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1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5 12: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5 12:26
胡说八道,栽赃陷害。

【王力律诗三条件是充分且必要条件】何在?

不跟你谈,没有共同语言。

点评

针断,是声乐高材生,专业就是【二胡】: 胡搅蛮缠,胡编乱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1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12: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5 12:44
不跟你谈,没有共同语言。


针断,是声乐高材生,专业就是【二胡】:
搅蛮缠,编乱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18: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5 12:14
大拗句(中仄中仄仄)

王力的观点是,大拗必救。

在否认拗救说后,该如何理解近体诗中的拗句现象,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我是以对拗句现象的容忍度上解释的。——象三羊说的那样推倒重来,我是做不到的。

点评

在否认拗救说后,该如何理解近体诗中的拗句现象,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我是以对拗句现象的容忍度上解释的。——象三羊说的那样推倒重来,我是做不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18:39
拗救的最大意义在于方便写诗人,给与作者更大的创作自由,而不在于是否完善理论体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1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5 18: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18:08
在否认拗救说后,该如何理解近体诗中的拗句现象,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我是以对拗句现象的容忍度上解 ...

拗救的最大意义在于方便写诗人,给与作者更大的创作自由,而不在于是否完善理论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18: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5 18:23
拗救的最大意义在于方便写诗人,给与作者更大的创作自由,而不在于是否完善理论体系。 ...

是的。拗救只是给人一个心理满足吧——即从整联看,平仄声得到相对的平衡。但确实与出不出律无关。这个结论,可从“贾岛五言律诗出句(中仄中仄仄)拗者19例,其中11例对句救,8例对句不救”中得出。所以我说:救的就当他的调声术好了,不救自然可以。遥握。

点评

多次听你说,倒请将不救例举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18: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5 18:41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18:08
在否认拗救说后,该如何理解近体诗中的拗句现象,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我是以对拗句现象的容忍度上解释的。——象三羊说的那样推倒重来,我是做不到的。

你是怎么一回事?【三羊说的那样推倒重来】,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吗?
找找原话,看看啥样是如何说的!你不要断章取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19: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5 18:39
你是怎么一回事?【三羊说的那样推倒重来】,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吗?
找找原话,看看啥样是如何说的!你不 ...

呵呵。即推倒平仄律,按你的二五不同声(仄声)来,这个,我是做不到的。

点评

这也不是原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1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19: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19:00
呵呵。即推倒平仄律,按你的二五不同声(仄声)来,这个,我是做不到的。 ...

这也不是原话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25 20: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18:30
是的。拗救只是给人一个心理满足吧——即从整联看,平仄声得到相对的平衡。但确实与出不出律无关。这个结 ...

多次听你说,倒请将不救例举示。

点评

张 籍(767—830)《反舌无声》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郑 谷(851—910)《春涨曲江池》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仄上平仄去?平平仄仄平。 王贞白(875—958) 试律诗《宫池产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21: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25 20:07
多次听你说,倒请将不救例举示。

张  籍(767—830)《反舌无声》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郑  谷(851—910)《春涨曲江池》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仄上平仄去?平平仄仄平。

王贞白(875—958) 试律诗《宫池产瑞莲》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21: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25 20:07
多次听你说,倒请将不救例举示。

谢谢。贾岛五律诗大拗不救8例:
1.月下行几步,花开到四邻(全唐诗6637页,下同)
2.挂席从古路,长风起广津(6639页)
3.我忆山水坐,虫当寂寞闻(6648页)
4.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6655页)
5.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6661页)
6.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6663页)
7.身爱无一事,心期往四明(6672页)
8.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6689页)

注:这是从诗词曲格律纲要中摘抄来的,我只是转述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21: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5 21:41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5 19:13
这也不是原话的意思!

呵呵。意思如此。

我接受的是王力的,要修正的也是王力的,反正是能修正多省算多少吧。毕竟这个相对容易…… ...


推到重来才是正路

——这可是你说的哦。(几句讲清拗救论的215楼)

点评

探索的路子不对,难道不要推到重来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21: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21:31
呵呵。意思如此。

我接受的是王力的,要修正的也是王力的,反正是能修正多省算多少吧。毕竟这个相 ...

探索的路子不对,难道不要推倒重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22: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5 21:56
探索的路子不对,难道不要推倒重来吗?

呵呵。你敢推倒。我可不敢呢。还是修正和补漏轻松点吧。
王力的理论,已经成系统了。推翻在建系统,岂是那么容易的?

点评

你就是和稀泥,大拗可救可不救。 不救的时候,大拗句是否合律? 你老是回避关键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22: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22:01
呵呵。你敢推倒。我可不敢呢。还是修正和补漏轻松点吧。
王力的理论,已经成系统了。推翻在建系统 ...

你就是和稀泥,大拗可救可不救。
不救的时候,大拗句是否合律?
你老是回避关键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22: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5 22:21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5 22:11
你就是和稀泥,大拗可救可不救。
不救的时候,大拗句是否合律?
你老是回避关键的问题! ...

大拗句自然不合律。如对绝句:对偶有一句拗,因为律句多,还是可以作为绝句看的,不要看作古绝。这就是从对拗句的容忍度上理解的。即有个容忍限度。
是否近体诗,可由此推断。一是要律句多,故律句不少于五句,二是偶有拗句,则大拗句(包括禁忌句)不能多于两句。在对仗合律的基础上,符合这个容忍限度的,可以看作近体诗。

点评

换一种说法。 对于【仄仄仄仄仄】来说, 你用什么标准判为【拗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2:21
又来和稀泥! 大拗句,道东合律还是失律,你不要拿【拗】来糊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2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22:14
大拗句自然不合律。但对偶有一两句拗,因为律句多,还是可以作为近体诗看的。这就是从对拗句的容忍度上理 ...

又来和稀泥!
大拗句,道东合律还是失律,你不要拿【拗】和【容忍】来糊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22: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22:14
大拗句自然不合律。如对绝句:对偶有一句拗,因为律句多,还是可以作为绝句看的,不要看作古绝。这就是从 ...

换一种说法。
对于【仄仄仄仄仄】来说,
你用什么标准判为【拗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22: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5 22:16
又来和稀泥!
大拗句,道东合律还是失律,你不要拿【拗】和【容忍】来糊弄? ...

这不是湖弄,这是事实,大拗不救是存在的,必须为此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点评

对啊!就是要找出合理的解释! 王力所谓的大拗句,为什么可救可不救。 唯一的解释,就是大拗句是合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22: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5 22:21
换一种说法。
对于【仄仄仄仄仄】来说,
你用什么标准判为【拗句】的! ...

不是律句(四个基本律句,五个等律句,一个特拗准律句)的,皆为拗句,因第一、三字的平仄有违,并不违反平仄粘对的规律,称之为小拗。而第二、四字上平仄有违,则违反了平仄粘对的规律,称为大拗。中仄中仄仄句式,为五言B种拗。

点评

又来了原地打转! 你的所谓的标准句,又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依据什么理论而来的! 几次领教你,你就是闭口不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22: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5 22:38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22:23
这不是湖弄,这是事实,大拗不救是存在的,必须为此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

对啊!就是要找出合理的解释!
王力所谓的大拗句,为什么可救可不救。
唯一的解释,就是大拗句是合律的!【使用量多】,【多些容忍】,【名家也用】、【科举也用】……,这都不是合律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22: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5 22:31
对啊!就是要找出合理的解释!
王力所谓的大拗句,为什么可救可不救。
唯一的解释,就是大拗句是合律的! ...

这说不通。如你所说,那八句大拗诗,也算近体,岂非笑话!

点评

原本就是,何笑之有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2: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22: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22:29
不是律句(四个基本律句,五个等律句,一个特拗准律句)的,皆为拗句,因第一、三字的平仄有违,并不违反 ...

又来了原地打转!
你的所谓的标准句,又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依据什么理论而来的!
几次领教你,你就是闭口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22: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5 22:40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5 22:35
又来了原地打转!
你的所谓的标准句,又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依据什么理论而来的!
几次领教你,你就是 ...

我的律诗平仄小议中有,在几句讲清拗救论中也有。

五言诗句中,能作为律句的只有四个基本句,三个变式句,两个拗救句,一个特拗句,共十个句式:①平平仄仄平和拗救“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和变式“仄平平仄仄”、特拗“平平仄平仄”;③仄仄仄平平和变式“平仄仄平平”;④仄仄平平仄和变式“平仄平平仄”。除此十个句式,皆为拗句。其中小拗句,并不影响平仄粘对,故除了禁忌句孤平、三平调外,不受限制。而大拗句,因违反平仄粘对的规律,故除了特拗作准律句外,在近体律诗中是要受到限制的。

点评

在五言诗句中,能作为律句的只有四个基本句,三个变式句,两个拗救句,一个特拗句,共十个句式:①平平仄仄平和拗救“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②平平平仄仄和变式“仄平平仄仄”、特拗“平平仄平仄”;③仄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2:48
问的少了,你就说是你的, 问的多了,你就说别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2:44
你的那个主贴,几句话可以说清,实际你并没有说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2:42
你的标准,能是大唐科举的标准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2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22: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22:32
这说不通。如你所说,那八句大拗诗,也算近体,岂非笑话!

原本就是,何笑之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5 22: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22:37
我的律诗平仄小议中有,在几句讲清拗救论中也有。在五言诗句中,能作为律句的只有四个基本句,三个变式句 ...

你的标准,能是大唐科举的标准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2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