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2|回复: 9

我在想:最有“道理”的人可能是傻子

[复制链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9-29 10: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言哉 于 2016-9-29 10:27 编辑

我在想:最有“道理”的人可能是傻子。傻子说月亮上有嫦娥,我们反对说没有,傻子说你们怎么知道,我们回答是没看见,可傻子问你们去过月亮吗,没看见不代表没有,我们再回答有专家去过,傻子说专家去过等于你们去过吗,你们等于专家吗?我们只能回答我们不等于专家。。。。
这里有人提问什么叫语言环境改变,我的心是默然的,因为当今语音环境的变化(方言的萎缩,普通话的影响扩大)是历代难以比拟的,我想我遇到的可能是与世隔绝的人,可都与世隔绝了,我又怎么会在论坛上遇到他的呢?
回到题目上,历代的韵书向来是语音学家研究的依据,韵书之间的差异就是语音变化的体现,还有象三十六字母之类的语音记载的文献,还有不同方言区的人口迁徙和原住民数量对比,包括变化的时期,对于中古近古的语音划分那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这么多学者大师呢!
只要每个人发音都不一样,语音的变化就难以阻止,只有不断的正音,古代根本没那个手段,说什么某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子语音不会变的都是胡扯,说它古只是包含的古音成分多一些而已。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9-29 14: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形音义三属中语音的流变性最大,否则中古时就不必以切韵正音,直接继续使用上古语音好了,孔子不是就用的雅言吗?

点评

说的有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9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9-29 14: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不会读平水韵 于 2016-9-29 14:10 编辑

我一直纳闷的是,唐宋人缘何不用上古时候的雅言乃至夏言为诗填词呢?这是否意味唐宋之人不尚传统甚至数典忘祖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9-29 14: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诗人们大面积以他自己都读不出听不懂的古声韵入诗,并以此为荣,未知傻子会怎么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9-29 17: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9 16:09
准确地说古韵入的是旧体诗,用现代语音标准写的新诗其数量,至少是流传下来的旧体诗的几万倍吧。为什么就 ...

林先生放心,旧体诗不应消亡,也不会消亡。

呵呵,瞧您说的可怜劲儿,倒像是新韵占着全国性正统诗韵地位呢……中古读书音倒像个受害人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21: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9 14:06
汉字形音义三属中语音的流变性最大,否则中古时就不必以切韵正音,直接继续使用上古语音好了,孔子不是就用 ...

说的有理。

点评

有理又如何?呵呵,这年头儿,有理不如嘴大呀,比如那个晓风轻送,上下嘴唇轻轻一碰就四两拨千斤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9 17: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10-9 17: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又如何?呵呵,这年头儿,有理不如嘴大呀,比如那个晓风轻送,上下嘴唇轻轻一碰就四两拨千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10 07: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10-9 17:50
有理又如何?呵呵,这年头儿,有理不如嘴大呀,比如那个晓风轻送,上下嘴唇轻轻一碰就四两拨千斤了。 ...

呵呵。你本就是在无理取闹,所以你就是用再多的马匣来抬轿、吹泡,也是枉然。有理的,何须用你这些下三烂的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7 0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