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61|回复: 29

“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何时?

[复制链接]

1009

主题

831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38
贡献
7967
金钱
10501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10-7 12: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何时”
---《枫桥夜泊》一诗问题探讨
《枫桥夜泊》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代表作,至今刻在苏州寒山寺。然而,因其生平事迹不详,关于这首诗的内容一直被人们质疑,众说纷纷,没达成一致观点。
历史记载,张继,字懿孙,今湖北襄阳)人。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枫桥夜泊》一诗全文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么,对这首诗争议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 “月落乌啼霜满天”     是何时?
  一般认为,诗人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来到此地,这时“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咋一看,这样的解释似乎有理。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至少有以下4个问题:
   1. 傍晚,月亮能“落”吗?
常识告诉我们傍晚是日落月升的时候,不是月落时分。月落是天明的时候。
2. 乌鸦晚上叫吗?
乌鸦是夜间休眠,白天出来觅食禽鸟,夜间不啼叫。所以,听到乌鸦叫了,也是天明的时间。
3. 晚上能看到“满天霜色”吗?
霜是水汽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寒冷的秋天清晨,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这是因为夜间植物散热的慢、地表的温度又特别低、水汽散发不快,还聚集在植物表面时就结冻了,形成霜。不言而喻,霜是在早晨看到的,晚上没有霜。
据此,我们可以说,这首诗写作背景应该是清晨月落时分,天亮了,乌鸦起床觅食发出阵阵叫声,作者寻声望去,房屋、树木,到处都挂着白霜。
然而,为题到此并没有结束。
4. 苏州秋天有霜吗?
苏州属江南地区。江南四季常青,全年无霜期长达300多天,所以秋天无霜。从科学上看,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汽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才会结霜。那么,苏州地区何时地表温度低于摄氏零度以下,有霜呢?只有在寒冬腊月。江南有霜期约60天,一般在12月份和来年一月份。由此可见,作者写的“霜天”是腊月,不是“秋月”。
二、“江枫”何所指?
以前,“江枫”所有版本一直解释为“江边的枫树”。苏州河边有枫树吗?后来,在上世纪80年代一位中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苏州做了考查,发现苏州河边从来就没有生长过枫树,不是江边的枫树。经过查阅文献研究发现,原来“江枫”是两座桥的名字,一座叫“江桥”,即作者停泊之桥,现在依然存在;另一座叫“枫桥”或“封桥”,很久以前就不存在了。从此揭开历史之谜。
三、 “渔火”指什么?
一般都认为,“渔火”就是船上的“灯火”。细想一下,作者为什么把船上的 “灯火”叫“渔火”呢?其实这里的“渔火”不是“灯火”,而是炊火,即渔民做饭的火。古时,船家以打渔或运载旅客为生,以船为家。每日三餐做饭时须停靠岸边,在岸边生火做饭,因为船是木制的,上边不能生火。所以,作者笔下的“渔火”在诗里是指船家在岸边做早饭的火,即江桥和枫桥的船家已经起来生火做早饭啦。
四、全诗采用的何种写作笔法?
     既然作者写的苏州冬天的霜晨景象,怎样解释“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是寒山寺的古老习惯,古人已经考证过,此不赘述。此句是作者清晨醒来,看到眼前景象后,对昨晚半夜的回忆,写作手法叫倒叙。
五、 结论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作者这首绝句是叙事、写实、借景抒情诗,没有半点虚构的物象。全诗起句和承句是直叙写法,转句和结句是倒叙笔法。诗的大意说:的在一个寒冷腊月的晚上乘船来到苏州河的枫桥夜泊,宿在船上。第二天清晨作者醒来,月已落下,乌鸦已经起来觅食啼叫着,漫天霜色。江桥和枫桥的船家已经起身在岸边做早饭,渔火在两桥之间依稀可见,似乎睡眼惺忪发愁,还想睡觉,怨天亮得太早。这时,作者忽然想起,昨天半夜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他的客船上。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14: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10-7 14:32 编辑

[有点乱,编辑了一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何时”

---《枫桥夜泊》一诗问题探讨
《枫桥夜泊》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代表作,至今刻在苏州寒山寺。然而,因其生平事迹不详,关于这首诗的内容一直被人们质疑,众说纷纷,没达成一致观点。
历史记载,张继,字懿孙,今湖北襄阳)人。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枫桥夜泊》一诗全文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么,对这首诗争议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何时?
   一般认为,诗人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来到此地,这时“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咋一看,这样的解释似乎有理。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至少有以下4个问题:
   1. 傍晚,月亮能“落”吗?
常识告诉我们傍晚是日落月升的时候,不是月落时分。月落是天明的时候。
   2. 乌鸦晚上叫吗?
乌鸦是夜间休眠,白天出来觅食禽鸟,夜间不啼叫。所以,听到乌鸦叫了,也是天明的时间。
   3. 晚上能看到“满天霜色”吗?
霜是水汽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寒冷的秋天清晨,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这是因为夜间植物散热的慢、地表的温度又特别低、水汽散发不快,还聚集在植物表面时就结冻了,形成霜。不言而喻,霜是在早晨看到的,晚上没有霜。
据此,我们可以说,这首诗写作背景应该是清晨月落时分,天亮了,乌鸦起床觅食发出阵阵叫声,作者寻声望去,房屋、树木,到处都挂着白霜。
然而,为题到此并没有结束。
   4. 苏州秋天有霜吗?
苏州属江南地区。江南四季常青,全年无霜期长达300多天,所以秋天无霜。从科学上看,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汽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才会结霜。那么,苏州地区何时地表温度低于摄氏零度以下,有霜呢?只有在寒冬腊月。江南有霜期约60天,一般在12月份和来年一月份。由此可见,作者写的“霜天”是腊月,不是“秋月”。
    二、“江枫”何所指?
以前,“江枫”所有版本一直解释为“江边的枫树”。苏州河边有枫树吗?后来,在上世纪80年代一位中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苏州做了考查,发现苏州河边从来就没有生长过枫树,不是江边的枫树。经过查阅文献研究发现,原来“江枫”是两座桥的名字,一座叫“江桥”,即作者停泊之桥,现在依然存在;另一座叫“枫桥”或“封桥”,很久以前就不存在了。从此揭开历史之谜。
    三、 “渔火”指什么?
一般都认为,“渔火”就是船上的“灯火”。细想一下,作者为什么把船上的 “灯火”叫“渔火”呢?其实这里的“渔火”不是“灯火”,而是炊火,即渔民做饭的火。古时,船家以打渔或运载旅客为生,以船为家。每日三餐做饭时须停靠岸边,在岸边生火做饭,因为船是木制的,上边不能生火。所以,作者笔下的“渔火”在诗里是指船家在岸边做早饭的火,即江桥和枫桥的船家已经起来生火做早饭啦。
    四、全诗采用的何种写作笔法?
    既然作者写的苏州冬天的霜晨景象,怎样解释“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是寒山寺的古老习惯,古人已经考证过,此不赘述。此句是作者清晨醒来,看到眼前景象后,对昨晚半夜的回忆,写作手法叫倒叙。
    五、 结论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作者这首绝句是叙事、写实、借景抒情诗,没有半点虚构的物象。全诗起句和承句是直叙写法,转句和结句是倒叙笔法。诗的大意说:的在一个寒冷腊月的晚上乘船来到苏州河的枫桥夜泊,宿在船上。第二天清晨作者醒来,月已落下,乌鸦已经起来觅食啼叫着,漫天霜色。江桥和枫桥的船家已经起身在岸边做早饭,渔火在两桥之间依稀可见,似乎睡眼惺忪发愁,还想睡觉,怨天亮得太早。这时,作者忽然想起,昨天半夜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他的客船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14: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歪解一下:早晨起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遍静寂。这船是夜半钟声时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9

主题

831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38
贡献
7967
金钱
10501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2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7 14:4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歪解一下:早晨起来,月落乌啼霜 ...

感谢诗友光临雅赏编辑美评!遥祝秋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9

主题

831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38
贡献
7967
金钱
10501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20: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7 16:55
我觉得它写的就是半夜时的景象。“月落”,月亮只有三分之一时,一般半夜前就西沉了;”霜满天“秋天晚上九 ...

感谢诗友光临雅赏美评!遥祝秋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9

主题

831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38
贡献
7967
金钱
10501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20: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7 16:55
我觉得它写的就是半夜时的景象。“月落”,月亮只有三分之一时,一般半夜前就西沉了;”霜满天“秋天晚上九 ...

有两点是肯定的:1. 苏州秋天不下霜,因为夜间气温零上18度左右,我就生活在江南呀。
                             2..  乌鸦半夜肯定不叫。如果每到半夜就敲钟,是习惯性行为,也不会惊动乌鸦,它习以为常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2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首诗没有什么难解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傍晚船泊苏州的时侯,诗人在江枫渔火中带着忧愁睡觉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睡到半夜,寒山寺的钟声传到船上把他惊醒了。
这诗是张继第二天(或以后)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10-8 06: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7 23:52
就算不是即兴写的,但所写的景致应该是其所见才对。据楼主介绍苏州秋天无霜,那“霜满天”又从何谈起呢? ...

楼主所举的是否是唐时的气象报告,不是常见谈全球变暖吗,唐至今又不是一两天,而是千余年。
其实诗人的霜满天,并非实指,常识告诉我们,霜是水汽遇冷凝结在地表上的,岂可霜满天?落月时的余辉也。即天空呈现一片鱼肚白,满天霜和满鬓霜同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10-8 10: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善诗之人,把江桥枫桥写成江枫是一种耻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10-8 10: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糗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10-8 11:04: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10-8 10:22
对善诗之人,把江桥枫桥写成江枫是一种耻辱。

是的,似乎不会如此去写,夜半钟声用倒敘,早晨追忆昨夜钟声,绝句也不见这种写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91
贡献
13505
金钱
1600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8 16: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鸦夜盲,即便夜啼,也不会远离鸟巢,吃鱼恐不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9

主题

831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38
贡献
7967
金钱
10501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9 19: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6-10-8 16:44
乌鸦夜盲,即便夜啼,也不会远离鸟巢,吃鱼恐不确。

感谢诗友光临雅赏!祝秋祺!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9

主题

831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38
贡献
7967
金钱
10501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9 19: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10-8 11:04
是的,似乎不会如此去写,夜半钟声用倒敘,早晨追忆昨夜钟声,绝句也不见这种写法。 ...

感谢诗友光临雅赏!祝秋祺!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9

主题

831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38
贡献
7967
金钱
10501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9 19: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诗友光临雅赏!祝秋祺!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9

主题

831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38
贡献
7967
金钱
10501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9 19: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10-8 10:22
对善诗之人,把江桥枫桥写成江枫是一种耻辱。

感谢诗友光临雅赏!祝秋祺!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9

主题

831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38
贡献
7967
金钱
10501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9 19: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8 06:34
楼主所举的是否是唐时的气象报告,不是常见谈全球变暖吗,唐至今又不是一两天,而是千余年。
其实诗人的 ...

极好的想象力!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9

主题

831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38
贡献
7967
金钱
10501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9 19: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7 23:52
就算不是即兴写的,但所写的景致应该是其所见才对。据楼主介绍苏州秋天无霜,那“霜满天”又从何谈起呢? ...

先生一定是北方人!到苏州来过冬就知道啦!苏州12月至1月份晚间平均气温零上1度左右。现在寒露季节夜间温度17 度左右,白天穿半截袖,怎么会有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10-9 23: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昆仑 发表于 2016-10-9 19:27
感谢诗友光临雅赏!祝秋祺!握手!

重阳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9

主题

831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38
贡献
7967
金钱
10501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20: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诗友光临雅赏美评!秋气渐凉,注意加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9

主题

305

帖子

1147

积分

禁止访问

威望
51
贡献
338
金钱
402
发表于 2021-1-23 21: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1-23 23: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列的第一条,是对天文的无知。
我告诉你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即月亮升起依次毎天晚49分钟多。也就是说每天晚49分钟多落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61
发表于 2021-1-23 23: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昆仑 发表于 2016-10-9 19:33
先生一定是北方人!到苏州来过冬就知道啦!苏州12月至1月份晚间平均气温零上1度左右。现在寒露季节夜间温 ...

有个基本的事实,张继写的是唐代。唐代的气候与今天是有差别的,不能生硬地套到姑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2
贡献
13985
金钱
17057
发表于 2021-1-24 09:2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苏州地区,1984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廿七)出现过早霜;苏州年平均无霜期233天,最短为191天(1992年)、最长282天(2003年);最晚终霜年份是1962年4月18日(农历三月十四)。
  
   那来的“全年无霜期长达300多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00: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