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1

[其他] 学诗札记[三]

[复制链接]

686

主题

1657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7
贡献
1922
金钱
4258
发表于 2016-10-15 1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律与七律的比较:五律最具唐诗气质,多现丰神情韵;七律最具宋诗特性,多以筋骨思理取胜。五律多融情入景,七律更强调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五律要求精简,追求虚空境界,七律则较平实。五律常需紧缩掉连词副词,七律则常以连词副词入句。七律往往用复沓回环手法,五律则罕见。
要深味各种体裁诗歌的体性,一要多诵读,二要多练笔。要尽可能读高品位的诗,不要读品位卑下的诗。
郁达夫说,旧诗的秘诀,一是辞断意连,二是粗细对称。杜工部龚自珍就是这样的行家里手。
五绝易作,其诀窍即在三四句不直写题旨,而渲染景物或托物比兴。五绝以古绝为正宗,近体五绝,终觉气格卑下。
七绝一般首二句正论,三四句转折。要做到婉曲回环,往往以第三句为主,第四句承接之。亦有以第三句为辅翼,第四句转折的。绝句要诗绝意不绝,结句大都宕开一笔,仅就情景加以渲染勾勒,绝不直说主题,而把联想空间留给读者,此之谓神韵之法。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每句的后三字[三字脚]故意与近体诗不同;故意在该粘的地方不粘,该对的地方不对;可用仄声韵,也可转韵。
古体诗也不允许平仄通押。一般在开始新的一层意思处转韵,一层意思中小的层次,也可以转韵。一般五古不转韵,而七古多转韵。五古篇幅较短者多直赋其情,或比兴寄托,较长者则多叙事,中间穿插议论抒情。五古以高古雄浑为正格,要有间气有风骨。词句不妨质朴,不妨以文为诗,多加议论。
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风格是婉转流动,纵横多姿。
歌行的基本章法是仄韵平韵交替,四句一换韵。七言歌行,下字须雅驯,尤须多用典,用借代。而七古句法则须求健举,故多以文为诗,亦甚少转韵。
善为诗者众,善为文者稀。善为诗,只要有性情,有天分;善为文,则非要有思想有学养不可。

3165

主题

5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3830
贡献
56817
金钱
64162

功勋诗友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15 11: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字粒就是情感律动的音符。。。。。。
诗词就是意境建筑的乐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8 19: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