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学堂窝人 于 2016-10-17 13:29 编辑
一直不遗余力推广新声韵的二0一九五四先生,一直鼓吹新声韵如何如何好,在下曾问及新声韵如何分韵部,轻声作平声还是仄声,变调如何处理?一直不见回答,真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但心里那杆秤是怎样的?要彻底掩藏也非易事,昨天读了其几首大作,终究还是看出了一些端倪:
其一 字练词达律也工,通篇无处觅心声。 成行成句难成诵,底事从来不脸红。
其二 字里情怀淡到无,行间风骨软如酥。 哀声入耳犹闻笑,戚色盈眸未见哭。 不向田间聆布谷,焉朝陌上乱提壶。 但凭几许佯工句,竟敢人前谓老夫?
其三 闲来兀自扫庭除,懒问苍生有或无。 笔下唯尊八股句,人前独秀五车书。 水中赏月声相应,雾里观花影不孤。 莫道伊家情味寡,应怜越老越糊涂。
从第一首绝句可知,五四先生用的是《中华新韵》十四韵。中华新韵十四韵最大的特点是ing/ong/eng合为一部,十四韵被大多数人否定,就在于它不尊重普通话客观实际,用东北方言取代普通话——挂羊头卖狗肉。凡属懂得普通话的作者,都不会将“ong\eng”作为一个韵部,因为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红、工和声能押韵吗?有韵味吗?答案是否定的!从五四先生用韵来看,可知他(她)并不懂得普通话,不知道ing/eng可以相押ing其实是ieng简化形成,韵腹、韵尾相同,所以能够押韵,而ong并非如此。自己不懂得普通话却想充当推广新声韵的领袖,长期摇旗呐喊,但无人拥戴,不见起色,自然不足为怪!外行领导内行的时代留下的教训太多了,人们敬而远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理解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