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26|回复: 16

否认平水韵等于否认唐诗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复制链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10-23 15: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23 15:54 编辑

否认平水韵等于否认唐诗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早就注意到林金建先生在“平水韵是中华诗词史上的里程碑”下的这段跟帖了:
       “否认平水韵,说穿了就是要否认唐诗,通观推动新韵的人的论点莫非是中古音现在的人不会读了,这岂不等于说唐诗我们不会读了,再读它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们肯定平水韵的作用也就等于肯定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华诗词的文化价值,肯定中华诗词的文化价值等于肯定中华民族文化价值。”
       之所以迟迟未予置评,是因为林先生一向老成厚道,实在不忍拂之。窃以为,林金建先生的辩风与南窝北叶、晓风轻送等人动辄随意引申、胡乱演绎、无中生有而后强加于人的诡辩之道还是有着明显不同的,故此一直隐忍未发。今见平水韵是中华诗词史上的里程碑已被飘红,为免相关跟帖形成误导,看来有些话实在是不能不说了。
       草拟本文之前,又特意到诗词理论版和国学纵横版大致浏览一下,还是未能寻到否认平水韵之人,也未觅到否认平水韵之帖,未知林先生所谓“否认平水韵”之说从何而来?就我二〇一九五四并有关同仁而言,我们对中古平水韵一向是尊崇有加的,我们从未否认过平水韵,我们否定的只是以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的非诚信现象。
       毋庸讳言,普天之下早已没有哪怕是一人能按中古正音系统诵读古今平水韵诗作了,此乃不争的事实,古音韵大家郑张尚芳先生等人早有论定,孙逐明、苏星空先生等平水韵资深学者也都是坦然承认的。然而,尽管不会读中古音了,我们却照样能够欣赏唐诗,仍会觉得一些千古名篇诗意无穷,捧读之际,仍然会有赏心悦目之感。为什么呢?因为若按杨万里的诗味说之类解释,决定诗之优劣的关键因素根本不在其外壳,而在其内核。
      但是,近体诗也好,格律诗也罢,其在声律方面有别于其他诗体的本质属性毕竟是其相对而言无与伦比的音乐美,毕竟主要在壳而不在核,由此可见,一首好诗未必就是好的近体诗或曰格律诗。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承认,在现代读书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不计其数的读书人,在领略唐人近体诗音乐美方面确实存在障碍。这种障碍有多大呢?大到不了解格律诗常识则已,一旦具备了相关知识,则其音乐美往往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矣。
       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本来是一首相当标准的五律,然而即便在央播、央视著名播音员、主持人读来,也了无令人心动的音乐美可言。在“中国诗词大会”以及“中华好诗词”的诗词达人们读来亦然,在普通现代读书人读来就更不用说了。那么,他们是怎样诵读《春夜喜雨》的呢?他们当然是这样读的:
chun  ye  xi  yu
hao   yu   zhi   shi   jie, dang  chun  nai  fa sheng。
sui   feng   qian   ru   ye, run    wu   xi   wu  sheng。
ye  jing  yun  ju  hei, jiang  chuan  huo  du  ming。
xiao kan hong shi chu,hua zhong jin guan cheng。

       我们只需大致浏览一下便不难看出,老杜这首五律的音乐美已被破坏殆尽,姑且不论中古正音音色、时值、音高、音强等等已被严重误读,jie、fa、hei、du、shi等入声字都被读成了平声,ju、kan等本该读平声的却又被读成了仄声,wu尽管仍有仄声效果,但却完全没有了短促急收藏的入声味道。如此读法,又如何能领略其音乐美呢?可悲的是,东南以外全国广大地区的现代读书人几乎都是这么读的,充其量是将jie、fa、hei、du、shi等入声字读成短促的去声。可是,如此不今不古、不伦不类的读法无疑又是对现代读书音规范读音的一种赤裸裸的破坏,赏读古人作品还情有可原,时人新作若再如法炮制,就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了。
       这当然不是老杜的错,也不是中古正音的错,更不是平水韵的错,而主要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平水韵表仍在,只是你读不出中古味道。有人可能不服气,可能会说,若按东南一带某地方言来读,《春夜喜雨》中的平仄归属大多能与中古平水韵表的规定吻合。那么笔者也会说,你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你读的也根本不是中古平水韵,而是现今某地方言,更为严重的是,你若是仅仅在平仄层面上奢谈声律,那么你永远也无法深入领略律句的音乐美。京胡、二胡、板胡都是二弦一柱,相像之处甚多,你去观赏一场二胡独奏音乐会,听到的却是板胡抑或京胡之音,那算什么二胡独奏呀?
       林先生否认平水韵,说穿了就是要否认唐诗”之说,同样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文革时倒是时常听到诸如此类的上纲上线之词,文革结束四十年后,再这样上纲上线显然不合时宜了。再说,平水韵乃是历史上的客观存在,谁又能否认得了呢?至于“所以我们肯定平水韵的作用也就等于肯定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华诗词的文化价值,肯定中华诗词的文化价值等于肯定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之说,就更是不着边际了,既然没人否认平水韵,那么不驳也罢。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17: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16:12
我此番话并非针对网上什么人说的,而针对的是否定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亲西方文化势力。这股势力倚托西方支持, ...

哦,原来如此。有那么严重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17: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16:24
权贵,富豪,文化精英争先恐后移居外国,他们还有什么民族感情可言呢?他们身上还有丝毫的民族自信吗?而恰 ...

如此说来,还真是个问题呢。林先生消息可真灵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23 18: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吟者至今没明白这个道理:你只有先消灭唐诗,才能消灭平水韵!到二0一九五四消灭唐诗任务艰巨的很哪,你的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23 18:29
吟者至今没明白这个道理:你只有先消灭唐诗,才能消灭平水韵!到二0一九五四消灭唐诗任务艰巨的很哪,你的 ...

你又错了,北叶先生!
吟者也好,二〇一九五四也罢,我们从未否定平水韵,我们否定的只是以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的非诚信现象和胡乱意淫平水韵的不雅之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2: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16:31
孙立平教授统计: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204人中,有187人其直系亲属在国外,有的还成了外国人。这一情况足以说 ...

这样机密的消息如果属实,孙立平先生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2: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18:25
你不妨上网看下正在厦门市举行的诗人节的相关报道吧。对这段话里不知你有何感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外国 ...

唉,一些事别总让老外当话把儿就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2: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21:28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就已彻底否定格律诗,不无讽刺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格律诗的幽灵又徘徊在中 ...

林先生言重了。现在没人否定格律诗,却有人反对诗八股和文字游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2: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21:48
我相信五四先生的愿望是善良的,但忽视民族文化所处的艰难境地这一实际情况。随着语言的发展,平水韵与现代 ...

林先生说的是五千年文明史还是什么?这与诗韵改革挨不上吧?
唐诗宋词等优秀传统文化任谁也否定不了,小脚是自己否定的。
至于诗八股和文字游戏,那还用人家否定吗?自己都应该脸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2: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21:54
眼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只剩下诗词这一块可以与西方文化相抗衡了,音乐,绘画等已被西方彻底否定。 ...

那诗人们就更得争气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2: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21:56
不要说诗词用韵,汉字也早已被否定,认为方块字难写难记,应采用拉丁化文字。 ...

汉字是另一回事。
在电脑打字成气候之前,的确有此动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2: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22:22
我是从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里看到的,虽没法确认这一说法的真实度,但鉴于孙教授是习大大在清华学习时的导 ...

哦,此等之事若未经证实,还是慎言为宜。个见,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3: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22:41
我说过n遍,现在写旧体诗的绝大多数是这几年刚学写的,与古人比尚处于幼儿园水平,这是诸多客观原因造成的 ...

刚学几年、学了十几年甚或几十年的普通诗词爱好者大多不属诗人,以诗人自居者理当争口气。
晚清的所谓古典诗词并不少,且不乏名家,还不是照样被英国、小日本、八国联军打的稀巴烂?
空谈向来是要误国的,林先生就别再给当今诗词界那些不争气的文字匠们找台阶了吧。您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3: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23:00
给五四兄提个小建议,同一篇文字如没太大必要的话,今后可否只发一个栏目。 ...

如此甚好!只是我有个直接往屏幕上敲帖的习惯,时常不能及时留取底稿。由于动辄被无端删帖,甚为郁闷,才不得已一帖多发的。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3: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23:21
你说这些人又得到什么?我至今没发现哪位写旧体诗的被媒体称为诗人,诗人这一称谓已属于写新诗的专利了。 ...

而写旧体诗的,即便是中华诗词学会的领导也都是离退休干部,仅挂个社会职务而已,在体制内毫无地位可言。可以说眼下写旧体诗纯粹是自娱自乐,拿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来说,也只是虚名罢了,单位里既评不了职称也成不了提干的依据,社会上更没人理会。


诚如是,则中华诗词学会无所作为的头头们应该集体辞职了,那可不是一般的社区诗词沙龙之类,那分明是国字号的行业指导机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3: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23:36
美国军舰都进入中国领海巡航了,你怎不叫军头们集体辞职?看来你也就敢对没权位的诗词学会老头们嚷嚷。 ...

呵呵呵呵~
军界的事自有习大大和中央军委统筹安排。我只是诗词界的一名新兵,能给诗词界高层提些建设性意见已经是勉为其难了。林先生消息那么灵通,倒是可以给军头们当高参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3: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23:21
你说这些人又得到什么?我至今没发现哪位写旧体诗的被媒体称为诗人,诗人这一称谓已属于写新诗的专利了。 ...

先生何必苦追寻,律句无声自有因。
地震堪催吟者泪,天塌不动匠人心。
宋唐风骨埋荒径,魏晋衣冠葬古津。
不用家国作弦柱,只能空抚仄平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08: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