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逐鹿江南 于 2016-11-25 10:22 编辑
2009年12月16日,美国《时代》杂志将中国工人作为一个群体,评选为当年该杂志年度人物。该杂志称:“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有力刺激了他国经济。此功归谁?首先归功于千千万万背井离乡、在中国繁荣的沿海城市工作的工人群体(即民工)。在深圳一家工厂,我们看到那些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人:中国普通的男人和女人。”
此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七年,但中国民工的生存状况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因此,这首当年写的诗仍然有其社会意义。
当互联网告诉我这一消息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中国工人,其实绝大多数是离乡务工的农民 一个一向被人俯视的群体 他们在城市的外号是:痞子、小偷、劫犯 是肮脏、野蛮、低素质的代名词 是城市治不愈、割不掉的毒瘤 昨天,还有人对着我历数民工的种种劣迹 鄙夷的神情让我的脸足足红了半小时 (因为我其实也不过是个高级民工)
高级酒店觥筹交错 民工们只能在小摊上咽黄菜叶吃陈米饭 摩天大楼盖上了云端 民工们却在四面透风的木板房与虫蚁同眠 飞机空着肚子飞来飞去 民工们却在为一张火车票露宿寒冷的车站 当时髦女人在涂抹指甲油的时候 我的民工兄弟却举着被机器切掉了指头的手 撕心裂肺地哭喊
过年的时候 有人跪在老板豪宅的门前讨要工钱 甚至爬上楼顶用生命表达绝望 在深圳,我曾看见一群保安 暴打一个已过中年的讨薪民工 那凄厉的哭喊声 至今还常常把我从梦中惊醒
前途在他们眼里只是水月镜花 那攥得都快滴油的几张薄薄的钞票 可是家人日夜期盼的冬天的阳光 没有社会保障 生病了硬挺着把牙关咬得咯咯作响 将青春没日没夜地摆上工作台 八小时制对于他们不过是一枕黄粱 矿井塌陷 首先把他们卑微的身体埋葬 经济寒潮 他们最先卷起薄薄的行囊 年年飙升的GDP背后 不知隐藏了多少民工的血汗和痛伤
这一则新闻中的新闻 打翻了我心里的五味瓶 被我的同胞那样不齿的民工 《时代》为何给了他们如此高的荣耀? 呆呆地看着电脑屏幕 我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2009年12月28日,南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