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98|回复: 48

妄评李鸿章名联

[复制链接]

42

主题

1759

帖子

5919

积分

版主

中华诗人诗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7
贡献
1807
金钱
2084
发表于 2017-1-13 17: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影110 于 2017-1-13 19:14 编辑

妄评李鸿章名联
上联: 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下联: 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
   此联乃晚清名臣李鸿章所题。从格律上讲,此联平仄合律,对仗工稳。从联意来讲,作者身居要职,叱诧官场,早以看透官场之事,因而上联就直抒胸臆:为不为官无所谓,只要有钱有吃的用的,还有诗书风雅之事可以消遣,那就像山里的宰相自由自在,潇洒无比。下联紧跟上联之意进行补充,祈寿年只要不生病,不吃药,又不欠外债,每天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那就是活神仙。
   这副对子读着语言朴实简单,但其意境却很高远,言简意深,试问世间能做到着有几?布衣为裹腹之食而奔波,囊有钱,仓有米那只是前进的目的,或许其中有腹有诗书之人,却估计也被生计打磨成“孔一己”。有钱有米者能做成山中宰相又有几人,势必还期银更多,身更显,权更重,又有几人淡然能如陶翁。估计鸿章亦未能为,不然何至穷极一生还流连于官场。人期有裹腹之食,有置产之银,而后又期权高位显,成朝堂之宰相。噫吁!难为山中宰相矣!谓之:人心不足也!下联,其文其意倒是简简单单,实实在在,估计人人都祈之。健康第一,有“1”才有“0”

    psb11.jpg

   金鸡报晓,佑得安康!人生本是喜忧参半,学会减压,学会放下,可为地上神仙。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3 18: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没有失律,非常严密。“要”读平声
《集韻》《韻會》伊消切,音邀。求也。

点评

谢谢指导!问好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3 1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5

主题

6222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47
贡献
7247
金钱
11204
发表于 2017-1-13 18: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 中不足之处:上联三有,下联四无。又:心无忧,三连平。

点评

下聯的 "旡须服药" 原作應為 "毋須服藥" 吧! "毋"與 "無" 古時雖然相通,但以近現代人的書寫習慣, "毋須" 是正寫, "無須" 是視作白字而 "無需" 是錯寫了。 李中堂大人不會弄錯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5 07:28
这个说中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3 20:12
谢谢指导!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3 19: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59

帖子

5919

积分

版主

中华诗人诗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7
贡献
1807
金钱
208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19: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3 18:30
平仄没有失律,非常严密。“要”读平声
《集韻》《韻會》伊消切,音邀。求也。 ...

谢谢指导!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59

帖子

5919

积分

版主

中华诗人诗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7
贡献
1807
金钱
208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19: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剑之 发表于 2017-1-13 18:42
美 中不足之处:上联三有,下联四无。又:心无忧,三连平。

谢谢指导!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3 20: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剑之 发表于 2017-1-13 18:42
美 中不足之处:上联三有,下联四无。又:心无忧,三连平。

这个说中了

点评

比起李鸿章,我的文化程度微不足道。对不起,在这里可以挑战李鸿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3 2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5

主题

6222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47
贡献
7247
金钱
11204
发表于 2017-1-13 23: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起李鸿章,我的文化程度微不足道。对不起,在这里可以挑战李鸿章。

点评

呵呵,先生厉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4 2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59

帖子

5919

积分

版主

中华诗人诗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7
贡献
1807
金钱
208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20: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剑之 发表于 2017-1-13 23:24
比起李鸿章,我的文化程度微不足道。对不起,在这里可以挑战李鸿章。

呵呵,先生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5 07: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剑之 发表于 2017-1-13 18:42
美 中不足之处:上联三有,下联四无。又:心无忧,三连平。

下聯的 "旡须服药" 原作應為  "毋須服藥" 吧!

"毋"與 "無" 古時雖然相通,但以近現代人的書寫習慣, "毋須" 是正寫,  "無須" 是視作白字而 "無需" 是錯寫了。

李中堂大人不會弄錯的。

点评

写成毋则联语正确了,估计是如此。赞赏你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5 1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5 07: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dict.baidu.com/s?wd=只要&device=pc&from=home&q=只要

只要[zhǐ yào]

[so long as / on condition that] 表示具有充分的条件, 正句常用就、也、都、便相呼应, 表明由这种条件产生的一种结果。例:只要大家鼓足干劲, 什么困难也能克服。

這聯中, “要” 字讀 “去聲” 吧?!

点评

字典有注音,要。求也,平声。最先一直只有平声读法,中古出现仄声,因此“只要”在中古后一直有两种读音。现代只有一种读音了。而且有时读音不同意义也会有些不同。仄声的只要属于命令式(要,勒也,重要的),平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5 12:57
只要、但愿,是领字,领起下三短语。领字不拘平仄,此分句不能按五言论平仄,硬说要读平声。只要[zhǐ yào]念 法正确。不应以讳者忌。 “无须”恐是楼主手误,若原稿是无,则犯复。见联 论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5 0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5

主题

6222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47
贡献
7247
金钱
11204
发表于 2017-1-15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1-15 07:38
http://dict.baidu.com/s?wd=只要&device=pc&from=home&q=只要

只要[zhǐ yào]

只要、但愿,是领字,领起下三短语。领字不拘平仄,此分句不能按五言论平仄,硬说要读平声。只要[zhǐ yào]念 法正确。不应以讳者忌。
“无须”恐是楼主手误,若原稿是无,则犯复。见联 论联。

点评

谢谢老师!真的很荣幸,我的拙评能得到众位老师的关注指导!对联是从网友那里转发的,以李鸿章之才,我想应该是“勿须”这样就没有上三“有”,下四“无”得问题。至于“心无忧”虽是三平尾,但因是长联可适当放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5 20:24
谢谢老师!真的很荣幸,我的拙评能得到众位老师的关注指导!对联是从网友那里转发的,以李鸿章之才,我想应该是“勿须”这样就没有上三“有”,下四“无”得问题。至于“心无忧”虽是三平尾,但因是长联可适当放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5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5 12: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1-15 07:28
下聯的 "旡须服药" 原作應為  "毋須服藥" 吧!

"毋"與 "無" 古時雖然相通,但以近現代人的書寫習慣, "毋 ...

写成毋则联语正确了,估计是如此。赞赏你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5 12: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5 14:10 编辑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1-15 07:38
http://dict.baidu.com/s?wd=只要&device=pc&from=home&q=只要

只要[zhǐ yào]

1.字典有注音,要。求也,平声。最先一直只有平声读法,中古出现仄声,因此“只要”在中古后一直有两种读音。而且有时读音不同意义也会有些不同。仄声的只要属于命令式(要,勒也,重要的),平声的只要只含有一般的希望。现代仍有两种读音。
2.只要----也-----那是现代复句的语法要求,古代“只要”可单独用,这是古今的又一个区别。
本版研究风气浓,值得发扬

点评

要:【唐韻】於霄切【集韻】【韻會】伊消切,从音邀。【博雅】約也。【論語】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註】久要,舊約也。【左傳·哀十四年】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 又求也。【孟子】脩其天爵,以要人爵。 又【廣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2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5 13: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5 13:08 编辑

"毋須" 是正寫,  "無須" 是視作白字而 "無需" 是錯寫了。-----不是错写,二者平仄读音不同。二字的意义也有不同,毋的语气更重,属命令式,含有务必不要的意思。

点评

毋 ([ 广韵 :武夫切,上平10虞, wú, 遇合三平虞明)【唐韻】武扶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从音無。【禮·曲禮】毋不敬。【註】毋,止之辭。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又【儀禮·士相見禮】毋上于面,毋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21:48
谢谢老师!真的很荣幸,我的拙评能得到众位老师的关注指导!对联是从网友那里转发的,以李鸿章之才,我想应该是“勿须”这样就没有上三“有”,下四“无”得问题。至于“心无忧”虽是三平尾,但因是长联可适当放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5 2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59

帖子

5919

积分

版主

中华诗人诗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7
贡献
1807
金钱
208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20: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剑之 发表于 2017-1-15 09:39
只要、但愿,是领字,领起下三短语。领字不拘平仄,此分句不能按五言论平仄,硬说要读平声。只要[zhǐ y ...

谢谢老师!真的很荣幸,我的拙评能得到众位老师的关注指导!对联是从网友那里转发的,以李鸿章之才,我想应该是“勿须”这样就没有上三“有”,下四“无”得问题。至于“心无忧”虽是三平尾,但因是长联可适当放宽。
再次谢谢老师的关注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59

帖子

5919

积分

版主

中华诗人诗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7
贡献
1807
金钱
208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20: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剑之 发表于 2017-1-15 09:39
只要、但愿,是领字,领起下三短语。领字不拘平仄,此分句不能按五言论平仄,硬说要读平声。只要[zhǐ y ...

谢谢老师!真的很荣幸,我的拙评能得到众位老师的关注指导!对联是从网友那里转发的,以李鸿章之才,我想应该是“勿须”这样就没有上三“有”,下四“无”得问题。至于“心无忧”虽是三平尾,但因是长联可适当放宽。
再次谢谢老师的关注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59

帖子

5919

积分

版主

中华诗人诗台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7
贡献
1807
金钱
208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20: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5 13:02
"毋須" 是正寫,  "無須" 是視作白字而 "無需" 是錯寫了。-----不是错写,二者平仄读音不同。二字的意义也 ...

谢谢老师!真的很荣幸,我的拙评能得到众位老师的关注指导!对联是从网友那里转发的,以李鸿章之才,我想应该是“勿须”这样就没有上三“有”,下四“无”得问题。至于“心无忧”虽是三平尾,但因是长联可适当放宽。
再次谢谢老师的关注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主题

646

帖子

2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4
贡献
585
金钱
916
QQ
发表于 2017-1-16 18: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

欣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主题

646

帖子

2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4
贡献
585
金钱
916
QQ
发表于 2017-1-16 18: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联能明节,诗可达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21: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5 12:57
1.字典有注音,要。求也,平声。最先一直只有平声读法,中古出现仄声,因此“只要”在中古后一直有两种读 ...

:【唐韻】於霄切【集韻】【韻會】伊消切,从音邀。【博雅】約也。【論語】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註】久要,舊約也。【左傳·哀十四年】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 又求也。【孟子】脩其天爵,以要人爵。

又【廣韻】於笑切。讀去聲。【篇海】凡要也,要會也。【孝經】先王有至德要道。【晉書·宣帝紀】軍事大要有五。 又《論語》久要,亦讀去聲。【王安石·老人行】古來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須論久要。叶入誚韻。
平仄兩音,西周時已並存,都是上古音吧!只是那時意義及用法跟現代不同。


李鴻章是近世人,卒於1901年。他對聯語法,亦是近世常用的文詞,我相信 "只要" 是讀仄聲,毋須鑽牛角尖硬要返回春秋、戰國時造字不夠,往往出現六書中的 "假借",如要=騕、要=腰、要=偠... 造成讀音、釋義的混亂。


借問許先生,(1) 【論語】久要不忘平生之言。(2) 又《論語》久要,亦讀去聲。哪箇纔對?


点评

【論語】久要不忘平生之言。(2) 又《論語》久要,亦讀去聲。哪箇纔對? 都可  发表于 2017-1-17 21:31
不争了,没味。反正我说是平声。你说仄就仄吧。  发表于 2017-1-17 2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21: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5 13:02
"毋須" 是正寫,  "無須" 是視作白字而 "無需" 是錯寫了。-----不是错写,二者平仄读音不同。二字的意义也 ...

毋 ([ 广韵 :武夫切,上平10, wú, 遇合三平虞明)【唐韻】武扶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从音無。【禮·曲禮】毋不敬。【註】毋,止之辭。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又【儀禮·士相見禮】毋上于面,毋下于帶。【鄭註】古文毋爲無。【賈公彥疏】今不从者。《說文》云毋,禁辭,故不从有無之無也。 又將毋、毋乃,皆發問之辭,與無通。 

([ 广韵 :武夫切,上平10,wú,遇合三平虞明)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从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峑而無傲。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 广韵 :相俞切,上平10,xū,遇合三平虞心)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从音需。【說文】面毛()也。【爾雅·釋詁】須,待也。 又資也,用也。與需通。又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

需 ( [ 广韵 :相俞切, 上平10, xū, 遇合三平虞心)【唐韻】相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須。又【韻會】索也。

"無須"、 "毋須"及 "無需" 三個組合詞,分不出讀音分別在哪裏?

"毋須"一詞若出現在 "規條"、"告示"、"例章"、"通告" 上,確存在一些命令的語氣;但在一般文章中,我不覺得如此。

"無需" 若申延後作 "無此需要",不是錯寫;若在 "法規"、"告示"中取代"毋須"一詞,那就肯定是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22: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联: 享清福不在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下联: 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地上神仙。


"" 字重出,亦為一點瑕疵。相信李中堂大人沒有如此不察。可能是後人輪番抄寫,造成筆誤吧!



点评

似乎记得讲不同位则可,忘记什么人什么书说过。  发表于 2017-1-17 2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7 22: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7 23:06 编辑

解释一下      要=腰   要是腰 的本字,是个两手叉腰的象形字,所以要的本音就是平声。后来要的含义越来越多,不堪其负,便造了腰字来代替本字。因此二字的关系是要为本字,腰 为后出字。其他假借字有规律,不会出现混乱的,比如~褭,和褭合在一起用,后来写作騕褭,,再单独用騕(上声),更不会混淆。   偠 yǎo ,本是要的引申义,细腰,再引申为娇美,义变而音变,于是造出一个 偠字,因此这个假借字是分化字。假借分为假借和通假两种,这些都是通假,即或者先借用,后造字,或者虽有其字,一时想不起,或其他原因,暂时用别字代用一下。真正的假借是指有其义无其字的,借了不还的,六书误把它当造字法,其实是用字之法。比如当然的然,自然的然,都是借然字而用,至今没造字。“然”本来是燃烧的意思,是个象形字,上面是犬肉,下面是火,就是烤狗肉。借“然”用的意义太多了,没办法,只好另造一个“燃”字,这是雀占鸠巢的情况,还有一种是和平共处,比如“别针”和“别这样”的别,意义毫无联系。现代汉语称之为同音词,古代便叫假借字。

这些玩意儿很多人不懂,因为当代文化已割裂了古代文化。我一生都是研究古代汉语的,也研究文字,所以懂得会多些,但我不是什么教授,哈哈。遇到这些古代的玩意儿可问我,只要我懂的,愿意不厌其烦的为大家服务。

点评

谢谢许老师!因这段时间比较忙未上网,回复迟了,敬请谅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6 12:59
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漢代學者把漢字的構成和使用方式歸納成六種類,不光指 "造字"。 數萬字之中,形聲字佔近一半。假借的字後來鵲巢鳩佔亦不少,如先生所說的 "然" 字,”其他如 "華、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0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7 22: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7 23:04 编辑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所以我说,先秦时“要”只有平声,仄声是先秦以后出来的。
要读平声今仍在,“要求”做词用,读平声,作短语用,读仄声。那么联中当然读平声了。
举例                                  这个要求过分了----平声,“要求”为语素同义联合的词
要求得谅解,态度就要诚恳----两个要都读仄声,“要”是一个词,“求”是另一个词,临时组成短语(叫能愿短语)

点评

許先生對文字源流認識甚深,佩服! 本人希望解決20樓的疑團。借問許先生,因康熙字典中,"要"字讀平音的舉出一例:(1)【論語】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但在讀去聲的也列出 (2) 又《論語》久要,亦讀去聲。究竟哪箇纔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06: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7 22: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7 23:01 编辑

"無須"、 "毋須"及 "無需" 三個組合詞,分不出讀音分別在哪裏?-----读音无区别。毋,另有两个读音,与此无关。但意义上古代区分非常清楚。你抄的很清楚,无是一般的否定词,毋是禁止之辞(《說文》云毋,禁辭,故不从有無之無也。 又將毋、毋乃,皆發問之辭,與無通。 发语词时二者才相同),二者不同义。拿现在话说就是   无,不,没有;毋,不许,不许可,不允许,不要。所以"無須"、 "毋須"不是同义词,语气大不同,在古代乱用有时会出大问题。
須是个象形字,脸上有胡子。后以鬚代替,简化字合并为須。当“無須”的須为名词时,与“無需”是两个不同的词。其他的懒打字了。抄一段

首先,是「無」字與「毋」之分別

「無」字當動詞時有「沒有」的意思。例如「無所謂」、「於事無補」中的「無」字便有「沒有」的意思,「無」字相當於廣東話的「冇」字。

「毋」字則有「不」、「不要」、「莫」的意思。例如「毋忘我」,就有別忘記或不要忘記我的意思。又例如「稍安毋躁」裡的毋字,便有「不用」及「不要」的意思,用來安撫某人「不要」急躁。如果寫成稍安「無」躁,便會變成「沒有」急躁,意思上便不通了。「毋」字相當於廣東話的「唔使」、「唔好」或者「咪」的意思。

至於「需要」的「需」字及「須要」的「須」字雖然意思類近,但仍有一定的分別。需要的「需」,有「有所欲求」的意思。而「須」字,雖然其中一個意思有「需要」的含意,但是略帶必然的意思。所以「需求」不能寫成須求,「須知」也不能寫成需知,否則意思不通。

由此推斷,問題中的四個詞語,幾可肯定「無須」及「毋需」二詞意思上有點不通,而其餘二詞則需/須視乎使用情況,分別有不同的意思。「毋須」即「不一定要」的意思,而「無需」則「沒有需要」的意思。
「無需」指 : 不必有
「無須」指 : 不必做

点评

解釋甚詳! 康熙字典第673頁有關"無"字,有一補充解釋:又按讀書通云:通作 “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 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至於先生所說,廣東白話那個 "咪"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0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8 06: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1-18 06:38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7 22:18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 ...

許先生對文字源流認識甚深,佩服!

本人希望解決20樓的疑團。借問許先生,因康熙字典中,"要"字讀平音的舉出多例,其一是:(1)【論語】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但在讀去聲的也列出 (2) 又《論語》久要,亦讀去聲。究竟哪箇纔對?


康熙字典沒有弄錯,則春秋時 "要"字平仄音俱在;又 "孝經"與 "論語" 應是差不多同時出現吧?



点评

1.《論語》久要,原应读平声,仄声出现后,也可读仄,意义不变。因此两读字两可读法,都对。 2. "孝經"與 "論語" 不是同时代的作品,见我上面的帖子说明,应该是汉人把孔门弟子的语言归纳写出来的。因为是孔门弟子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13: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8 07: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7 22:53
"無須"、 "毋須"及 "無需" 三個組合詞,分不出讀音分別在哪裏?-----读音无区别。毋,另有两个读音,与此无 ...

解釋甚詳!

康熙字典第673頁有關"無"字,有一補充解釋:又按讀書通云:通作 “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 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至於先生所說,廣東白話那個 "咪"音,相信是 "唔係" 一詞的合併短音,情況一如北方字音 "嘦、甭";而 "唔" 字原本寫作 "嘸" (見新華字典http://xh.5156edu.com/html3/5433.html)。"口+_" 的所謂廣東字,10個之中有8-9個是錯的,其實廣東音是 "有音有字"的。


那個 "冇" 字是近代纔有的。白話口語化時時常將原讀音轉成 "破聲" (或稱作 "圈聲"),如前特首董建華口頭譂  "認真" (講作 "映真")、曾蔭權的 "實情" (講作 "實請")、俚語 "無來頭" (講作 "冇厘頭")... 比比皆是。



点评

虽在广东生活过一段时间,但广东话一窍不通。 1."咪"音,相信是 "唔係" 一詞的合併短音-----术语叫合音字。我曾计划写一本合音字字典,未果,许多年前,发了一些在论坛,有研究生的毕业生很感兴趣,说大吃一惊,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14: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8 07: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7 22:06
解释一下      要=腰   要是腰 的本字,是个两手叉腰的象形字,所以要的本音就是平声。后来要的含义越来越 ...

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漢代學者把漢字的構成和使用方式成六種,不光指 "造字"。
數萬字之中,形聲字佔近一半。假借的字後來鵲巢鳩佔亦不少,如先生所說的 "然" 字,”其他如 "華、氣、梁、岡" (花、餼、樑、崗) 等…:

点评

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漢代學者把漢字的構成和使用方式歸納成六種類,不光指 "造字"。----汉代学者没有这个水平。汉代说六书的只有许氏和班氏,他们都认为六书是造字之法。清代的小学家(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14: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8 13: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1-18 06:37
許先生對文字源流認識甚深,佩服!

本人希望解決20樓的疑團。借問許先生,因康熙字典中,"要"字讀平音的 ...

1.《論語》久要,原应读平声,仄声出现后,也可读仄,意义不变。因此两读字两可读法,都对。
2. "孝經"與 "論語" 不是同时代的作品,见我上面的帖子说明,应该是汉人把孔门弟子的语言归纳写出来的。因为是孔门弟子的言谈,所以误为与论语同时代。因秦焚书,汉初这类代前人立言的书很多,多误为先秦作品。后人才一一把它们剔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8 14: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8 15:14 编辑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1-18 07:17
解釋甚詳!

康熙字典第673頁有關"無"字,有一補充解釋:又按讀書通云:通作 “勿、莫、末、沒、蔑、微、 ...

虽在广东生活过一段时间,但广东话一窍不通。
1."咪"音,相信是 "唔係" 一詞的合併短音-----术语叫合音字。我曾计划写一本合音字字典,未果,许多年前,发了一些在论坛,有研究生的毕业生很感兴趣,说大吃一惊,网上居然有这种难得一见的东西,要我继续提供资料,他好写毕业论文,后来也不知这个毕业生论文写得如何了。
2.冇是客家方言字,广东潮州、香港、台湾、我老家江西、福建、湖南、四川、甚至韩国都有这个字,我六七岁时,大人就教了三个字,有字的月有两横,还有只有一横的,和一横都没有的冇,mǎo。我这儿没有说成“冇有”。此字出现的时代难于考察,但此字的音与义则古已有之。现在许多人用冒字替用。《辞海》等说是粤方言是不当的,应说是客家方言,因为它的流行区域太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0 06: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